企業產品
全廠擁有
固定資產(原值)8256萬元(淨值4681萬元)。主要生產設備有國產棉紡錠75072枚,年生產棉紗能力11024噸。引進氣流紡機10台(2000頭)生產能力棉紗4759噸。精梳設備26台,線錠12320枚。有44?、56?、75?、120?有梭織機和進口130?噴氣織機共1720台,年生產能力棉布3710萬米。變電所5處,總容量9050千伏安。鍋爐5台,總噸位54噸,各種型號汽車57輛。
遼紡主要產品分兩大類:純棉紗布和滌棉紗布,共35個品種。主要出口產品有7、10、14、21支棉紗,1125、3054、3056純棉布及75078、75110/1、75100/33滌棉布。1988年實際生產棉紗15687噸,直接出口交貨量3267噸。棉布生產4050萬米,直接出口交貨量1211萬米,間接出口交貨量1413萬米。工業總產值14287萬元,占全市紡織工業總產值40.6%;其中出口產值4992萬元,出口創匯1593萬美元。產品銷售收入14877萬元,實現利稅2321萬元(其中利潤1631萬元),占全市紡織工業利稅總額50.5%。在35個品種中,有17個品種被紡織工業部、省政府、省紡織廳評為優質產品,氣流紡紗OE41.65#被評為國家銀質獎。遼塔牌“30×30×75×75×67”純棉細布被譽為“國際一等品”,獲1984年外經部頒發的榮譽證書。所有產品除行銷於國內印染、單織、針織、服裝各企業外,並遠銷日本、美國、荷蘭、比利時、北歐等10幾個國家和香港地區。
企業歷史
遼紡有70多年建廠史,前身為日本國富士瓦斯紡績株式會社於1923年(民國12年)在遼陽建立的滿洲紡績株式會社,公稱資本500萬日元。籌辦初期,為平抑社會輿論,曾吸收城內東街周家館子財東周建人投一小部分資金,美其名曰中日合辦,但很快就將周排擠出去,變為純東洋紗廠。同年6月破土動工,占地面積16.53萬平方米。同時招派37名青年男工赴青島富士紡績株式會社實習技術,翌年返遼,成為遼紡的第一代技術工人。民國13年(1924)5月開始試生產,10月19日舉行開工典禮。第一工廠竣工後,紡部安裝阿薩利斯式精紡機80台,紗錠31360枚。織部安裝豐田式織機505台。工人近2700名,生產能力日產棉紗12000公斤85捆,棉布1500匹,紗的品種為10、14、15、16、20支;布的品種為粗布。到1925年,“奉元”貶值,“滿績”生產每況愈下,資本損失達200多萬元,處於倒閉邊緣。到民國20年(1931)股金減至250萬元,勉強維持生產。“九?一八”事變後,借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獲得轉機,到民國24年(1935)股金又恢復到500萬元。
民國22年(1933)稍有擴大,增裝壽式精紡機15台(紗錠6000枚),並首次安裝捻線機5台,計1800錠,增添工人300人,每日增產棉紗200公斤。民國24年(1935)增建第二工廠,紡部安裝阿薩利斯式和道勃生精紡機104台,計紗錠41340枚,織部安裝遠州式織布機540台,於民國25年(1936)正式投產後,全廠共有紡機199台78700錠,織機1045台,捻線機10台3480錠,工人增至4500人,日產棉紗23420公斤,棉布1650匹。1940年增設染色工廠,裝有染槽40個,乾燥機5台,拉寬機2台,增添工人80人。民國30年(1941)每日可染布1200匹,其後又增設縫紉機190台。
民國30年(1941)12月至民國34年(1945)8月,由於原棉奇缺,生產一直處於蕭條狀態,僅有二工廠104台精紡機41340錠和織機540台運轉,其餘設備全部閒置。
民國35年(1946)初,民主政府接管遼紡,月余撤退,生產無明顯恢復。同年4月國民黨政府經濟部接收遼紡,9月1日移交中國紡織建設公司(屬四大家族宋氏所有)。民國36年(1947)夏,中紡公司將遼紡部分機器設備遷至瀋陽,成立遼紡瀋陽分廠。
1948年2月,遼陽二次解放,遼東省財經辦事處接管遼紡,為了解放戰爭需要,將部分機器設備運至戰略後方安東(今丹東市)。1948年7月15日國民黨再度入侵遼陽,中紡公司又接收遼紡。解放戰爭期間,原棉極度匱乏,電力嚴重不足,遼紡生產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
1948年10月30日,遼陽最後解放,遼東省經建處接管遼紡,積極組織復工,11月9日正式開工生產。12月8日,遼東經建處將遼紡移交給東北紡織管理局,東紡局派李公然任新遼紡第一任廠長。1948年末遼紡開動紡部設備8000錠,織部設備116台。
遼紡經過1949年至1952年的恢復與建設,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的激勵下,生產熱情十分高漲,先後在細紗車間,總結了周玉珍小組落紗工作法,在搖紗車間推廣了李秀雲卷紗工作法,同時推廣郝建秀工作法,提高了細紗擋車工的操作水平,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消耗。1952年棉紗產量比1949年增長4.6倍,棉布產量比1949年增長2.5倍。
1953年至1957年,東北紡織管理局在遼紡搞建章建制試點,1954年起按照蘇聯企業體制推行“一長制”,加強經濟核算,開展勞動競賽。到1957年,棉紗及棉布產量分別比1952年下降6.8%和13%。1958年廢除“一長制”,在大躍進形勢下大辦鋼鐵,組織千餘名職工上山採礦,修建土高爐煉鐵。1960年,因原棉不足,被迫停產,當時成立衛星廠生產石英管、坩鍋、電爐絲。停工後組成保全維修隊維護設備。1962年棉紗產量只有1957年的2.2%,棉布產量只有1957年的0.3%,並虧損3萬元。
1963年國內經濟形勢好轉,遼紡立即著手復工事宜,到1965年棉紗產量比1957年增長10%,棉布產量比1957年增長16%。1966年至1970年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無政府思潮嚴重,造成1968年沒完成生產任務,虧損達122萬元。1971年至1978年遼紡成立革命委員會,生產秩序有所好轉,但經濟效益不佳。此間紗支趨向中高支,布匹趨向密度較大的產品,並開發滌棉混紡產品。1975年紗及布的產量,比1965年分別增長6.6%和下降10%。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了一系列政策,全廠職工空前團結,對原有設備進行更新,產量質量都得到提高。1980年紗布產量比1975年分別增長28.9%和63.3%。
1981年至1988年遼紡為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開拓國際市場,修建外貿專織車間,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紗與布的產量分別比1978年增長35.3%和73.1%,比1952年分別增長70%和107.9%。
企業成就
在解放後的40年中,遼紡共紡出
棉紗37萬噸,織出
棉布9.6億米,上繳
利稅5.6億元,實現
利潤2.6億元。上繳利稅額為現有固定資產原值的6.8倍。
企業倒閉
以上是遼紡過去的輝煌, 現已破產倒閉多年,該廠占地總計38.8萬平方米,現有厂部和車間等建築的建築面積為10.9萬平方米,可開發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市里已將該廠土地賣給中澤集團開發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