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物炭
- 外文名:biochar
- 性質:純碳
- 生產方法:廢棄生物質高溫熱裂解及氣化製造
- 領域:環境
簡介

生產方式
高溫分解製造

生物質炭一般指本詞條
生物活性炭工藝是始於20世紀70年代的去除水中有機污染物的一種新工藝。該技術實質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巨大比表面積、發達孔隙結構以及優良的吸附性能等特點,以活性炭作為載體構建生物膜,從而形成生物活性炭以對污染物質進行降解。生物活性碳技術在國內外水處理領域得到了廣泛套用,並取得了較好成果。這一技術在國內的研究...
《生物質廢棄物源與生物質炭的性質-構效關係》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趙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生物質炭是生物質材料在較低溫度範圍內,低氧或無氧環境下不完全分解的產物。具有孔隙度高、比表面積大等特徵,含有無機活性成分,碳含量高且極其穩定,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被認為具有提高土壤碳庫...
《生物質炭科技與工程》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生物質炭基礎研究、工程開發和生產套用的三個領域,系統介紹生物質炭化工藝與裝備、生物質炭性質與功能,以及生物質炭在土壤、水體、大氣環境修復和固碳減排套用等方面內容,分析討論生物質炭的環境效應和可能產生的生態風險,以期對生物質炭產業發展起...
是指生物質炭粉與無機肥合理配伍從而形成的生態型肥料;炭基有機無機複合肥(復混肥)是指生物質炭粉與有機無機複合肥(復混肥)合理配伍從而形成的生態型肥料。效用 炭基肥的作用主要來源於生物質炭的作用,生物質炭的作用包括但不局限於:1、保持土壤水分;2、增加微生物活性;3、鎖住土壤中養分;4 、促進植物...
《生物質成型炭》是2023年11月01日實施的一項中國行業標準。編制進程 2023年06月19日,《生物質成型炭》發布。2023年11月01日,《生物質成型炭》實施。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棲霞市泰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安徽佳禾炭業科技有限公司,天能炭素(江蘇)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楊...
生物質炭化 生物質炭化(Biomass carbonization)是指生物質在有限供氧或完全缺氧的條件下,受熱慢速分解脫除揮發分產生固體焦炭產物的過程,除了固體焦炭產物外,還會產生可燃氣和液體。
炭基飼料(Tanji-additive, CB-additive)是指以生物質炭為基質,根據動物的生理特點,添加其他天然原料精心配製而成的生態環保型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炭基飼料 (Tanji-additive)(CB-additive)目錄 炭基飼料概念簡史 炭基飼料基本概念 炭基飼料主要類型 炭基飼料基本理論 炭基飼料概念簡史 人類使用炭基飼料的歷史非常...
炭基農業(Tanji-Agriculture),是一種以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為基礎,以生物質炭為基質,以炭基種植、炭基養殖、炭基食品等為重點形成的循環、有機或生態農業產業形式。目錄 一、概念 二、背景 三、內容 一、概念 二、背景 20世紀80年代前後,世界農業組織的眾多專家們發現,因為人類長期、大量、過度使用化肥、農藥...
生物質成型炭 生物質成型炭(charcoal briquette)是2016年公布的林學名詞。定義 生物質原料經破碎、乾燥、擠壓成型、炭化等工藝過程得到的一定形狀的固體產物。出處 《林學名詞》第二版。
本發明採用低廉的棗木炭為原材料,通過對其進行改性並將其用於印染污水的處理,既可將生物質廢棄物高值化利用,又可帶來一定的環境效益。該製備方法簡單,改性條件溫和易實現,且將經改性後的棗木生物質炭套用於印染污水處理中能夠有效吸附水中染料,降低污水色度。國際專利分類號 Int. Cl.B01J20/20(2006.01)I; ...
《農村和城市固體廢物資源化:生物炭的製備及套用》是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譚小飛。內容簡介 生物炭是由生物質在無氧或者缺氧條件下熱處理得到的固體碳質材料,已廣泛套用於土壤改良、作物增產、土壤修復、水污染治理、固碳等領域。《農村和城市固體廢物資源化:生物炭的製備及套用》首先講述農村和城市...
指示值:根據不同類型的生物質和炭塊改變 易磨性堪比炭塊,燃燒反應性堪比木頭 定義 生物質顆粒碳化是生物質轉性碳化燃料的生產過程之一。 性質 1、本燃料和煤炭物理性質類似——可作為煉鐵及焦炭替代品,可無限制與煤炭混合加入發電機組。2、具易磨性和疏水性,易於儲存——可值於室外,甚至丟入水中亦不會受...
擬解決的科學問題:①酸化菜地土壤是否存在硝化細菌反硝化或異養硝化作用及其貢獻;②生物炭如何影響菜地各種N2O產生過程及其微生物驅動機制。研究結果將為減緩菜地N2O排放以及生物炭綜合運用提供科學依據。結題摘要 生物質炭是綜合改良菜地土壤質量、減緩N2O排放的新興戰略。針對菜地施氮量高、澆灌頻繁、土壤酸化、N2O排放...
《稻田土壤生物質炭輸入對CH4和N2O排放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吳偉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稻田生態系統是全球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源之一。生物質炭具有改善土壤微生物附著性能,調控參與碳氮物質循環的微生物活性,促進土壤團聚體形成等特性,在稻田土壤生態系統CH4和N2O等溫室氣體減...
《生物質炭吸附CO2的物理-化學過程及微觀機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續曉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將生物質殘體通過熱解轉化為生物質炭並輸入土壤中被視為一種有效的固碳途徑。近年來,生物質炭作為多孔炭材料對溫室氣體CO2的吸附研究也逐漸開展,但現有的研究僅限於與孔結構相關的CO2物理吸附...
《生物質炭土壤環境效應》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偉祥、孫雪、董達、王海龍。內容簡介 本書以浙江大學環境保護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從多個角度對生物質炭土壤環境效應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全書共9章,分別介紹了生物質炭特性、生物質炭固碳效應、生物質炭對土壤溫室氣體排放...
《生物質炭對環境中阿特拉津的吸附解吸作用及機理研究》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花美、葛成軍、鄧惠。內容簡介 本書以熱帶農業廢棄物甘朦渣和木薯渣為前驅物,在350~750℃下製備生物質炭並進行性質表征,探討了某吸附性能,以及生物質炭的結構特徵與吸附機理間的定量關係.通過在農業土壤中添加不同含量...
《秸稈生物質炭對農田土壤有機碳保持作用及其機制》是潘根興為項目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生物質炭農田施用被認為是一種最具潛力的農業上固碳減排措施,但大量實驗室研究提出了生物質炭添加土壤中可能存在對老碳分解的激發效應,這可能削弱其實際固碳減排潛力。本項目採用不同生物質原料...
《生物質棒狀成型炭》是2011年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提出並歸口。目錄 前言 1 範圍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3 術語和定義 4 技術要求 4.1 外觀與規格 4.2 外觀 4.3 灰分含量的測定 4.4 水分的測定 4.5 ...
《生物質活性炭製備及性能研究》是2019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紅艷。內容簡介 本書共8章,系統介紹了活性炭的發展與吸附理論、製備與套用現狀、結構與性能、再生與研究進展,製備生物質活性炭原材料的類型與主要組成、結構特徵與性能測定、生物質資源化的套用現狀與發展方向,生物質活性炭製備的基本原理、...
針對當今石油資源短缺、能源嚴重依賴進口、“白色污染”嚴重的現狀,合理開發和利用可循環利用的生物質及其廢棄物等天然資源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乃至可以催生一個新的生物質材料產業。《新型生物質基多孔炭》以生物質為一種新型原料,探索研究製備木質基泡沫炭、木質基有序炭材料、生物質基球形多孔炭、成型...
《生物質炭對河套黃灌區鹽漬化土壤改良培肥作用與原理》是依託中國農業大學,由林啟美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河套黃灌區是我國三大灌區之一,由於黃河補給,地下潛水位維持在1-2m,地表蒸發量非常大,極有利於鹽分在表層土壤積聚,大部分耕地反覆多次發生不同程度的次生鹽漬化。與其他地區鹽漬化土壤改良培...
《生物質炭中重金屬的分子形態及其在農田土壤中的歸趨》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林琦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生物質固廢往往含有較高含量的重金屬,因此針對日益興起的生物質炭還田處理問題,有必要加強對不同類型的生物質炭中重金屬的環境歸趨進行研究。本項目擬採用同步輻射X射線光譜、穩定同位素溯源技術等...
《新型生物質炭直接轉化流化床電極燃料電池機理研究》是依託東南大學,由仲兆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本項目研究高活性生物質炭的製備,探索流化床電極內氣、液、固三相流體耦合流動規律,陽極、陰極流化床電極半電池反應動力學,研製流化床電極直接炭轉化燃料電池陰、陽極間的微孔隔板,考察新型燃料電池的...
《生物質炭對鎘污染土壤鈍化修復的作用機制》是一本2021年出版的圖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生物質炭對鎘污染土壤鈍化修復的作用機制》系統介紹了生物質炭對土壤鎘形態的鈍化過程,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以及對土壤碳源活性、微生物功能多樣性和對細菌基因多樣性的影響,以期明確生物質炭對鎘污染土壤的鈍化效果;...
《生物質炭添加對旱地紅壤熱性質的影響機理研究》是劉志鵬為項目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土壤熱性質是影響土壤-大氣間水熱交換的重要因素,其隨土壤結構、含水量及土壤有機質含量的變化而變化。近年來,農業廢棄物生物質炭轉化與還田被認為是實現土壤固碳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
本項目以農林廢棄物毛竹製得的生物炭和重金屬污染土壤為研究對象,深入研究不同環境條件下生物炭土壤混合介質中重金屬的遷移機理和固定機制等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1)生物質炭的添加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通過生物質炭的吸水性實驗研究發現,生物質炭的加入對土壤的理化性質,特別是持水性有比較明顯的影響...
水熱炭化技術由於其經濟性和環境友好型在實現生物質資源的高效轉化套用方面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水熱炭技術採用水作為反應溶劑,生物質作為原料,在<375℃(通常150-280℃)溫度條件下於密封壓力容器中合成富碳固體產物。由於亞臨界水介質的參與,經過水熱碳化處理得到的產物具有很多內在的優勢,如尺寸均一,形貌規則,...
《滇池泥炭土製備生物炭及其理化性質研究》是依託昆明理工大學,由吳敏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生物炭在可持續環境中具有多方面優勢,特別是其對碳的鎖定是調節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因此其特殊的環境效應吸引了廣泛的研究興趣。申請人關注到,用一般生物質製備生物炭的過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