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效養分

生物有效養分

指存在於土壤的離子庫中,在作物生長期內能夠移動到位置緊挨植物根的礦質養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物有效養分
  • 外文名:Bioavailable nutrients
  • 提出者:S.A.Barber
由來及發展,生物有效養分的兩個基本要素,土壤養分生物有效性,

由來及發展

“’有效養分”(available nutrient)概念的提出,最早來自於土壤化學家。在對土壤進行了大量的化學分析之後,發現土壤中各種營養元素的全量是很豐富的。但是,其中絕大部分對植物卻是無效的。由於當時這一概念尚處於籠統與模糊狀態,許多人迴避這一術語。經過大半個世紀以後,隨著農業增產對科學施肥的要求不斷提高,隨著土壤學植物學植物營養學等多學科的共同關注與交叉研究的發展,關於“土壤養分有效性”(soil nutrient availability)或“土壤養分生物有效性"(soil nutrient bioavailability),無論是在概念的確立與延伸方面,還是在測定方法與定量化的研究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展。
20世紀下半葉,隨著植物營養學植物生理學的發展,對於“土壤有效養分”的研究不只停留於養分形態的化學分析,而是延伸到: 
(1)植物根如何從土壤中獲取養分的過程,以及植物從土壤中能得到多少養分,進而提出了礦質態養分向根遷移的方式與速率問題。 
(2)植物根系對土壤養分的生物有效性的影響,以及“根際”與“土體”之間養分有效性的差異等。 
(3)植物與土壤養分有效性相互作用的綜合研究,提出並發展了“土壤養分生物有效性”概念。美國土壤學家S.A.Barber教授在他的“土壤養分生物有效性”專著中指出:“生物有效養分(bioavailable nutrient),系指存在於土壤的離子庫中,在作物生長期內能夠移動到位置緊挨植物根的一些礦質養分。”

生物有效養分的兩個基本要素

1、在養分形態上,是以離子態為主的礦質養分。
2、在養分的空間位置上,是處於植物根際或生長期內能遷移到根際的養分。

土壤養分生物有效性

(1)土壤中礦質態養分的濃度容量與動態變化;
(2)根對養分的獲取與養分向根表遷移的方式與速度;
(3)在根系生長與吸收的作用下,土壤中養分的有效化過程以及環境因素對養分有效化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