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導讀
譯者序
前言
致學生
第1章 作為神經科學的生物心理學 1
——歸根到底,什麼是生物心理學
什麼是生物心理學 3
生物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其他學科有什麼關係 3
哪類研究展現了生物心理學方法的特徵 4
生物心理學有哪些分支 7
聚斂性操作:生物心理學家如何合作 10
科學推理:生物心理學家如何研究腦內無法觀測的活動 11
批判性地思考生物心理學的主張 12
主題回顧 15
思考題 15
第2章 進化、遺傳和經驗 16
——行為的生物學思考
思考行為的生物學:從二分法到相互作用 17
人類進化 20
基本的遺傳學 29
行為發育的表觀遺傳學:遺傳因子和經驗的相互作用 36
人類心理差異的遺傳學 39
主題回顧 41
思考題 41
第3章 神經系統的結構 42
——神經系統及其結構和細胞
神經系統的整體布局 43
神經系統的細胞 46
神經解剖學技術及方位描述 50
脊髓 52
腦的五個主要分區 53
腦的主要結構 53
主題回顧 60
思考題 60
第4章 神經傳導和突觸傳遞 61
——神經元是如何傳送和接收信號的
靜息電位 62
突觸後電位的產生和傳導 64
突觸後電位的整合與動作電位的產生 64
動作電位的傳導 66
突觸傳遞:神經元之間化學信號的傳遞 69
神經遞質 74
突觸傳遞的藥理學機制和行為 77
主題回顧 80
思考題 80
第5章 生物心理學研究方法 81
——了解生物心理學家做什麼
觀察和刺激活體人腦的方法 82
記錄人類心理生理活動 86
侵入性生理學研究方法 89
藥理學研究方法 92
基因工程 94
神經心理學測試 96
認知神經科學的行為方法 99
動物行為的生物心理學範式 101
主題回顧 104
思考題 104
第6章 視覺系統 105
——我們如何看到世界
光線進入眼睛,到達視網膜 107
視網膜及光信號到神經信號的轉化 109
從視網膜到初級視覺皮層 114
邊緣識別 116
顏色識別 121
視覺皮層的工作機制和意識自覺 124
主題回顧 130
思考題 131
第7章 感覺機理: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和注意力 132
——人如何認識世界
感覺系統組成的原理 133
聽覺系統 135
軀體感覺系統:觸覺和痛覺 141
化學感覺:嗅覺和味覺 148
選擇性注意 152
主題回顧 154
思考題 155
第8章 感覺運動系統 156
——我們如何運動
感覺運動功能的三大原則 157
感覺運動聯合皮層 159
次級運動皮層 161
初級運動皮層 163
小腦與基底神經節 164
下行運動通路 166
感覺運動的脊髓環路 168
中央感覺運動程式與運動學習 173
主題回顧 176
思考題 176
第9章 神經系統發育 177
——從受精卵到你
神經發育階段 178
人類嬰兒出生後的腦發育 185
經驗對出生後神經環路發育的作用 186
成人的神經可塑性 188
神經發育疾病:自閉症和威廉士綜合徵 190
主題回顧 193
思考題 193
第10章 腦損傷和神經可塑性 194
——腦損傷能否恢復
腦損傷的病因 195
神經系統疾病 200
人類神經系統疾病的動物模型 205
神經系統損傷的應答:變性、再生、重組和功能恢復 207
神經可塑性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治療 211
主題回顧 215
思考題 215
第11章 學習、記憶和遺忘 216
——你的大腦是怎樣儲存信息的
雙側內顳葉切除的失憶效應 217
科薩科夫綜合徵引起的失憶 223
阿爾茲海默症引起的失憶 224
腦震盪後的失憶:記憶鞏固的證據 224
從進化的視角看海馬在記憶中的作用 227
內側顳葉中的神經元與記憶 231
記憶在哪裡儲存 233
學習與記憶的突觸機制 236
結論:記憶的生物心理學和你 239
主題回顧 241
思考題 241
第12章 飢餓、飲食和健康 242
——為什麼一些人進食過多
消化、儲能和能量的利用 243
飢餓和飲食的理論:設定點理論與正向激勵理論 246
決定我們吃什麼,何時吃,吃多少的因素 248
關於飢餓和飽足感的生理研究 250
控制體重:設定點和調整點 255
人類肥胖:原因、機制和治療方法 258
神經性厭食症和神經性貪食症 262
主題回顧 264
思考題 264
第13章 激素和性 265
——“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有什麼問題
神經內分泌系統 266
激素和身體的性發育 271
激素和腦與行為的性發育 273
人類性發育異常的三個案例 276
性腺激素對成人的影響 279
性行為的腦機制 282
性取向和性別認同 284
主題回顧 287
思考題 287
第14章 睡眠、夢和晝夜節律 288
——你需要多少睡眠
睡眠階段 289
我們為什麼需要睡眠,為何我們在該睡覺的時候入睡 292
睡眠剝奪的影響 293
睡眠的晝夜節律性周期 298
參與睡眠的四個腦區 301
影響睡眠的藥物 304
睡眠障礙 305
長期睡眠減少的影響 308
主題回顧 311
思考題 311
第15章 藥物成癮和腦獎賞迴路 312
——令人快樂但有害的化學物質
藥物作用的基本原則 313
學習在藥物耐受中的作用 315
五種常見的濫用藥物 318
關於成癮的早期生理心理學理論 326
成癮機制的現代研究方法 329
值得注意的成癮案例 332
主題回顧 333
思考題 333
第16章 偏側化、語言和裂腦 334
——左腦與右腦
功能腦偏側化的介紹 335
裂腦 337
左右半球之間的差異 343
腦偏側化與語言的進化學觀點 346
語言的皮層定位:威爾尼克-格施溫德模型 349
威爾尼克-格施溫德模型:相關證據 351
關於語言的認知神經科學 354
關於失讀症的認知神經科學 356
主題回顧 358
思考題 358
第17章 情緒、應激和健康中的生物心理學 359
——恐懼,情緒中陰暗的一面
緒論:從生物心理學角度看情緒 360
恐懼、防禦、攻擊 365
條件恐懼的神經機制 367
人類情緒的腦機制 369
應激與健康 372
主題回顧 377
思考題 377
第18章 精神疾病的生物心理學 378
——神經錯亂的腦
精神分裂症 379
情感障礙:抑鬱和躁狂 384
焦慮症 389
妥瑞症 392
臨床試驗:新的心理治療藥物的研製 394
主題回顧 398
思考題 398
結語 399
附錄A 自主神經系統 400
附錄B 交感神經元與副交感神經元的部分功能 401
附錄C 腦神經 402
附錄D 腦神經的功能 403
附錄E 丘腦核團 404
附錄F 下丘腦核團 405
術語表
參考文獻
推薦序
Introduction 導讀
在19世紀後半期,由於自然科學和實驗方法的進步,那種長達十幾個世紀有關人類心理活動的討論,終於逐漸形成一門獨立的心理科學。大約在20世紀之初,心理學傳入我國,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也相繼設立了相關專業。在早期的學員中,就有兩位我們熟悉的學者:一位是張香桐院士,另一位是朱鶴年教授。但是,在他們赴美國深造時,卻不約而同地放棄了原來學習的專業,轉而從事神經科學的研究。原因是,這兩位學術界的前輩悟徹到大腦和神經系統是一切心理活動的載體,認識到未來心理學的發展也將有賴於神經科學研究的進步。
這本《生物心理學》所包含的內容是十分豐富而廣泛的,但是作者約翰·比奈爾卻在開宗明義的第1章,以標題明示:這是一本“作為神經科學的生物心理學”。在本書中,有關近代神經生理和解剖學的研究成果占據了大量篇幅,但作者同時也旁徵博引了許多和心理活動有關的遺傳、發育、進化、生化、基因、病理以及臨床科學方面的知識。作者力圖讓讀者更全面地去認識和思考心理活動的複雜機理,也為讀者開拓了更廣闊的視野和探究空間。
毫無疑問,這是一本成功的著作。它既可以作為心理學院系的教材,也是從事心理專業工作者的良好參考書籍。作者用清新的文筆和極具啟發性的語言,以一種直面讀者的方式,將當代許多心理學科前沿性的問題,梳理得有條不紊,並將其娓娓道來。作者給讀者留有遐想的餘地,也讓讀者感受到作者賦予本書的特殊親和力。
我相信,廣大的讀者一定會喜愛此書,並會感謝處於高等學校教學和科研一線的教授們及其學生將這本具有重要學術意義的《生物心理學》譯為中文,同時讚賞他們為繁榮中國心理科學而盡心盡力。
周紹慈
2016年8月於滬上
譯者序
2013年以英文第9版發行的約翰·比奈爾的《生物心理學》,經各方一年多的努力,中文版即將和讀者見面了。在神經科學和心理學飛速發展的今天,對產生行為和心理活動的生物學基礎,特別是神經基礎進行多層次研究的生物心理學無疑是架通心理學與生物學的橋樑。
生物心理學只有不到70年的歷史,其重點是探討諸如認知、情感和社會行為等的腦功能結構及物質基礎。而近年來生物學最具活力的研究領域之一?——神經科學的許多新發現,為這一版《生物心理學》增加了引人注目的新觀點和新視角。儘管大腦仍然是人類認知的“黑洞”,但本書對心理學中令人驚奇的案例人物或事件的分析(如前額葉受損的蓋奇、裂腦患者、失語症、面孔失認症、拳擊手痴呆等)都展現了腦科學與心理科學的美妙契合。除了是一本收納了學科最新進展的教科書,這本《生物心理學》還將給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專業的學生與腦科學愛好者以新的啟發和思考。
我有幸邀請到同門師兄——華東師範大學紫江特聘教授、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院長周永迪,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特聘教授周曉林,北京師範大學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邢大軍教授翻譯了與各自研究領域密切相關的章節。翻譯工作還得到了我的同事,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龍程教授以及心理學院的彭子文和聶晶鑫博士的大力支持。數十位華南師範大學在讀或已經畢業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們也以極大的熱情參與了本書的翻譯工作(詳見“各章翻譯分工”)。本科生麥偉浩、肖玥和劉家威參與了校稿工作。相信留在師生記憶中的不只有一次次精彩的分享和熱烈的討論,更有一句句尖銳的提醒,還有那句經典勵志名言“凡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做到最好”(Whatever is worth doing is worth doing well)——我也用這句話與本書讀者共勉。
儘管每一章的翻譯都經過多人校對,但由於知識面或語言理解的局限性,各類錯誤在所難免,敬請雅正。
對於這本書,我很贊同原作者約翰·比奈爾的說法:你即將進入一個包含驚人發現和有趣想法的世界——生物心理學世界。我希望你的大腦喜歡關乎它自身的學習過程。
楊莉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及腦科學研究院
2016年9月於廣州
前言
歡迎閱讀本書!這一版在前一版的基礎上做了許多更新:除增加了許多嶄新的前沿研究話題,還特別關注生物心理學中與人相關的要素,以及如何促進學生思考。最重要的是,這是首個關注表觀遺傳學的《生物心理學》版本。它介紹了表觀遺傳學這個新領域,概述了前沿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強調了表觀遺傳學概念與人類腦和行為議題的關聯。
本書清晰且引人入勝地介紹了當前生物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在眾多題目為生物心理學、生理心理學、腦與行為、心理生物學、行為神經科學或者行為神經生物學的著作之中,本書是專門為一學期或兩學期生物心理學課程設定的初級教材。
本書最典型的特色是,將生物心理科學與個人獨特地結合了起來,並以讀者為導向闡述。這是一本“不像教科書的教科書”,與常見的教材只呈現生物心理學的概念不同,本書強調學生與臨床案例研究、社會事件、個人啟示、有意義的暗喻和令人難忘的奇聞逸事進行直接的思想碰撞。
關鍵特色
下列內容是本書之前版本具有的並且被這一版本保留或擴展的特色內容。
有效利用個案學習 本書重點介紹了許多精心挑選的、在文中突出顯示的個案學習。這些個案可以激發興趣,加深印象,並且讓學生學會如何將生物心理學原則運用到腦疾病診斷和治療中。
精美的插圖 本書的插圖是特有的。由一個獨一無二的科學家-藝術家團隊完成,即比奈爾和他的妻子——藝術家、設計師瑪吉·愛德華。每一張圖都被精心地設計以表達概念並闡明和鞏固正文。
關注行為 在某些生物心理學教科書中,神經生理學、神經化學和神經解剖學的篇幅多於行為研究。本書使行為上升為“頭牌演員”:它強調神經科學是團隊的努力,而生物心理學家為神經科學做出的獨特貢獻是他們的行為學專長。
強調科學方法 本書強調科學方法。它描繪的科學方法,即回答問題的方法,在實驗室和日常生活中同樣適用,而且本書強調做一名科學家是一件有趣的事。
討論個人和社會影響 本書的幾個章節,特別是關於飲食、睡眠、性和藥物成癮的章節,傳達了強烈的個人和社會信息。在這些章節中,我們鼓勵學生思考生物心理學研究與他們課堂外生活的關聯。
迷人、鼓舞人心的語氣 本書最強烈的教學特色是它的人稱語氣。閱讀時,就像比奈爾在發表演說或者與學生溫暖、熱情、幽默地談論生物心理科學研究進展。許多學生反饋,這種人稱語氣使他們投入並且備受鼓舞。
新增內容
本書中有兩項新增的特色。
以學習目標開章 每個章節都以學習目標列表開始,引導學生閱讀和學習。
更多插圖和腦的圖片 基於本書強大的藝術包裝,本書添加了一系列新的插圖和腦的圖片。這些插圖和腦的圖片都經過仔細地挑選、設計和排版,以此讓內容有趣、清晰和令人難忘。
更新內容
生物心理學一直是發展最快的科學領域之一。與前一個版本一樣,本書以嚴謹認真的態度,涵蓋了該領域近期的發展動態,並且新增了750多處對文章或書籍的引用,這些發展動態決定了本書中許多部分的變化。下面,以章節的形式呈現此版本內容的變化:
第1章 作為神經科學的生物心理學
新增3篇文獻
第2章 進化、遺傳和經驗
關於表觀遺傳學的新部分
一張解釋和強調錶觀遺傳學機制的圖
古人類化石重要新發現的總結
人類基因組計畫的新總結,著重於少數的人類基因
無法發現基因和神經障礙之間主要聯繫的清晰陳述
遺傳力估計值的更新內容
新增50篇文獻
第3章 神經系統的結構
更新神經膠質細胞功能的內容
新增15篇文獻
第4章 神經傳導和突觸傳遞
簡化了對靜息電位的解釋
最新的研究發現動作電位開始於軸突起始段
膠質細胞在突觸傳遞中的作用
附加縫隙連線的內容
新增22篇文獻
第5章 生物心理學研究方法
運用PET確定大腦內特定分子的分布
用新的插圖介紹了彌散張量成像
精簡了可逆性腦損傷的覆蓋範圍
更新了基因置換技術的範圍
新增19篇文獻
第6章 視覺系統
簡化了有關初級視覺皮層神經元組織結構的內容
闡釋了環境對視覺神經元反應的作用
修訂了關於背側通路和腹側通路的討論
比較了皮層和梭狀回面孔識別區
新增24篇文獻
第7章 感覺機理: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和注意力
更新了初級聽覺皮層的相關內容
描述了皮膚感受器在特殊感覺中的作用
增加了更多聽覺和視覺皮層之間的對比
討論了橡膠手錯覺和雙模神經元的內容
改進了嗅覺系統的相關內容
更新並更清楚地描述了嗅覺系統的有關內容
更新了有關注意力的相關內容
新增62篇文獻
第8章 感覺運動系統
簡短而清晰地介紹了對側忽略症
鏡像神經元的近期研究
對人類鏡像神經元證據的討論
對小腦功能的進一步討論
簡單討論感覺運動學習的腦功能成像研究
新增37篇文獻
第9章 神經系統發育
增加了對細胞命運的詳細闡述,更新了對相關幹細胞術語的描述
對膠質細胞和神經元發育的相互作用進行了新的闡述
發現輻射狀膠質細胞發育成神經元
簡化了整體的編排
新增59篇文獻
第10章 腦損傷和神經可塑性
定義腦膠質瘤
擴展中風的範圍
更新了對遺傳因素和神經生物學疾病的討論
引入失神性癲癇術語
簡化多發性硬化症的病因
簡述與阿爾茲海默病相關的基因
微出血在阿爾茲海默病中的作用
阿爾茲海默病早期診斷的重要性
擴充MTPT模型的內容
修訂功能恢復的內容
修訂並更新有關神經移植的內容,從歷史角度分開討論
新增95篇文獻
第11章 學習、記憶和遺忘
精簡了有關H.M.的內容
有關短暫性全面失憶症的新討論
精簡併更新了有關記憶鞏固的討論
新內容:從進化的視角看海馬在記憶中的作用
新內容:內側顳葉中的神經元與記憶
更新了有關位置細胞和格線細胞的內容
介紹並聚焦於詹妮弗·安妮斯頓神經元
精簡了有關長時程增強的內容
新增35篇文獻
第12章 飢餓、飲食和健康
用心編寫,進行了縮減、簡化
新增10篇文獻
第13章 激素和性
新內容:關於腦中性別差異的現代觀點
新內容:關於人類行為性別差異的發展
在患病的敏感性上關於性別差異的討論
更新了有關合成類固醇使用的內容
人類性喚起與腦的新報導
新增56篇文獻
第14章 睡眠、夢和晝夜節律
更新了REM睡眠與夢的關係的內容
SCN神經元晝夜活動周期
新增33篇文獻
第15章 藥物成癮和腦獎賞迴路
藥物使用的國際數據
增加了對大麻酚療效的報導
增加了對搖頭丸反應的報導
更新了對海洛因成癮治療的描述
批判地思考非法藥物
大量修訂對早期成癮理論的討論
大量更新了現代成癮的研究方法
新增102篇文獻
第16章 偏側化、語言和裂腦
討論了裂腦患者兩側半球之間的互動作用
描述了右半球具有情緒優勢理論的現狀
更新了腦中關於神經解剖不對稱性的研究
將運動理論的範圍擴展到語音感知
新增24篇文獻
第17章 情緒、應激和健康中的生物心理學
重組了章節結構,將壓力和健康的內容移至末尾
提及恃強凌弱行為
更新並簡化了情緒神經機制的內容
新內容:目前關於人類情緒神經機制的觀點
對免疫系統的新闡釋
新增45篇文獻
第18章 精神疾病的生物心理學
介紹了大家期待的第5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並闡述了不斷精煉診斷手冊的必要性。
關於精神分裂症目前的研究現狀和治療方法的新內容
更新了抑鬱的治療內容
更新了有關抑鬱的單胺理論的討論
對抑鬱的神經可塑性理論的新闡述
對目前治療焦慮的討論
對目前診斷系統問題的討論
介紹了製藥企業隱藏陰性發現的觀點
新增60篇文獻
輔助學習欄目
本書中特意設計了幾個欄目,以幫助學生學習並牢記知識點:
掃描你的腦 每章內都會針對關鍵的轉折點設定練習,學生可以在下一步的學習之前,在練習中鞏固學到的知識,獲益匪淺。
思考題 每章末尾提供的討論問題,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思考。
看一看 此欄目套用了生物心理學的現象與概念,使學生如臨其境。
主題回顧 每一章的結尾都會有總結回顧。
關鍵術語 關鍵術語會以黑體字出現。
附錄 對於那些想探索生物心理學課題的學生來說,附錄是他們可以方便獲取的額外信息資源。
作者簡介
約翰·比奈爾
(John P. J. Pinel)
《生物心理學》的作者,在蒙特婁的麥吉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麻省理工學院短期工作後取得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員職位,目前他是該學校的榮譽退休教授。比奈爾教授是一名備受讚譽的教師,也是200多篇科學論文的作者。然而,他覺得《生物心理學》才是他與職業生涯相關的主要成就:“它將與我職業有關的所有摯愛:學生、教學、寫作和研究都聯繫在一起。”
比奈爾把他的許多成就歸功於他的妻子——瑪吉(Maggie)。她在不同的時期分別是專業的藝術家、設計師和私人教練。多年來,他們在很多項目上都有合作,《生物心理學》中高質量的插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她的專業和努力。
譯者簡介
楊莉
現任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及腦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導。中國心理學會生理心理學分會委員,廣東省腦發育與腦疾病防治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神經科學學會理事。早年師從華東師範大學周紹慈教授,於1991年、1995年分別獲得神經生物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1998~2013年先後在美國南伊利諾大學醫學院和貝勒醫學院從事神經退變性疾病,尤其是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目前研究興趣包括探討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病機理及治療靶點、社會行為及情緒的神經基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