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道:和你一起讀老子

生活中的道:和你一起讀老子

基本介紹

  • 書名:生活中的道:和你一起讀老子
  • 出版社:中國物資出版社
  • 頁數:274頁
  • 開本:16
  • 作者:熊華堂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4740578, 978750474057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熊華堂編著的《生活中的道》內容介紹:老子允諾,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鑑,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合稱《道德經》。《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道不可言
第二章 功成不居
第三章 分亳不爭
第四章 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穀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長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專氣致柔
第十一章 以空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
第二十章 我獨悶悶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靜為躁君
第二十七章 善言無瑕謫
第二十八章 常德不離
第二十九章 有執故有失
第三十章 物壯則老
第三十一章 恬淡為上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第三十三章 知足者富
第三十四章 不自為大
第三十五章 往而不害
第三十六章 柔弱勝剛強
第三十七章 不欲以靜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貴以賤為本
第四十章 有生於無
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
第四十二章 負陰抱陽
第四十三章 天下至柔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第四十五章 大巧若拙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見而明
第四十八章 為道日損
第四十九章 聖人常無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尊道而貴德
第五十二章 沒身不殆
第五十三章 行於大道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第五十八章 福禍相依
第五十九章 深根固柢
第六十章 兩不相傷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
第六十二章 早萬物之奧
第六十三章 報怨以德
第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
第六十五章 善為道者
第六十六章 善為道者
第六十七章 不敢為天下先
第六十八章 不爭之德
第六十九章 抗兵相若
第七十章 被褐懷玉
第七十一章 聖人不病
第七十二章 自知不自見
第七十三章 天網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良之難治
第七十六章 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 高者抑之
第七十八章 弱之勝強
第七十九章 天道無親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第八十一章 為而不爭

文摘

道可道,非常道。
道,哪裡可以言說呢?能言說的就不是恆定不變的真“道”了。常,是指永遠存在,不失不滅。
能夠言說的“道”,只是尋常日用的五倫之道,是治國安民之道,絕非大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是指無動無形,無空無相;可名,是指可以名狀。但可以名狀的就不是永恆的那個“名”。常名,絕非有形有相,它是虛中虛,空中空,虛中有實,空中有相,是只可意會、不可名相的。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天地之始,是混元純一不雜的狀態,天地乃從這“無”中生。其實,天地之前,大道還孕育出陰陽二相。“有”,便是虛空大道所生之物,就是這個“有”,又和合而成萬物,是一切個體之母。
老子把“道”的運行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渾沌未開之時;第二個階段是出現了陰陽對立,造化了天地,天地又造化了萬物。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無,就是指恆定的空寂,置身空寂,便能體證其中的奧妙。常有,是指存在的萬象,置身萬象,便能體證其中的生與滅。
佛家講無常、寂靜,由於宇宙萬法遷流,剎那變化,故日無常,這便是從“有”上來說的;由於無一物不歸於滅,故從法性上又說寂靜,指即生即滅,常不可得,自性不可得,總歸於空,這便是從“無”上來說的。
所以,無論是道家還是佛家都認為,“有”與“無”不是對立的,是一體兩面,“有”是在談現象,“無”是在談法性、本質性。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叉玄,眾妙之門。
老子認為,有與無,都是出於一處的,只是名相不同。你從“無”中去觀,可以得道,你從“有”中去觀,同樣也可以得道。萬法之中,無一法不來自大道,無一法不隱含大道。這其中的玄妙非常精深、微妙,只可以心中參悟,不可以口中言說的。
莊子在《知北游》中就有一段關於“道”的精彩對話,大抵可以幫助我們更透徹地體悟“道”的深味。
有一天,泰清問無窮說:你懂得“道”嗎?
無窮說:不知道。
又問無為,無為說:我知道。
泰清說:你所知的“道”,有具體的說明嗎?
無為回答說:有。
泰清又問:是什麼?
無為說:我所知的“道”,貴可以為帝王,賤可以為僕役,可以聚合為生,可以分散為死。
泰清把這番話告訴無始說:無窮說他不知“道”,無為卻說他知“道”,那么到底誰對誰錯呢?
無始說:不知“道”的才是深邃的,知。“道”的就粗淺了。前者是屬於內涵的,後者只是表面的。 於是泰清抬頭嘆息說:不知就是知,知反為不知,那么究竟誰才懂得不知的知呢?
無始回答說:“道”不是用耳朵聽來的,聽來的“道”便不是“道”。“道”也不是用眼睛看來的,看來的“道”不足以為“道”。“道”更不是可以說得出來的,說得出來的“道”,又怎么稱得上是“道”呢?你可知道主宰形體的本身並不是形體嗎?任何名稱都是不能說明大道的。
繼而無始又說:有人問“道”,立刻回答的,是不知“道”的人,甚至連那問“道”的人,也是沒有聽過“道”的。因為“道”是不能問的,即使問了,也是無法回答的。不能問而一定要問,這種問是空洞乏味的,無法回答又一定要回答,這個答案豈會有內容?用沒有內容的話去回答空洞的問題,這種人外不能觀察宇宙萬物,內不知“道”的起源,當然也就不能達到攀登崑崙、遨遊太虛的境地。
唐朝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詩說:“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言吾聞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自居易就很納悶,他說,我從老子(老君)那裡聽到大道無言的教誨,但老子又為什麼寫了《道德經》呢?既然道不可言,那么,老子又為什麼現身說法呢?P3-4

序言

老子其人
李耳,又名老聃,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後人稱其為“老子”,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
函谷關傳道
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周王室發生內亂,老子見東周衰微,辭去舊職。於是離宮歸隱,騎一青牛,欲出函谷關(今河南三門峽市境內),西遊秦國。
離開周王朝洛邑(今河南洛陽)不遠,但見四野一片荒涼。斷垣頹壁,井欄摧折,阡陌錯斷,田園荒蕪,枯草瑟瑟。田野里不見耕種之馬,大道上卻戰馬賓士不息,有的馬還拖著大肚子艱難地尾追其後。目睹此景,老聃心如刀絞,內心想道:“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適可而止,恬淡為上。勝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樂殺人也。夫樂殺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兵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後,必有凶年。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則戎馬生於郊。戎馬生於郊,則國亂家破矣。”
話說當時的函谷關關長伊喜,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一日夜晚,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里,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里,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伊喜早聞老子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將來?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七月十二日午後,夕陽西斜,光華東射。伊喜正欲下關查看,忽見關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騎青牛而來。老者白髮如雪,其眉垂鬢,其耳垂肩,其須垂膝,紅顏素袍,簡樸潔淨。伊喜仰天而嘆道:“我生有幸。得見聖人!”三步並作兩步,奔上前去,跪於青牛前拜道:“伊喜叩見聖人”
老子見叩拜之人方臉、厚唇、濃眉、端鼻,威嚴而不冷酷,柔慈而無媚態,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試探道:“關令大人叩拜貧賤老翁,非常之禮也!老夫不敢承當,不知有何見教?”伊喜道:“老丈,聖人也!務求留宿關含以指修行之途。”老子道:“老夫有何神聖之處,受你如此厚愛?慚愧慚愧,羞煞老夫矣!”伊喜道:“伊喜不才,好觀天文,略知變化。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見紫氣浩蕩,滾滾如龍,其長三萬里,知來者至聖至尊,非通常之聖也;見紫氣之首白雲繚繞,知聖人白髮,是老翁之狀;見紫氣之前有青牛星相牽,知聖人乘青牛而來也。”
老子聽罷,哈哈大笑:“過獎!過獎!老夫亦早聞你大名,特來拜會。”伊喜聞言大喜,叩頭不迭。之後,引老子至關舍,請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禮,懇求道:“先生乃當今大聖人也!聖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為己任也。今汝將隱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難尋矣!何不將汝之聖智著為書?伊喜雖淺陋,願代先生傳於後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
老子允諾,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鑑,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合稱《道德經》。《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
至此,《道德經》橫空出世,與日月同輝。伊喜得之,如獲至寶,終日默誦,如饑似渴。
幾千年來,《道德經》一直被奉為天書、玄書,一般人很難讀懂,但在歷代高士、大德們眼裡這是極其珍貴的寶典,於是代代相傳,至今不輟。
不少人都從骨子裡敬仰《道德經》,而真正捧起這本天書的時候,又覺得它的確是艱澀難懂,不知所云。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缺乏耐心,把《道德經》當成普通書籍閱讀,雖然《道德經》只有五千多字,但想用半天的時間去讀完它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事實上,任何一句話都需要我們付出漫長的時間去品味,甚至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實踐;二是缺乏慧根,讀懂《道德經》必須要有一定的閱歷,還要有極強的思維和參悟能力,否則即便是讀上一萬遍也可能還是不解其中深意。這一點讀者要有思想上的準備,否則與《道德經》這本寶典失之交臂也就不難想像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