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觀(儒家對人的生與死的認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儒家對人的生與死的認識。是儒家人生哲學的內容之一。其觀點可概括為:以死為息,順其自然;生有所立,死而不朽;生固可貴,義重於生。

人類產生以後即有對生死問題的思考,然對其做哲理性的認識則稍晚。根據文字記載,中國至晚在春秋時對生死問題已有比較成熟的認識。如對死的認識:“死之短長,時也。”(《左傳·文公十三年》)“死亡有命。”(《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對死而不朽的認識:“死而不朽,何謂也?”“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對生死與信念的選擇:“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傳·昭公四年》)儒家生死觀所涉及的內容基本上都發端於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死觀
  • 定義:儒家對人的生與死的認識。是儒家人生哲學的內容之一
以死為息,生有所立死而不朽,生固可貴義重於生,歷史地位,

以死為息

儒家視死亡為生命發展過程的自然環節,生則盡人生義務,死為自然必至,不必憂心、焦慮。孔子對死持超然態度,不以此縈懷。他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只關心生,不必關心死。孔子的弟子曾參以死為息。《論語·泰伯》記載,曾子將死,告其弟子曰:“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禮記·檀弓上》亦記有曾子將死告弟子之言:“爾之愛我也,不如愛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這兩段話均說明曾子對死處之泰然,生則謹慎,做人處事,以求得正,合於原則,死則免去了人生責任,又有何求!荀子主張“謹於治生死”,認為對生死須持慎重態度,善始善終。“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荀子·禮論》)《周易·繫辭上》亦認為“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亦把死視為正常現象。
西漢揚雄認為:“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終,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以生死為自然現象,不可求長生不死。關心神仙,則不如關心人生。桓譚亦認為“生之有長,長之有老,老之有死,若四時之代謝矣”,求長生不死是“變易其性,求為異道,惑之不解也”(《新論·祛蔽》)。東漢王充力斥神仙長生不死之說,認為:“有血脈之類,無有不生,生無不死。……有始者必有終,有終者必有死。唯無終始者,乃長生不死。”(《論衡·道虛篇》)
北宋張載贊成《易傳》關於死為“原始反終”《正蒙·乾稱》之說,對死亦持安然態度。“原始而知生,則求終而知死必矣。”“存,吾順事,沒,吾寧也。”(同上)南宋朱熹認為生時盡人之所以為人之理,待“生理已盡,安於死而無愧”(《朱子語類》卷三十九)。王夫之認為生則有死,這是大化日新,勢之必然,“全建順太和之理以還造化,存順而沒亦寧”(《張子正蒙注》卷一),因而“人知哀死,而不必患死”(《周易外傳二》)。

生有所立死而不朽

儒家十分重視人生價值,強調對社會的貢獻,“死而不朽”。儒家學者在談論生死時大都未用“不朽”一詞,但“不朽”的觀念則是明確的。孔子在評價齊景公和伯夷、叔齊時就體現了這一思想。他說:“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論語·季氏》)齊景公無德可稱,是死而朽;伯夷、叔齊被後人稱許則為死而不朽。他稱讚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管仲功惠後人,亦為不朽。《荀子·大略》載子貢言:“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同是一死,君子稱息,小人稱休,朽與不朽褒貶之意十分明顯。孟子稱讚“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孟子·離婁下》)。又說:“君子創業垂統,為可繼也。”(《孟子·梁惠王》)這都是指人生業績不朽。漢初韓嬰在其《韓詩外傳》中說,王子比干殺身以成忠,柳下惠殺身以成信,伯夷、叔齊殺身以成廉,均“名傳於世,與日月並而不息”,也為不朽。揚雄認為人生而有死,有德之人死而不朽;求仙者只乞求長生,不思有益於社會,這種人“名生而實死”(《法言·君子》)。徐幹著《中論·夭壽》,對生命之壽和業績不朽有精彩論述。他說孔子講“仁者壽”,為什麼顏淵早亡,比干、子胥身陷大禍!他認為孔子所指“仁者壽”,是指業績,不是指形體。“夫形體固自朽弊消亡之物,壽與不壽,不過數十歲,德義立與不立差數千歲,豈可同日而言也哉!”他引穎川荀爽的話說:“穎川荀爽所言‘古人有言,死而不朽。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其身歿矣,其道猶存,故謂之不朽。’”明儒羅倫認為聖賢與眾人均生必有死,但死而不亡,與天地並久、日月並明者,只有聖賢。

生固可貴義重於生

儒家講死而不朽,旨在重視人生價值,並非不重視生命,他們也講貴生、珍生。荀子說:“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王夫之講:“聖人者人之徒也,人者生之徒也。既以有是人矣,則不得不珍其生。”(《周易外傳》卷三)但儒家貴生、珍生,並不以個人的生命為最高價值。徐斡說:“君子愛其形體,故以成其德義也。”(《中論·夭壽》)在生與道義的抉擇面前,則義無反顧,以身殉道。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孟子說:“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歷史地位

儒家生死觀是現實、理性和充滿理想的生死觀,與道家和佛教的生死觀相比,最有積極價值。它主張積極入世,奮發有為,生則有所為,死則處之泰然,以理想、事業作衡量生死價值的標準。人生有限,有所貢獻,可死而不朽;生命可貴,但在生與道義的考驗面前,捨生取義,以身殉道。儒家的生死觀是中國傳統生死觀的主流。它培育塑造了無數志士仁人英雄豪傑,在歷史上產生了深刻影響。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譚嗣同的《絕命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震古鑠今。這種用生命譜寫的千古絕唱,都是儒家生死觀最生動感人的體現。儒家的生死觀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應以積極態度繼承和發揚。儘管它所論述的內容和論證方法帶有明顯的歷史痕跡,但其原則精神,則永遠不會失去光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