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製革原理與技術

生態製革原理與技術

《生態製革原理與技術》是2010年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但衛華,王坤余。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作品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生態製革原理與技術》密切結合作者30餘年的科研、教學和生產實踐經驗.注重理論聯繫實際。注重將實用性與先進性、前沿性、前瞻性以及戰略性相結合,通過列舉大量生態製革技術研究開發的最新動向,儘可能系統、全面地介紹國內外製革清潔生產和生態製革的最新科技成果,提出一系列有關生態製革的新概念、新理論和新觀點.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態製革技術今後的發展趨勢。
製革工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邊緣學科,作者有意識地從方法論上給予適當引導,以期能夠給相關專家學者和製革生產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帶來新的思路和新的視野。

作者簡介

但衛華,男,1956年7月生,湖北赤壁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第一完成人)。現任中國皮革協會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四川大學製革清潔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平台負責人.四川省皮革學會副理事長,國家863計畫“資源與環境”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四川省、重慶市,浙江省科技項目評審專家,《中國皮革》《皮革科學與工程》《皮革與化工》《西部皮革》等雜誌編委.《北京皮革》雜誌名譽編委。近30年來,先後主持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及橫向科研項目30餘項,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勵4項.其他科技獎勵8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1項、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6部,發表科技論文200餘篇。
王坤余,男,1955年生人,工學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四川大學生物質工程研究所所長,生物質與皮革工程系實驗室主任。《皮革科學與工程》《西部皮革》雜誌編委.四川皮革學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皮革化學、清潔製革技術及製革副廢物的資源化利用研究。先後承擔和參加國家級、部省級重大科研項目20餘項,榮獲國家級、部省級科技和教學成果獎勵10餘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8項,參編高等學校專業教材、專著4部.在國內外專業雜誌及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

作品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我國製革發展簡史
1.2 皮革工業的發展前景與趨勢
1.2.1 重新認識皮革工業
1.2.2 皮革工業的發展前景與趨勢
1.3 清潔生產、工業生態學與生態製革
1.3.1 清潔生產
1.3.2 生態、生態系統以及生態工業
1.3.3 生態製革與生態皮革
1.3.4 生態製革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
第2章 皮革的生態設計
2.1 概述
2.2 皮革產品的環境影響
2.3 皮革產品生態設計戰略
2.4 皮革產品生態設計的實施
第3章生態鞣前準備技術
3.1 原料皮的生態保藏技術
3.1.1 殺菌劑防腐保藏法
3.1.2 少鹽保藏法
3.1.3 KCl防腐法
3.1.4 冷凍法
3.1.5 低溫保存法
3.1.6 皮直接投產
3.1.7 輻照保鮮
3.1.8 用浮冰短期內保藏原料皮
3.1.9 用矽酸鹽保存原料皮
3.2 生態浸水技術
3.2.1 酶浸水
3.2.2 推廣轉鼓浸水或劃槽浸水工藝
3.2.3 分段浸水法
3.2.4 浸水廢液淨化回用工藝
3.3 生態脫脂技術
3.3.1 酶脫脂
3.3.2 儘可能採用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劑進行脫脂
3.3.3 脫脂廢液的治理及其淨化回用
3.3.4 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技術在製革脫脂中的套用
3.4 生態脫毛技術
3.4.1 氧化脫毛法
3.4.2 生物酶脫毛法:
3.4.3 變型少浴灰鹼脫毛法
3.4.4 浸灰一復灰廢液循環利用技術
3.4.5 浸灰一復灰廢液的循環利用與“變型少浴灰鹼脫毛法”的聯用技術
3.4.6 無灰少鹼法生產豬絨面服裝革的工藝技術
3.4.7 改進型灰鹼法脫毛工藝
3.4.8 保毛脫毛法
3.4.9 無硫脫毛劑及其脫毛方法
3.4.10 在有機酸介質中脫毛
3.4.11 少硫酶脫毛組合物及其堆置脫毛方法
3.5 生態脫灰技術
3.5.1 脫灰工序中的主要污染物
3.5.2 無銨脫灰技術
3.6 生態軟化技術
3.7 生態浸酸技術
3.7.1 浸酸廢液的循環利用
3.7.2 無鹽浸酸
3.7.3 浸酸一軟化技術
3.8 適合於生態鞣前準備工程的部分新材料
3.8.1 浸水劑及其助劑
3.8.2 浸灰劑及其助劑
3.8.3 軟化劑脫灰劑及其助劑
3.8.4 脫脂劑
3.8.5 鞣前準備工段的助劑
3.8.6 複合酶皮膠原處理劑
第4章 生態鞣革原理及技術
4.1 生態技術與生態鞣革原理
4.1.1 生態技術
4.1.2 生態鞣革原理
4.2 生態鉻鞣技術
4.2.1 高吸收鉻鞣原理與技術
4.2.2 不浸酸與高pH值鉻鞣技術
4.2.3 鉻鞣廢液循環利用技術
4.3 鉻與其他鞣劑結合鞣製技術
4.3.1 鉻與其他金屬鹽結合鞣法
4.3.2 鉻與有機鞣劑結合鞣法
4.4 白濕革及無鉻鞣製技術
4.4.1 白濕革技術
4.4.2 無鉻鞣製技術
4.5 高新技術在生態鞣製中的套用
4.5.1 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無污染鉻鞣技術
4.5.2 納米技術及納米材料在皮革鞣製中的套用研究
4.5.3 超音波技術在皮革鞣製中的套用研究
第5章 生態染整技術
5.1 超音波技術在製革染整中的套用
5.1.1 超音波作用原理
5.1.2 超音波在皮革加工中的套用
5.1.3 超音波在皮革染色中的套用
5.1.4 超音波在皮革加脂中的套用
5.1.5 超音波技術套用前景展望
5.2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技術在製革染整中的套用
5.2.1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技術原理
5.2.2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技術在皮革染整中的套用
5.2.3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技術在製革中的套用前景
5.3 納米技術與納米材料在製革染整中的套用
5.3.1 納米技術及納米材料
5.3.2 納米材料在皮革染整中的套用
5.3.3 納米材料在製革染整中的套用前景
5.4 微膠囊技術在製革染整中的套用
5.4.1 微膠囊技術
5.4.2 微膠囊技術在製革染整中的套用技術
第6章 生態整飾技術
6.1 坯革的乾燥
6.1.1 坯革乾燥的目的
6.1.2 坯革乾燥的基本原理
6.1.3 坯革乾燥方法的分類
6.1.4 坯革乾燥工藝的設計
6.1.5 坯革乾燥方法
6.1.6 影響濕坯革乾燥的因素分析
6.1.7 濕坯革乾燥工藝示例
6.2 坯革的整理
6.3 皮革塗飾
6.3.1 皮革塗飾的目的
6.3.2 皮革塗飾的基本要求
6.3.3 皮革塗飾劑
6.3.4 皮革塗飾
6.3.5 生態塗飾技術
6.3.6 皮革塗飾工藝示例
第7章 生態製革中的節水節能技術
7.1 水資源與皮革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7.1.1 我國水資源狀況與製革耗水情況
7.1.2 工業節水技術
7.2 節水工藝最佳化與技術集成
7.2.1 改進工藝,節約用水
7.2.2 節水型製革一體化技術及其配套設備
7.3 廢液循環利用技術
7.3.1 鞣前加工廢液循環利用
7.3.2 鉻鞣廢液循環使用
7.4 終端污水處理與中水回用配套技術
7.4.1 製革中水的水質
7.4.2 水中Ca2+、Mg2+和NaCI含量對浸酸鉻鞣的影響
7.4.3 製革中水用於浸酸鉻鞣
7.4.4 經部分處理的製革廢水用於浸酸鉻鞣
7.5 展望
7.5.1 進一步最佳化完善現有節水技術,實現減量化
7.5.2 開發製革節水配套設備,研製新型綠色皮革化學品和高效酶製劑
7.5.3 加強廢水處理及中水、廢水回用技術開發
7.5.4 深入研究無水製革技術
第8章 製革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
8.1 製革固體廢棄物的類型及特點
8.1.1 製革固體廢棄物的分類
8.1.2 製革固體廢棄物的產量
8.2 製革固體廢棄物的基本用途
8.2.1 毛的利用
8.2.2 肉渣的利用
8.2.3 原料皮塊和鹼(灰)皮邊角料的利用
8.2.4 含鉻副廢物的初級利用
8.3 製革副廢物中鉻的回收原理及方法
8.3.1 脫鉻原理
8.3.2 鉻鞣革脫鉻的方法
8.4 提取水解膠原的原理和方法
8.4.1 酸法提取
8.4.2 鹼法提取
8.4.3 酶法提取
8.5 製革廢棄物用於功能性材料的開發及最新研究進展
8.5.1 皮革化學品
8.5.2 生物醫學材料
8.5.3 在造紙中的套用
8.5.4 在蛋白纖維製備中的套用

前言

我國在經歷了30年皮革工業的迅猛發展之後,已經成為世界皮革大國,皮革工業成為創匯大戶,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皮革工業特別是製革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日漸突出,已經成為嚴重製約我國皮革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皮革工業成為污染大戶。當前,皮革工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三大挑戰”,即製革污染日趨嚴重、單純的終端處理難以運行以及西方已開發國家設定“生態皮革”的"綠色壁壘”。因此,解決製革工業的環境保護問題,實現高檔皮革的生態製造,已經成為製革行業不可迴避的重大課題。
有挑戰,就有機遇。我們認為,研究開發生態製革技術、實現皮革生態製造是我國製革工業的根本出路。可以預見,誰能率先實現皮革的生態製造,誰就擁有未來市場競爭的“先機”。要實現皮革的生態製造,就要從指導思想上實現“三大轉變”.①變環境的局部改良為包括生態設計在內的全員環境管理;②變製革廢水的終端控制為過程控制;③變資源的有效利用為節約、潔淨和有效利用。因此,應當提倡運用高新技術,採取研究開發和集成創新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皮革生態製造與提高皮革質量和檔次的高度統一,實現生態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競相增長,這就迫切需要我們儘快地研究和開發出成套的生態製革技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