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橋工程

“生態橋”工程是以平谷“生態立區”戰略為基礎,以問題導向為原則,以生態建設為紐帶,以解決農業環境污染治理為突破口,以發展循環農業為主要內容,探索政府統籌經濟、社會、生態、民生和基層治理等各項重大工作的機制創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橋工程
主要介紹,重要意義,主要思路,探索嘗試,

主要介紹

大桃是平谷區一張響亮的名片,大桃產業也是我區廣大農民民眾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生態環境的問題,果園每年產生大量的廢棄枝條和落果落葉,枝條亂堆亂放,果園廢葉焚燒,對農村環境和大氣造成了污染,為此平谷區政府積極探索解決路徑,圍繞“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積極探索推進“生態橋”農業生態循環園工程建設試點工作,將果園農業廢棄物和養殖業廢棄物通過生態環保技術加工製成有機肥料還田,變廢為寶、改良土壤,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
生態橋工程

重要意義

“生態橋”工程就是要搭建生態農業中各類要素的橋樑,並實現要素之間的有機銜接和良性循環,形成生態循環農業的閉環模式,實現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和生態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美化生態環境、促進生態循環,以平谷區劉家店鎮為例,若年生產2萬噸有機肥,可以消納該鎮樹枝廢棄枝條1.5萬噸、畜禽糞便0.6萬噸、畜尿液0.7萬噸,便可消耗鎮域之內的每年新增廢棄物,連續五年就可全部消納全鎮原有樹枝庫存,實現對該鎮農業、養殖廢棄物全部生態循環利用,構建大農業生態閉循環系統。若擴大產量,年生產12萬噸有機肥,可消納平谷區東部六個鄉鎮的果園廢棄物,實現東部鄉鎮農業生態循環系統。由此可見,工程將有效促進農村髒亂差環境的整治和果樹枝條禁燒政策的落實,美化農村環境和大氣。
二是最佳化結構、改良土壤,有效解決了養殖業糞污的處理問題,實現“零排放”和“零污染”,加工製成的有機肥料還田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有利於提升土壤肥力、促進土壤改良。
三是強化惠民為本,提升農民紅利,首先是產業紅利,讓農民變股民,成為生態橋產業的股東,享受發展紅利,其次是實物紅利,讓果農通過樹枝置換有機肥的方式獲得肥料,經測算每噸桃樹枝可置換1.5噸有機肥,滿足一畝地的年施肥量,讓果農真真正正地得到實惠。

主要思路

在平谷區發改委、農委、農業局等相關部門指導下,以劉家店鎮為試點,制定了“生態橋”工程的實施方案,計畫以劉家店鎮為核心、輻射周邊大華山鎮、熊兒寨鄉、鎮羅營鎮、峪口鎮、馬昌營鎮等共6個鄉鎮,結合土地利用現狀、農業資源分布和現有產業布局進行科學規劃、系統推進。
一是明確整治思路。項目規劃區位於平谷區劉家店鎮寅洞村,採用“種-養-沼-加”的生態循環模式,以種植業、養殖業廢棄物和沼渣、沼液為核心原料,通過生態環保技術加工製成有機肥料還田,形成種植業、養殖業、沼氣製作、加工業相結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環系統,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構建高效循環農業生態園。生態園區堅持高標準規劃與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從源頭上實現零污染、零排放,實現廢棄物的循環高效利用的階段性目標,最終打造成為經濟效益顯著、生態環境安全的循環農業示範園、示範鎮。
二是高效運作“強四化”,堅持“企業化、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市場、社會各自的作用,確保項目能運轉高效、推動有效、產生實效。
三是系統規劃“兩步走”,工程堅持總體規劃、分步實施,以劉家店鎮為先行試點單位,逐步輻射其它5個鄉鎮。工程建設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試點運行階段,重在積累經驗、探索模式、奠定基礎,一期工程依託現有的生產線實施“種-養-加”循環模式,隨後在二期工程加入沼氣生產工程,形成“種-養-沼-加”循環模式。第二階段為高水平廠區建設階段,依據環保、生態標準要求,建設高標準、高產量環保生態生產線。

探索嘗試

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工程分兩個階段實施。
(一)第一階段工程:探索模式、積累經驗
工程以劉家店鎮為先行試點,採用成熟的生態環保技術,實施“種-養-加”循環模式進行。工程已經於2017年2月13日開機運行生產。
在工程推進中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生產先行先試。一是建設廠房,在寅洞村試點場區和沼氣站之間空地建立簡易廠房1400平(70*20)米;二是購置設備,已購置日粉碎能力300噸和70噸的樹枝粉碎設備各一台,形成完整生產線一套;三是建立分廠,在寅洞村廠房的建設基礎上,已經在劉家店鎮萬莊子村開闢面積為10畝的廠區建立分廠,併購置6台粉碎機,逐步在其他六個鄉鎮部署粉碎樹枝。
第二,運營模式推行“四位一體”。採取政府政策支持、企業自主經營、科研機構參與、村級合作社入股的“四位一體”模式,突出政府立足於項目公益性而採取購買社會化服務的支持政策,突出企業從投資到生產整體經營的自主性,突出村企聯動共贏,突出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形成合力。其中,鎮政府負責政策扶持、資源協調、購買服務、管理監督;村委會負責宣傳、組織廢棄物收集、有機肥置換,廣泛宣傳引導,制定村規民約,發揮黨員、村民代表示範帶頭作用,引導廣大村民參與支持農業廢棄物置換;企業負責廢棄物收集、有機肥生產、置換對接、銷售等;科研機構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負責技術設計與改良、成本核算、產品質量監督。
第三,運轉機制堅持“五措並舉”。一是村企聯動收集,廢棄物收集採取村委會組織、企業集中收儲的方式。二是企業加工生產,由企業依據採用技術工藝製成符合質量標準的有機肥。三是政府扶持採購,依據北京市近年來相關項目政府採購有機肥的價格標準進行政府採購。四是採取物物交換,1噸桃樹枝置換1-1.5噸有機肥,果農可以用桃樹枝置換有機肥還田。五是科研機構產品監測,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對產品和施肥效果進行檢測,提出合理化建議。
第四,政策支持探索“堵”“疏”結合。鎮、村兩級出台政策性、制度性管制措施,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相結合。在寅洞村試點中具體村委會採取三項具體措施:一是修訂《村規民約》要求村民公共區域不得堆放樹枝等廢棄物,二是要求幹部、黨員和村民“三帶頭”,三是帶頭置換給予獎勵。目前該村已召開村民代表會,該項工程和決議獲得了廣大代表的高度擁護,村民也表示全力支持此項工作。將逐步向其他村推行。
(二)第二階段工程:建設高標準、高產量環保生態生產線
由鎮政府牽頭,會同區發改委、財政局、農業局等有關部門依據環保、生態標準要求,整體規劃設計高標準、高質量的環保生態生產線,實施“種-養-沼-加”循環模式,覆蓋6鄉鎮,努力建設“綠色生態平谷”的“樣本工程”。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研究與實施:
第一,項目立項與規劃設計。按照高標準做好項目編制和規劃設計,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推進項目立項審批,為項目的全面推動打下基礎。
第二,廠區布局與工程建設。為保證項目特別是標準化園區整體性,整合廠區周邊土地資源,將養羊小區、養豬小區、沼氣站與企業用地全面整合,依據規劃設計建設高標準生態園區,打造“種-養-沼-加”循環生態園,設計占地70畝。有機肥生產能力12萬噸。項目投資規模預計為6156萬元。
第三,運轉機制與運行模式。
一是運轉機制。“前端”收集方面,探索總分結合,總部設在劉家店鎮,並在其他5家鄉鎮設立分部,總部負責經營管理和樹枝收藏、運輸、粉碎、加工、兌換,分部負責本鎮內樹枝收集、粗粉、儲藏、兌換。“中端”經營方面,按照政府支持、企業化運作的原則,採取企業自我經營、自我運轉的方式運行。“後端”銷售方面,“後端”產品主要採取三種方式處理。一是“物物交換”的方式。按照農戶交納果樹枝應產生的有機肥數量,由企業提供相應量的有機肥;二是合作社分紅。企業每年以物化的方式,向合作社無償提供有機肥(有機肥原料由園林廢棄物解決,數量另議);三是按照市場化銷售。
二是運營模式。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和合作社共同參與,依照“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企業化”的原則,綜合考慮公益性與市場化因素,探索創新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的可持續發展運營模式,實現多方受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