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規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是2019年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旅遊規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 作者:李輝
- 出版社: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
- ISBN:9787563972470
《生態旅遊規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是2019年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生態旅遊規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是2019年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生態旅遊與可持續發展》是2019年旅遊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凌,梁晶。本書從作者馮凌、梁晶自己關於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入手,繼而總結汲取相關論著、教材等成果,較為系統地介紹了有關生態旅遊的理論成就與實踐經驗。內容簡介 《生態旅遊與可持續發展/全國高等院校旅遊專業規劃教材》從作者馮凌、梁晶自己關於可...
《生態旅遊與可持續發展》是2018年6月1日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薇。內容簡介 縱觀現有的研究內容,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對生態旅遊概念的界定、生態旅遊的要素組成,以及區域生態旅遊的規劃管理理論與方法等方面。而針對中國目前的情況將生態旅遊作為一個系統,對其在實踐中所引發和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即從生態...
《中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研究》是2017年7月1日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福偉、鐘林生、袁淏。內容簡介 本研究遵循生態系統保育規律和旅遊經濟運營規律,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科學保護、合理利用生態旅遊資源為前提,以滿足和引導生態旅遊市場需求為主線,在對全國生態旅遊發展現狀和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2016...
《生態旅遊與可持續發展理論探析》是2018年6月1日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薇。內容簡介 縱觀現有的研究內容,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對生態旅遊概念的界定、生態旅遊的要素組成,以及區域生態旅遊的規劃管理理論與方法等方面。而針對中國目前的情況將生態旅遊作為一個系統,對其在實踐中所引發和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生態旅遊規劃可以降低能耗和物耗,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最終促進美麗中國的實現。概念介紹 做生態旅遊規劃,首先要先了解什麼事生態旅遊。生態旅遊包含兩個要點,其一是生態旅遊的對象是自然景物,如特定的動物、植物、群落以及整個生態環境;其二是生態旅遊的對象不應...
《基於社區視角的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是2019年1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靜艷、王雅君、黃丹宇。內容簡介 面對生態旅遊發展中的諸多問題,筆者依據系統學的觀點提出,系統的結構決定行為,系統行為的發生與發展主要根植於系統內部,這是系統動力學著名的“內生”觀點,也是系統動力學基本理論中的核心...
《基於社會參與的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是2013年旅遊教育出版社出版,楊主泉 著 內容簡介 《基於社會參與的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在對“國內外生態旅遊社區參與”研究成果與觀點進行系統總結與分析的基礎上,主要從生態旅遊開發過程中的資源分類與評價、生態旅遊目的地社區居民滿意度、生態旅遊目的地社區居民旅遊影響...
《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是2004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長榮。本書是國內第一次系統地研究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的專門性著作,以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為中心議題,較全面地闡述和探討了生態旅遊的基本理論、生態旅遊資源、生態旅遊的規劃設計、生態旅遊的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管理和保障...
《高等院校“十二五”規劃教材生態旅遊》是2010年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烏蘭,李玉新。內容簡介 《生態旅遊》以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學理論為基礎,系統地介紹了生態旅遊的理論體系和內容框架,包括生態旅遊的產生與發展、生態旅遊發展模式、生態旅遊的理論基礎、生態旅遊者研究、生態旅遊資源、生態旅遊環境、生態...
第二章 遼寧大濕地(河流、湖泊、水域)生態旅遊區域環境 一、發展背景、資源條件和現狀基礎 二、發展優勢、關鍵挑戰和基本研判 三、發展定位、總體目標和戰略路徑 四、示範區域、重點項目 五、設施建設與規劃和生態保護 第三章 基於循環經濟的遼寧溫泉旅遊發展可持續戰略 一、研究背景和國內外案例 二、遼寧溫泉旅遊...
《基於社區參與的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是旅遊學術研究叢書之一,《基於社區參與的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從旅遊資源概述、中國的自然旅遊資源、中國的人文旅遊資源、中國旅遊交通、中國旅遊區劃概述、中國旅遊地理分區等方面,闡述了中國旅遊地理的相關內容。內容簡介 楊主泉編著的《基於社區參與的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
15.2 轉變傳統旅遊規劃觀念,加強旅遊生態安全控制 15.3 發展低碳交通,減少旅遊交通生態足跡 15.4 細化成本控制,發展綠色酒店,控制旅遊住宿生態足跡 15.5 調整旅遊餐飲結構,減少旅遊餐飲生態足跡 15.6 加強生態教育,培育參與旅遊活動主體環境意識 15.7 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將生態赤字作為生態環境指標納入地方政府...
馬勇,教授/博導,中組部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湖北大學旅遊發展研究院院長、湖北旅遊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同時兼任教育部旅遊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旅遊協會教育分會副會長,教育部《旅遊規劃與開發》精品課程和教學團隊總負責人兼首席教授。馬勇教授1982年開始從事生態旅遊與可持續發展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微觀層面主要從生態旅遊景區可持續發展評價標準體系建立、生態旅遊產品開發和市場行銷策略、生態旅遊景區經營管理實踐經驗分析、生態旅遊社區參與模式等不同角度進行研究,以及針對海南生態旅遊的特色領域——農業生態旅遊的規劃發展若干問題進行分析等;最後,以三亞海濱自然保護地為例,對海南生態旅遊發展的補償機制構建進行有...
《九寨溝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與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是2021年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麗楠。內容簡介 本書以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為例,利用葉綠素螢光動力學技術,採取野外實驗與室內分析相結合的手段,以九寨溝優勢水生 植物杉葉藻和水苦蕒為實驗材料,研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特性 及其與水環境的關係,為九寨溝...
4珠江流域生態旅遊地區生態補償問題研究 李慧敏/083 5長江流域生態旅遊協同發展模式研究 彭緒庶 張笑/091 6青藏高原地區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李恩極/114 7山東省生態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李敬鎖 呂菲菲/126 Ⅳ 專題篇 8中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評價標準體系及驗收體系研究 劉基偉/144 9...
2.2.6 旅遊生態系統及其他研究 2.3 國內生態旅遊研究進展 2.3.1 生態旅遊概念、特點與內容研究 2.3.2 生態旅遊分類與區劃研究 2.3.3 生態旅遊發展的利弊分析 2.3.4 生態旅遊規劃研究 2.3.5 生態旅遊評價研究 2.3.6 生態旅遊開發管理研究 2.3.7 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與發展模型研究 2.4 國內外旅遊...
主編《森林生態旅遊經營管理》教材一部,譯著《生態規劃設計》一部,專著《省域生態旅遊資源分類與評價研究》一部。“廣西生態旅遊資源整合模式研究”獲200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09年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民族地區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評估體系研究”立項,2014年以良好等級結題。
研究基於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前沿和橫斷科學理論,從生態系統良性發展的角度出發,論述了灕江流域旅遊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及其變化、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耦合動態及影響因素、旅遊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模糊物元評價與基於評價結果的可持續發展對策、流域旅遊利益相關者博弈、流域內旅遊景區競合及旅遊社區治理等問題 《區域旅遊生態...
《基於生態安全的灕江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是201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段文軍。內容簡介 本書對國內外生態安全、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分析,對灕江的生態旅遊發展現狀進行了詳細調查,對灕江的生態安全、生態旅遊承載力、生態旅遊容量、生態旅遊景區認證等進行了研究,並從生態...
《旅遊與風景》是2012年10月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君。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六部分,主要內容包括:生態旅遊與可持續發展;園林與旅遊規劃;目的地管理及行銷;風景園林和旅遊研究及教育等。圖書目錄 (一)生態旅遊與可持續發展 論風土與旅遊的關係 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的意義及潛在風險 源於國有林場的...
其定義:具體來講,旅遊生態學主要是研究人類旅遊活動對旅遊區一起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以及旅遊環境對遊客身心和行為的影響。同時,旅遊生態學也研究旅遊資源的保護與開發、生態規劃、生態建設、生態管理及其可持續利用等方面的內容。是研究旅遊活動各種要素(包括旅遊“六要素”、旅遊者活動過程、旅遊開發...
試論生態旅遊資源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 河北省生態旅遊分區格局研究 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鄉村生態旅遊規劃中的空間布局模式研究——以怒江丙中洛鎮重丁村為例 西南少數民族鄉村社區生態旅遊能力建設芻議 以當地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模式初探 社區參與共創人鳥和諧家園——來自鄱陽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實踐 社區旅遊發展初探——以...
旅遊資源詳查與旅遊產品精品設計 旅遊資源特徵值評價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研究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機制與調控 試論旅遊投資行為與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旅遊地可持續發展中的文化調適 區域旅遊可持續發展潛力模型研究 區域旅遊可持續發展系統分析 高新技術手段在旅遊業中的套用前景 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及其規劃的研究進展 生...
不過,隨著政府《全國生態保護“十一五”規劃》的發布,關於生態旅遊的目標已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和各部委基本的認同:生態旅遊應該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維持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生態旅遊應該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唯有經濟發展之後才能真正切實地重視和保護自然...
要實現生態旅遊管理的監督職能,除了管理主體應被賦予一定的權力之外,還要建立起相對健全的執行監督的依據,包括生態旅遊規劃、法規、標準以及旅遊環境監測指標體系等。4.生態旅遊管理指導職能 生態旅遊管理指導職能的具體內容是:指導防治生態旅遊環境污染和破壞,總結、交流和推廣生態旅遊管理和建設的經驗,為旅遊區(點)...
發展歷史 自1962年蕾切爾•卡遜出版 《寂靜的春天》之後,產業生態化思想迅速萌發。國內外產業生態化研究也從概念和理論框架的探討,逐步轉入涵蓋理念、技術、社會、文化、經濟、制度及組織和管理等方面的綜合研究,涉及到工業、農業、資源枯竭型城市等生態化轉型較多。隨著旅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生態化旅遊也得到關注...
第七章 生態倫理觀 節 生態倫理觀的內涵 第二節 生態倫理觀的意義 第三節 生態倫理觀的基本內容 第四節 生態倫理觀在新時代的挑戰 第八章 生態文明與生態旅遊 節 社會發展的新形態——生態文明 第二節 生態文明與生態旅遊的辯證統 案例 重慶實施五大林業行動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城市 第九章 生態旅遊規劃 節 生態...
2.生態旅遊的發展現狀 3.生態旅遊在中國的發展及其誤區 四、生態旅遊開發模式 1.生態旅遊目標 2.生態旅遊三個基本模式 3.生態旅遊開發方式 4.生態旅遊發展面臨的難題 五、生態旅遊規劃原則和方法 1.規劃理念 2.生態旅遊規劃要點 3.生態旅遊規劃原則 4.規劃方法 六、國內外生態旅遊研究進展 1.、國外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