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日期:2005-08-01
版次:1
開本:26cm
內容簡介
簡介
全書內容包括:人類干擾和退化生態系統;生態恢復的基本原理;全球生態恢復的概況;
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水域生態系統恢復的原理與實踐;
草地生態系統的恢復;海洋和海岸帶生態系統的恢復;廢棄地的生態恢復;路域生態系統的恢復;城市綠化與城市生態系統恢復;多自然型河流治理與生態恢復設計等。本書資料豐富、內容充實,具有很高的學術和實用價值。可供生態學、環境科學、林學、農學、水利、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等領域的師生及科技人員、設計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或高年級本科生教材。
圖書目錄
1 人類干擾和退化生態系統1
1.1 退化生態系統及其成因1
1.1.1退化生態系統的定義1
1.1.2 退化生態系統成因1
1.1.3 生態系統退化的過程3
1.1.4 生態系統的退化程度診斷6
1.2 退化生態系統類型與特徵10
1.2.1 退化生態系統的類型10
1.2.2 退化生態系統的特徵11
1.3 全球退化生態系統現狀14
1.3.1 全球退化生態系統14
1.3.2 中國退化生態系統15
1.3.3 中國的脆弱生態系統18
參考文獻19
2 生態恢復的基本原理20
2.1 生態恢復概述20
2.1.1 生態恢復的三個層次20
2.1.2 生態恢復的意義與類型24
2.2 生態恢復的理論基礎25
2.2.1 恢復生態學理論25
2.2.2 基礎生態學理論27
2.2.3 景觀生態學理論30
2.3 生態恢復的機理與方法34
2.3.1 生態恢復的目標與原則34
2.3.2 生態恢復的機理36
2.3.3 生態恢復途徑、技術措施與程式36
2.3.4 生態恢復的時間與評價標準40
參考文獻41
3 全球生態恢復的概況43
3.1 美洲43
3.1.1 美洲生物群落的多樣性概況及面臨的問題44
3.1.2 生態恢復的政策和法律體系46
3.1.3 小結47
3.2 歐洲47
3.2.1 生態恢復現狀47
3.2.2 生態恢復的促進因素48
3.2.3 小結50
3.3 非洲50
3.3.1 生態恢復的現狀50
3.3.2 恢復實踐51
3.3.3 小結52
3.4 大洋洲53
3.4.1大洋洲的生物多樣性及退化現狀53
3.4.2生態恢復的相關法律和政策54
3.4.3小結55
3.5 亞洲56
3.5.1印度56
3.5.2中國57
參考文獻61
4 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62
4.1 溫帶森林的恢復62
4.1.1天然林的特徵62
4.1.2林地的干擾過程64
4.1.3制定恢復計畫65
4.1.4林地恢復影響因素68
4.1.5林地恢復的原則和方法68
4.1.6林地恢復的實例71
4.2 熱帶雨林的恢復73
4.2.1恢復的限制因素74
4.2.2加速恢復的策略76
4.2.3熱帶雨林恢復的實例78
4.2.4小結79
4.3 熱帶乾旱林的恢復80
4.3.1研究概況80
4.3.2恢復的影響因素81
4.3.3研究的初步結論84
參考文獻85
5 水域生態系統恢復的原理與實踐87
5.1 河流(溪流)生態恢復的原理與實踐87
5.1.1河流(溪流)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88
5.1.2人類對河流(溪流)生態系統的影響91
5.1.3河流(溪流)生態系統恢復的理論依據91
5.1.4河流(溪流)生態恢復的目標與內容96
5.1.5河流生態恢復的原則、方法與存在的問題101
5.1.6河流生態恢復的難點104
5.1.7河流生態系統恢復的實例分析106
5.1.8小結110
5.2 湖泊的生態恢復原理與實踐111
5.2.1湖泊的結構與生態功能112
5.2.2人類活動對湖泊的影響115
5.2.3湖泊恢復的基本原理115
5.2.4湖泊恢復的生態調控118
5.2.5湖泊“生物操縱”管理措施122
5.2.6湖泊生態恢復實例分析125
5.2.7小結128
5.3 淡水濕地的生態恢復原理和實踐128
5.3.1淡水濕地的結構與功能128
5.3.2人類對淡水濕地生態系統的影響131
5.3.3淡水濕地生態恢複目標與原則131
5.3.4淡水濕地生態恢復的過程和方法134
5.3.5淡水濕地生態恢復的檢驗與評估141
5.3.6淡水濕地生態恢復的實例142
5.3.7小結146
5.4 鹽沼的生態恢復原理與實踐147
5.4.1鹽沼生態系統的特徵與功能147
5.4.2鹽沼退化原因分析149
5.4.3鹽沼生態恢復的限制因素152
5.4.4鹽沼生態恢復的措施154
5.4.5鹽沼生態恢復實踐158
5.4.6小結163
參考文獻164
6 草地生態系統的恢復166
6.1 石灰質草地的恢復166
6.1.1前言166
6.1.2恢復的限制條件168
6.1.3具體的恢復技術170
6.1.4恢復石灰質草地的途徑173
6.1.5小結175
6.2 熱帶稀樹草原的恢復175
6.2.1問題的本質176
6.2.2重建的方法176
6.3 溫帶草原牧場的恢復180
6.3.1恢復的限制因素180
6.3.2恢復的方法181
參考文獻183
7 海洋和海岸帶生態系統恢復185
7.1 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恢復186
7.1.1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特徵186
7.1.2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功能186
7.1.3珊瑚礁生態系統受損的原因187
7.1.4受損珊瑚礁生態系統恢復的技術和方法188
7.1.5小結190
7.2 紅樹林生態系統的恢復191
7.2.1紅樹林的概念與特徵191
7.2.2紅樹林的生態效益和社會經濟價值191
7.2.3影響紅樹林生態系統的不利因素193
7.2.4紅樹林生態系統恢復的技術和方法193
7.3 海灘生態系統的恢復196
7.3.1海灘生態系統概述196
7.3.2海灘生態系統的功能197
7.3.3海灘生境喪失和退化的原因197
7.3.4海灘生態系統恢復的技術和方法197
7.3.5小結200
7.4 海岸沙丘生態系統的恢復200
7.4.1海岸沙丘生態系統特徵200
7.4.2海岸沙丘生態系統的功能201
7.4.3海岸沙丘生態系統受損的原因201
7.4.4海岸沙丘生態系統恢復的技術和方法202
7.5 小結205
參考文獻205
8 廢棄地的生態恢復207
8.1 廢棄地生態恢復概論207
8.1.1廢棄地的定義、類型及特徵207
8.1.2廢棄地生態恢復的定義、目的和意義209
8.1.3廢棄地生態恢復的原則、步驟和方法210
8.2 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212
8.2.1礦區廢棄地及其危害212
8.2.2世界各國礦區廢棄地生態恢復概況214
8.2.3礦區廢棄地生態恢復的規劃與設計216
8.2.4礦區廢棄地生態恢復技術218
8.2.5礦區廢棄地生態恢復的評價與管理227
8.3 城市工業廢棄地的生態恢復231
8.3.1城市工業廢棄地的產生及對城市環境的影響231
8.3.2城市工業廢棄地的生態恢復233
8.3.3城市工業廢棄地生態恢復實踐237
8.4 垃圾處置場地的生態恢復241
8.4.1垃圾處置場地的危害241
8.4.2垃圾處置場地生態恢復的意義242
8.4.3垃圾處置場地廢棄地生態恢復的方法243
參考文獻249
9 路域生態系統的恢復251
9.1 路域生態系統的內涵與環境功能251
9.1.1路域生態系統的內涵251
9.1.2路域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251
9.2 道路建設對路域生態系統的影響252
9.2.1對動植物及其生息環境的影響252
9.2.2對區域環境和地表景觀的影響255
9.3 路域生態系統的恢復途徑--生態道路建設255
9.3.1生態道路的生態學基礎255
9.3.2生態道路建設259
9.4 國外路域生態系統恢復與設計265
9.4.1 21世紀德國的道路建設--生物生息環境保護與創造265
9.4.2荷蘭消除“生境破碎化”的道路建設267
9.4.3日本保護與重建多種生境的生態道路建設268
9.4.4國外其他國家保護生態環境的道路建設269
9.5 小結271
參考文獻272
10 城市綠化與城市生態系統恢復273
10.1 城市生態恢復概述273
10.1.1城市生態恢復的內涵274
10.1.2城市生態恢復的目標274
10.1.3城市生態恢復的限制因素275
10.2 生態綠地建設與城市生態恢復278
10.2.1城市生態綠地建設的原則278
10.2.2城市生態綠地建設途徑278
10.2.3城市生態綠地建設的技術與方法285
10.3 特殊空間綠化在城市生態恢復中的套用293
10.3.1城市特殊空間綠化發展概況293
10.3.2特殊空間綠化與城市生態恢復294
10.3.3特殊空間綠化的設計和建造技術300
10.3.4特殊空間綠化在城市生態恢復中的前景304
參考文獻309
11 多自然型河流治理與生態恢復設計311
11.1 河流生態恢復與河流治理311
11.1.1傳統的河流治理方式及其影響311
11.1.2河流生態恢復與河流管理312
11.2 多自然型河流理論概述312
11.2.1多自然型河流概念的提出313
11.2.2多自然型河流景觀生態設計的技術方法313
11.3 國內外多自然型河流恢復實例分析318
11.3.1日本的多自然型河流恢復318
11.3.2美國的多自然型河流恢復治理322
11.3.3歐洲的多自然型河流治理328
11.3.4中國的河流管理與治理現狀331
11.4 小結344
參考文獻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