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生態化學地理 |
英文名稱 | ecochemicogeography |
定 義 | 研究地理生態系統(人地系統)化學元素地理分異和生態平衡對生物的影響,及改善元素生態平衡促進人類健康和提高動植物產品數量和質量途徑的科學。 |
套用學科 | 地理學(一級學科),化學地理學(二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化學地理
- 外文名:Eco - chemical geography
- 涉及學科:地理學、化學、生物學
- 性質:科學專有名詞
- 研究主體:元素(物質)
- 研究目的:促進人類健康、動植物產品質量
- 主要特點:以生物為中心
簡介,主要立論和體系,
簡介
生態化學地理是科學專有名詞。其主要特點是以人或其他生物為中心,以與生命有關元素(或物質)為重點,從地理生態角度研究生物與環境化學元素(物質)的關係。
主要立論和體系
首先,它把人本身做為一個自然產物,把人與地理環境作為統一整體,從而使之能研究人與地理環境間的化學聯繫和物質能量交換,使傳統地理學的人地關係研究進入到更直接、更深入的層次。第二,地理生態系物質是生態化學地理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它是融合人地關係、地理綜合體和地域分異,以及生態系統等觀點提出的。它特指一定區域內人及其地理環境各成分的物質總和,人是人地系統或地理生態系統的中心,而人地系統是生態系的頂層,其下包括植物(作物)和動物(牲畜)兩個系統,還可按地理類型或景觀類型分為許多子系統。第三,在地理生態系統物質的眾多化學元素(或物質)中,以生命活動的必需元素(目前已知的為26種元素)和生化物質(蛋白質、維生素、酶等),以及有害或污染元素(物質)為主要研究對象,並把對生命有害的元素,以及與生命元素有拮抗作用或協同作用的元素連同生命元素(必需元素)一道,統稱為生命有關元素。這樣,使所研究的元素(物質)比較集中,目的更明確,更有針對性。第四,元素進入人體的傳輸途徑,可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水、空氣和動植物一般是元素(物質)的直接輸入途徑,而基岩、風化殼、土壤等是傳輸的基礎或間接途徑。兩種途徑是互相連結的,構成生態傳輸鏈。第五,元素平衡包括生命有關元素在地理環境要素間的傳輸平衡、地域類型之間的遷移平衡和人或其他生物與環境間的供需生態平衡。第六,所有的研究都必須落實到地域分異,要根據元素遷移、元素平衡、元素譜征等等的地域分異特徵來評價其生態健康效應,提出改善環境元素生態平衡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