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榆

生地榆

生地榆,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根粗壯,多呈紡錘形,稀圓柱形,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有縱皺及橫裂紋,橫切面黃白或紫紅色,較平正。莖直立,有稜,無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品種分類,長葉地榆,細葉地輸,小白花地榆,栽培技術,種子繁殖,田間管理,病蟲防治,採收儲藏,主要價值,性狀鑑別,顯微鑑別,化學成分,理化鑑別,炮製方法,藥物配伍,各家論述,現代研究,主要成分,藥理作用,保健食譜,臨床套用,文化底蘊,藥方選錄,營養知識,

形態特徵

生長於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區,常生於灌叢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種栽培。中草藥名稱地榆(拼音名Diyu),來源為植物地榆的乾燥根。5~6cm,寬0。5~3cm,先端鈍,有小突尖,基部截形或淺心形,邊緣有圓而銳的鋸齒,小葉柄基部具小托葉。春季將發芽時或秋季植株枯萎後採挖,除去鬚根,洗淨,乾燥,或趁鮮切片,乾燥。地榆 除去雜質;未切片者,洗淨,除去殘莖,潤透,切厚片,乾燥。這是國家藥典上的說法,意思就是地榆就是生品:生地榆
生地榆
基生葉為羽狀複葉,有小葉4-6對,葉柄無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小葉片有短柄,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7厘米,寬0.5-3厘米,頂端圓鈍稀急尖,基部心形至淺心形,邊緣有多數粗大圓鈍稀急尖的鋸齒,兩面綠色,無毛(因為葉子外貌很像榆樹葉子,所以稱之為地榆);莖生葉較少,小葉片有短柄至幾無柄,長圓形至長圓披針形,狹長,基部微心形至圓形,頂端急尖;基生葉托葉膜質,褐色,外面無,毛或被稀疏腺毛,莖生葉托葉大,草質,半卵形,外側邊緣有尖銳鋸齒。穗狀花序橢圓形,圓柱形或卵球形,直立,通常長1-3(4)厘米,橫徑0.5-1厘米,從花序頂端向下開放,花序梗光滑或偶有稀疏腺毛;苞片膜質,披針形,頂端漸尖至尾尖,比萼片短或近等長,背面及邊緣有柔毛;萼片4枚,紫紅色,橢圓形至寬卵形,背面被疏柔毛,中央微有縱稜脊,頂端常具短尖頭;雄蕊4枚,花絲絲狀,不擴大,與萼片近等長或稍短;子房外面無毛或基部微被毛,柱頭頂端擴大,盤形,邊緣具流蘇狀乳頭。果實包藏在宿存萼筒內,外面有斗稜。花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草原、草甸、山坡草地、灌叢中、疏林下,路旁或田邊。海拔30-3000米。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中國北方栽培幼齡植株冬季不需要覆蓋防寒。生長季節4-11月,以7、8月生長最快。以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壤土及粘壤土栽培為好。種子發芽率約60%,如溫度在17-21℃,有足夠的濕度,約7天左右出苗。當年播種的幼苗,僅形成葉簇,不開花結子。翌年7月開花,9月中、下旬種子成熟。
生地榆

分布範圍

廣布於歐洲、亞洲北溫帶,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河南、江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品種分類

長葉地榆

本變種與正種的主要區別在於:基生葉小葉帶狀長圓形至帶狀披針形,基部微心形、圓心形至寬楔形;莖生葉較多,與基生葉相似,但更長而狹窄。花穗長圓柱形,長2~6cm,徑0.5~1cm:雄蕊與萼片近等長。花、果期8~11月。 生於海拔100~3000m的山坡草地、溪邊、灌叢中、濕草地及疏林中。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黑龍江、遼寧、河北、山西、甘肅等地。

細葉地輸

產于吉林、遼寧。自產自銷。根呈不規則紡錘狀,兩端漸尖或急尖,稍彎曲。長3~10cm,直徑0.5~1.5cm。表面棕褐色,具縱皺,有時可見支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折斷面較平坦,粉質。橫斷面形成層可見,皮部淡黃色,木部棕黃色,放射狀排列不甚明顯。氣微、味微苦澀。

小白花地榆

產于吉林。自產自銷。根圓柱形,頂端略膨大。表面稍平滑,有縱皺。長2.5~12cm,直徑0.3~0.6cm。根莖細長,表面紫褐色,密集鱗片狀葉柄殘基,並著生眾多細根,長2~10cm。質較疏鬆,易折斷。折斷面粗糙,形成層環明顯,皮部淡黃色,木部稍深,有時中空。氣微,味微甘澀

栽培技術

主要用種子和分根繁殖。

種子繁殖

分秋播和春播兩種。秋播多在8月中、下旬,春播多在3、4月播種。條播,行距45cm,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cm左右,1h㎡播種量15-22.5kg。如遇土壤乾旱需進行澆水,約2星期出苗。在早春乾旱地區,亦可採用育苗移栽方法。分根繁殖:早春母株萌芽前,將上年的根全部挖出,然後分成3-4株不等,分別栽植。每穴1株,株距35-45cm,行距60cm。

田間管理

直播,當苗高10cm左右,需間苗1次,株距35-45cm,在植株生長期間要注意鬆土除草,抽莖期注意追肥,以追施氮肥和磷肥為主,施用人糞尿、豆餅、過磷酸鈣、草木灰等。抽花莖時要及時摘除。

病蟲防治

病害有白粉病,春季開始發生。主要以勤除雜草,合理密植,使田間通風透光,避免濕度過高的方法來預防。蟲害有金龜子,為害期間用50%馬拉硫磷800-1000倍澆灌防治幼蟲。

採收儲藏

春播2、3年種、秋季均可採收,於春季發芽前,秋季枯萎前後挖出,除去地上莖葉,洗淨曬乾,或趁鮮切片乾燥。

主要價值

生地榆

性狀鑑別

(l)地榆 根圓柱形,略扭曲狀彎曲,長18-22cm,直徑0.5-2cm。有時可見側生支根或支根痕。表面棕褐色,具明顯 縱皺。頂端有圓柱狀根莖或其殘基。質堅,稍脆,折斷面平整,略具粉質。橫斷面形成層環明顯,皮部淡黃色,木部棕黃色或帶粉紅色,呈顯著放射狀排列。氣徽,味微苦澀。 (2)長葉地榆 根圓柱形,常彎曲,長15-26cm,直徑0.5-2cm。有時支根較多,表面棕褐色,質較堅韌,不易折斷。折斷面細毛狀,可見眾多纖維。橫斷面形成層環不明顯,皮部黃色,木部淡黃色。不呈放射狀排列。氣弱,味微苦澀。以條粗、質堅、斷面粉紅色者為佳。

顯微鑑別

根橫切面:(1)他榆 木栓細胞8-9列,排列整齊。皮層細胞1-3列,常切向延長。韌皮部寬廣,篩管群可見,韌皮纖維常單個散在,壁厚,腔小,多木化。形成層呈環狀,由2-4列細胞組成。木質部導管稀疏,集成3-5束,導管周圍有木纖維,壁厚,常3-5成群,射線細胞放射狀排列,多為單列長圓形細胞,初生木質部四原型。薄壁細胞中充滿澱粉粒,有些細胞中含草酸鈣簇晶。 (2)長葉地榆木栓層由數列排列整齊的細胞組成。皮層較寬,纖維多見,常單個散在。韌皮纖維眾多,散在或成束,直徑 7-24μm,非木化。形成層環狀彎曲。木質部較發達,導管直徑達 87μm,導管周圍有較多纖維。薄壁細胞中含澱粉粒與草酸鈣簇晶。

化學成分

根中含多種鞣質成分:地榆素(sanguiin)H-1、H-2、H-3,H-4、H-5、H-6、H-7、H-8、H-9、H-10、H-11,1,2,6-三沒食子醯-β-D-葡萄糖(1,2,6-trigalloyl-β-D-glucose)、1,2,3,6-四沒食子醯-β-D-葡萄糖(1,2,3,6-tetragalloyl-β-D-glucose),2,3,4,6-四沒食子醯-D-葡萄糖(2,3,4,6-tetragalloyl-D-glucose),1,2,3,4,6-五沒食子醯-β-D-葡萄糖(1,2,3,4,6-Pentagalloyl-β-D- glucose),6-O-沒食子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6-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6-O-雙沒食子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6-O-di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4.6-O-雙沒食子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4,6-d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2,3,6-O-三沒食子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2,3,6-tr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3,4,6-O-三沒食子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3,4,6-tr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2,3,4,6-O-四沒食子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2,3,4,6-tetra-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沒食子酸-3-O-β-D-(6’-O-沒食子醯)-吡喃葡萄糖甙[gallic acid-3-O-β-D-(6’-O-gal loyl)-glucopyranoside],3,4,3’-三-O-甲基並沒食子酸(3,4,3’-tri-O-methylellagic acid),地偷酸雙內酯(sanguisorbic acid dilactone)。還含有2種沒食子醯金縷梅糖衍生物:5,2’-雙-O-沒食子醯金縷梅糖(5,2’-di-O-galloylhamamelose),2’,3,5-三-O-沒食子醯-D-呋喃金縷梅糖(......更多內容

理化鑑別

(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熱回流約10min,濾過,濾波滴加氫試液調節pH至8-9,濾過,德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濾去不溶物,取濾液5ml,蒸乾後,加醋酐1ml與硫酸2滴,溶液顯紅紫色,放置後變為棕褐色。(2)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ml,水浴溫熱80min,濾過。濾液蒸乾,加正丁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沒食子酸與地榆皂甙(Ziyu-glycoside I)作對照品,加正丁醇製成每1ml各含5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H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水(6:3:1,下層)展開10cm。取出,晾乾。用碘蒸氣顯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炮製方法

1.地榆。《聖惠方》:“細銼。”《局方》:“去苗刮削令淨。”《湯液本草》:“去蘆。”《綱目》: “取上截切片。”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除去殘莖,稍浸,潤透,切厚片,乾燥。生品清熱涼血之力較強。 2.地榆炭。《醫宗說約》:“炒黑止血。”現行,取地榆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內部棕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涼透。地輸炭長於止血,常用於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證。 3.醋地榆。《博濟方》:“醋炒焙乾。”《聖濟總錄》:“醋炙。”現行,取地榆片,加麩醋拌勻,吸盡後放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棕褐色,取出晾乾,篩去灰屑。每地榆炭100kg,用麩醋10kg。醋地榆長於收斂止血,常用於崩漏下血。 4.酒地榆。《萬氏女科》:“酒洗。”《本經逢原》:“去梢,酒拌,炒黑。”現行,取地榆片,加白酒拌勻,吸盡後放入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棕褐色,取出晾乾,篩去灰屑。每地榆片100kg,用白酒5kg。 5.鹽地榆。取地榆片,用武火炒至外黑內老黃色,噴灑鹽水炒勻,取出晾乾。每地榆片100kb,用食鹽3kg。

藥物配伍

1.配蒼朮燥濕瀉火,涼血止血,主治脾經濕熱,痢疾下血。 2.配槐角,涼血止血。配茜草,涼血止血,治便血等下焦濕熱所致的出血。 3.配烏梅,涼血澀腸。配黃柏,涼血燥濕。 4.配金銀花涼血止血效更強。 藥性 苦酸;寒;無毒 歸經 肝;肺;腎;大腸經 功效 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腫斂瘡 功效分類 止血藥;涼血止血藥 主治 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帶下,瘡癰腫痛,濕疹,陰癢,水火燙傷,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絞汁內服。外用:適量,煎水或搗汁外塗;也可研末摻或搗爛外敷。 用藥禁忌 虛寒者忌服。1.《本草經集注》:得發良。惡麥門冬。 2.《本草衍義》:虛寒人及水瀉、白痢,即未可輕使。 3.《醫學入門》:虛寒冷痢禁用。熱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澀早也。 4.《本草經疏》:胎產虛寒泄瀉,血崩脾虛泄瀉,法並禁用。 5.《本草匯言》:癰瘡久病無火,並陽衰血證,並禁用之。 6.《本經逢原》:氣虛下陷而崩帶及久痢膿血瘀晦不鮮者,又為切禁。性能傷胃,誤服多致口噤不食。

各家論述

1.《綱目》:地榆,除下焦熱,治大小便血證。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則能行血,不可不知。楊士瀛云:諸瘡痛者加地榆,癢者加黃芩。 2.《本草求真》:地榆,諸書皆言因其苦寒,則能入於下焦血分除熱,俾熱悉從下解。又言性沉而澀,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腸風血痢等症,得此則能澀血不解。按此不無兩歧,詎知其熱不除,則血不止,其熱既清,則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斂,既能清降,又能收澀,則清不慮其過泄,澀亦不慮其或滯,實力解熱止血藥也。 3.《本經續疏》:地榆者不治別因之帶下,並不治七傷帶下病之不痛者,惟能稱七傷帶下病止痛,又可見矣。何況血去氣散,風乘虛入而為惡肉,風乘營衛之相遭而鼓盪為汗,金瘡被風而痛不可瘳,不皆為地榆所屬耶?《別錄》之止膿血、諸痿、惡瘡、熱瘡,產後內塞作金瘡膏,皆於《本經》推類言之。惟消酒、除消渴、補絕傷。則其義若別有在者,然氣盛而鼓風入血,何異血虛而風乘以入,風入而更耗其血,何異風入而大耗其津液,風橫梗於氣血之間,何異氣血之不相續,則仍是血虛氣違為根本,風氣攪擾於其間乃為病,而治之以化風氣為生氣,致氣血使調和得巽而相入矣。 4.《本草選旨》:地榆,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以之斂血,則同歸、芍。以之清熱,則同歸、連。以之治濕,則同歸、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則同歸、萸。以之溫經而益血,則同歸、姜。大抵酸斂寒收之劑,得補則守,得寒則凝,得溫暖而益血歸經,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5.《本草正義》:地榆苦寒,為涼血之專劑。婦人乳痛帶下,多由於肝經鬱火不疏,苦寒以清泄之,則肝氣疏達,斯痛可已而帶可止;然氣滯痰凝之乳痛,及氣虛不攝之帶下,非其治也。止痛除惡肉,皆以外瘍言之,血熱火盛,則痛而多惡肉,地榆清熱涼血,故止瘍患作痛,而能除惡肉。《本經》又療金瘡,《別錄》謂止膿血,惡瘡熱瘡,可作金瘡膏,皆即此清火涼血之功用。且所謂主七傷,補絕傷,亦皆指外瘍言之,非謂地榆苦寒,能治虛損之勞傷也。止汗而除消渴,皆寒以勝熱之效。消酒者,即苦寒以勝濕退熱也。 6.《本經》:主婦人七傷,帶下病,止痛,除惡肉,止汗,療金瘡。 7.《別錄》:止膿血,諸痿,惡瘡,消酒,除消渴,補絕傷,產後內塞,可作金瘡膏。主內漏不止,血不足。 8.《藥性論》:止血痢蝕膿。 9.《唐本草》:主帶下十二病。 10.《日華子本草》:排膿,止吐血,鼻洪,月經不止,血崩,產前後諸血疾,赤白痢並水瀉,濃煎止腸風。 內容來自藥材網 11.《開寶本草》:別本注云,止冷熱痢及疳痢熱。李杲:治膽氣不足。 12.《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13.《綱目》:汁釀酒:治風痹,補腦。搗汁塗虎、犬、蛇、蟲傷。 14.《本草正》:清火明目。治帶濁痔漏,產後陰氣散失。亦斂盜汗,療熱痞。 15.《藥品化義》:解諸熱毒癰。 16.《藥物圖考》:調敷湯火傷,疳瘡潰爛。 17.《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治胃痛,胃腸出血。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根含鞣質和三萜皂甙. 分離出的皂甙有地榆糖甙Ⅰ(Ziyu glycoside Ⅰ)、地榆糖甙Ⅱ(Ziyu glycoside Ⅱ), 其水解後產生坡模醇酸(Pomolic acid)和阿拉伯糖等.另含有地榆甙 A、B 及 E(Sanguisorbin A、B 及E), 其甙元均為熊果酸(Ursolic acid).葉含維生素C, 花含矢車菊甙(Chrysanthemin)、矢車菊雙甙(Cyanin).

藥理作用

1. 收斂作用 地榆含有鞣質, 具有收斂作用, 能止瀉和止血.外用炒地榆粉, 對兔及狗的Ⅱ度、Ⅲ度實驗性燙傷面有顯著收斂作用, 能使滲出減少、感染及死亡率降低.但從地榆中提取出的鞣質或市售之鞣酸, 對燒傷的療效均不如地榆粉.提示地榆治療燒傷的有效成分除了所含鞣質外, 尚有其他因素參與.地榆對去神經組織上的燒傷的療效比沒有去神經組織上的療效稍差. 2. 抗菌作用 體外實驗證明: 地榆 100%的煎液對傷寒桿菌、腦膜炎雙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宋內痢疾桿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及人型結核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某些真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劑在0.5mg/ml 時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有報告認為, 地榆的抗菌作用與其中所含鞣酸有關.藥液經高壓滅菌則抑菌作用明顯減弱. 3. 抗炎作用 地榆對甲醛性足跖腫脹小鼠巴豆油性耳殼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前列腺素E引起的皮膚微血管通透性亢進, 地榆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尚能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腫的增生, 並能促進傷口癒合. 4. 止血作用 生地榆、水提物、地榆炭、地榆製劑均有制血作用.地榆水提物可使出血時間明顯縮短.地榆炭煎劑給家兔口服能使凝血時間明顯縮短;給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出血時間縮短;蛙後肢灌流試驗可見血管收縮.有報告指出, 地榆加熱炮製可使其鞣質含量降低, 止血作用減弱.由於地榆的止血作用主要與鞣質有關, 因此報告者建議在用於治療出血為主的疾病時以生品為好, 並建議以鞣質含量為地榆的質量標準. 5. 對心臟和血壓的作用 地榆煎劑低濃度可使離體蛙心收縮加強, 頻率減慢, 心臟排出量增加, 高濃度則呈抑制作用.對麻醉兔有暫時性的輕度降壓作用. 6. 其他作用 地榆煎劑低濃度使離體兔腸收縮減弱, 高濃度則使收縮加強, 甚至呈痙攣狀態. 煎劑給鴿灌服3g/kg, 每日2次, 共服4次, 對靜脈注射洋地黃引起的嘔吐有止吐作用, 表現為嘔吐次數減少;但狗服5g/kg, 共服2次, 對靜脈注射阿朴嗎啡引起的嘔吐無效. 鮮地榆注射液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 地榆水提取物給胃瘺手術後的大鼠口服, 能顯著增加其對蛋白質的消化能力.

保健食譜

地榆粥:地榆20g,大米100g,白糖適量。將地榆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可清熱涼血,適用於衄血、咯血、吐血、尿血、痔瘡出血、崩漏、血痢不止及水火燙傷等。 地榆豬腸湯:防風、地榆、槐角各15g,豬腸1段,調味品適量。將諸藥擇淨,豬腸洗淨,納諸藥於豬腸中,放置於鍋中煮熟後,去諸藥,將豬腸切片,放回湯中,調味煮沸即成。可祛風止血,適用於痔瘡下血。 地榆炒石耳:地榆150g,乾石耳30g,調味品適量。乾石耳去雜洗淨,用溫水泡軟,撕成大碎片待用;地榆洗淨,瀝乾水。炒鍋內放植物油燒至六成熱,下花椒粒、石耳、食鹽炒幾下,速放蔥花、地榆、醬油合炒至熟,放適量味素、香油,起鍋即成。可清熱解毒、疏肝降壓,適用於高血壓、高脂血症。 沙鍋地榆:地榆160g,羊血塊30g,泡青菜桿30g,泡大蒜瓣30g,調味品適量。泡青菜桿切成段;羊血塊切成條,用沸水泡起待用;地榆洗淨,瀝乾水。沙鍋內放化豬油燒熱,下泡青菜桿、泡大蒜瓣、生姜米炒香,加入高湯、羊血條、料酒、醬油,燒至入味時放味素、地榆等燒熟即成。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適用於各種出血。 地榆三七花湯:地榆200g,乾三七花10g,調味品適量。地榆洗淨,瀝乾水;乾三七花洗淨入湯鍋,加入清湯、食鹽燒沸2分鐘後,放入地榆,燒沸至熟,起鍋放味素即成。可平肝降壓,適用於高血壓。 地榆槐花蜜飲:地榆60g,槐花30g,蜂蜜30g。先將挖取或購買的地榆洗淨,切成片,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煎煮2次,每次40分鐘,合併2次濃煎液,回入沙鍋,加入槐花,視需要可酌加清水,大火再煎煮10分鐘,用潔淨紗布過濾,去渣,收取濾汁放入容器,待其溫熱時,兌入蜂蜜,拌勻即成。早晚2次分服。可清熱涼血、抗癌止血,適用於宮頸癌陰道出血等症。

臨床套用

治小兒腸傷寒 4~14歲小兒用地榆1兩,白花蛇舌草5錢,水3碗煎至60毫升內服,4歲以下減半。每日2~3次,待體溫下降後改為每天服1次,至大便培養陰性為止。經治57例14歲以下的患兒,結果49例治癒,8例無效。治癒病例平均退熱天數為7.3天,最短2天,最長19天。實驗證明,1:5或1:10的地榆湯均有抑菌作用。治療中未見副作用發生。 治療燒傷 將地榆焙乾研成極細粉末,過篩;另用麻油(或菜油)煮沸,然後迅速投入地榆粉,攪拌使成糊狀,盛於消毒缸內備用。用時將藥糊直接塗於創面,可以很快形成1層厚厚的藥痂,能起到預防和控制感染,消除疼痛,促進創面迅速癒合等作用。一般適用於一、二度燒傷、燙傷病人。地榆含有大量鞣質,有較強的收斂性和收縮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同時還有明顯的殺菌作用,能對抗綠膿桿菌感染。亦可採用地榆酒精液(地榆洗淨曬乾,研粗末用70~75%酒精滲漉提取清液,煮至液面出現薄膜,冷卻備用)塗布燒傷創面,每日2~3次,不包紮。塗布次數以創面形成乾痂而不出現龜裂為度。對已污染的創面應先行清創處理。通過一、二度燒傷患者40例的觀察,證明此法對淺度燒傷,特別對中小面積、污染較輕的燒傷效果較好,一般經12~24小時創面上可形成1層棕色保護膜,這對防止細菌污染、減少創面滲出,均有良好影響。 治療皮膚病 將地榆炙黃,研細末過篩,以凡士林配成30%藥膏,外敷患部。敷膏前依皮損的不同情況先以油類擦洗或1:8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經治濕疹及濕疹樣皮炎,脂溢性濕疹,下肢靜脈曲張性濕疹及糜爛感染型足癬等疾患共109例,結果治癒47例,顯效及有效50例。平均治癒日數為8.3天以濕疹及濕疹樣皮炎的治癒率最高,脂溢性濕疹及下肢靜脈曲張性濕疹共26例全部有效。實踐證明,30%地榆膏有止癢、收斂、消炎等作用。另有用生地榆1兩,加水約600毫升,熬成300毫升藥液,冷卻後濕敷患處流水部位(熱濕敷可起反作用)。半小時後再浸再敷。每天3~4次,連用3~4天,直至不流水為止。適用於急性、亞急性、脂溢性濕疹,嬰幼兒濕疹,及慢性濕疹急性發作期。滲出較多時,待滲出減少後,可用地輸20兩、煅石膏20兩、枯礬1兩研成細末混勻,調製成40~50%軟膏外敷,每日1~2次。如遇亞急性、慢性濕疹皮損浸潤或輕度肥厚時,可用地榆粉1.5兩、密陀僧末3兩研勻加凡士林調成50~60%軟膏外敷,每日1~2次。 治療結核性膿瘍及慢性骨髓炎 用地榆製成注射液,每2毫升含生藥2克,每日1次,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或用地榆5%濃煎口服,每日1劑,小兒酌減。亦可肌注與口服交替進行。一般以1個月為一療程。臨床治療4例結核性膿瘍,2例慢性骨髓炎,結合外科常規治療,均收到一定效果。

文化底蘊

《綱目》:地榆,除下焦熱,治大小便血證。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則能行血,不可不知。楊士瀛云:諸瘡痛者加地榆,癢者加黃芩。 《綱目》:汁釀酒:治風痹,補腦。搗汁塗虎、犬、蛇、蟲傷。 《本草正》:清火明目。治帶濁痔漏,產後陰氣散失。亦斂盜汗,療熱痞。 《藥品化義》:解諸熱毒癰。 《本草選旨》:地榆,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以之斂血,則同歸、芍。以之清熱,則同歸、連。以之治濕,則同歸、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則同歸、萸。以之溫經而益血,則同歸、姜。大抵酸斂寒收之劑,得補則守,得寒則凝,得溫暖而益血歸經,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本經》:主婦人七傷,帶下病,止痛,除惡肉,止汗,療金瘡。 《別錄》:止膿血,諸痿,惡瘡,消酒,除消渴,補絕傷,產後內塞,可作金瘡膏。主內漏不止,血不足。 《藥性論》:止血痢蝕膿。 《本草正義》:地榆苦寒,為涼血之專劑。婦人乳痛帶下,多由於肝經鬱火不疏,苦寒以清泄之,則肝氣疏達,斯痛可已而帶可止;然氣滯痰凝之乳痛,及氣虛不攝之帶下,非其治也。止痛除惡肉,皆以外瘍言之,血熱火盛,則痛而多惡肉,地榆清熱涼血,故止瘍患作痛,而能除惡肉。《本經》又療金瘡,《別錄》謂止膿血,惡瘡熱瘡,可作金瘡膏,皆即此清火涼血之功用。且所謂主七傷,補絕傷,亦皆指外瘍言之,非謂地榆苦寒,能治虛損之勞傷也。止汗而除消渴,皆寒以勝熱之效。消酒者,即苦寒以勝濕退熱也。 《唐本草》:主帶下十二病。 《日華子本草》:排膿,止吐血,鼻洪,月經不止,血崩,產前後諸血疾,赤白痢並水瀉,濃煎止腸風。 《開寶本草》:別本注云,止冷熱痢及疳痢熱。李杲:治膽氣不足。 《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本經續疏》:地榆者不治別因之帶下,並不治七傷帶下病之不痛者,惟能稱七傷帶下病止痛,又可見矣。何況血去氣散,風乘虛入而為惡肉,風乘營衛之相遭而鼓盪為汗,金瘡被風而痛不可瘳,不皆為地榆所屬耶?《別錄》之止膿血、諸痿、惡瘡、熱瘡,產後內塞作金瘡膏,皆於《本經》推類言之。惟消酒、除消渴、補絕傷。則其義若別有在者,然氣盛而鼓風入血,何異血虛而風乘以入,風入而更耗其血,何異風入而大耗其津液,風橫梗 於氣血之間,何異氣血之不相續,則仍是血虛氣違為根本,風氣攪擾於其間乃為病,而治之以化風氣為生氣,致氣血使調和得巽而相入矣。 《藥物圖考》:調敷湯火傷,疳瘡潰爛。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治胃痛,胃腸出血。 《本草求真》:地榆,諸書皆言因其苦寒,則能入於下焦血分除熱,俾熱悉從下解。又言性沉而澀,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腸風血痢等症,得此則能澀血不解。按此不無兩歧,詎知其熱不除,則血不止,其熱既清,則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斂,既能清降,又能收澀,則清不慮其過泄,澀亦不慮其或滯,實力解熱止血藥也。

藥方選錄

1、治療血痢不止:地榆二兩 甘草(炙、銼)半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 以水一盞 煎取七分 去渣 溫服 日二夜一.(《聖濟總錄》地榆湯) 2、治療便血:地榆四兩 炙甘草三兩.每末五錢 水二盞 入砂仁末一錢 煎盞半 分二服.(《沈氏尊生書》地榆甘草湯) 3、治療面瘡赤腫焮痛:地榆八兩(細銼) 水一斗 煮之五升 去渣 適寒溫洗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4、治療婦人漏下赤色不止 令人黃瘦虛渴:地榆二兩(細銼) 以醋一升 煮十餘沸 去渣 食前稍熱服一合.亦治嘔血.(《太平聖惠方》)

營養知識

地榆知識介紹: 地榆為薔薇科植物地榆和長葉地榆的根。地榆為多年生草本,生於海拔300米以下的草原、草甸、山坡草地、灌叢中或疏林下。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西南及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等地;長葉地榆生於海拔100至3000米的山坡草地、溪邊、灌叢、濕草地及疏林中。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黑龍江、遼寧、河北、山西、甘肅等地。播種第2至3年的春、秋季採收,於春季發芽前、秋季枯萎前後挖出,除去地上莖葉,洗淨曬乾,或趁鮮切片乾燥。 1. 地榆要呈圓柱形或不規則的紡錘形,彎曲,長15至20厘米,直徑0.5至2厘米。表面棕色,灰褐色或暗紫色,粗糙,具縱皺紋,橫裂紋及支根痕,質堅,折斷面較平坦,氣微,味微苦而澀。 2. 長葉地榆錢根圓柱形,常彎曲,長15至25厘米,直徑0.5至2厘米。支根較多,表面棕褐色,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細毛狀,可見眾多纖維,橫斷面形成層環不明顯,皮部黃色,木部淡黃色,無放射紋理。 以條粗,質堅,斷面粉紅色者為佳。 地榆補充信息: 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地榆、地榆炭、醋地榆、酒地榆,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地榆炭、制地榆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地榆適合人群: 虛寒性出血症禁服,血虛有瘀者慎服。 地榆食療作用: 地榆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胃、大腸經;入血斂降; 具有涼血止血,瀉火解毒的功效; 主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腸風血痢,痔漏,赤白帶下,癰瘡腫痛,濕疹陰癢,水火燙傷,蟲蛇咬傷。 地榆做法指導: 1. 止血宜炒炭用,瀉火解毒宜生用。 2. 心肺熱盛,吐血不止者,可柏葉、黃芩、小薊等配伍。 3. 腸癰未成膿者,可與金銀花、生甘草同用。 4. 各種癰瘡初起者,可用本品搗汁塗,或研末調敷。 烹飪用途:主要用於法國或義大利菜。葉片的味道和琉璃苣很像,不論新鮮或乾燥都有售,可用於沙拉、湯、香甜酒、煨菜和雞尾酒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