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學高級系列專著:生命機能監測》主要闡述麻醉學領域各項監測指標的原理,方法,適應證與禁忌證及臨床套用等,具體內容包括心電圖、血壓、氧飽和度、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腦電雙頻指數、誘發電位,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等。
基本介紹
- 書名:生命機能監測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頁數:363頁
- 開本:16
- 定價:60.00
- 作者:岳雲 曾因明
-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7111508, 711711150X
- 品牌:人民衛生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節心電監測的基礎知識
一、心電產生的基本原理
二、心電監測的基本方法
三、心電圖基本波形
四、心電軸
五、心電監測診斷的基本步驟
六、圍術期心電監測的意義
第二節圍術期心肌缺血監測
一、心肌缺血
二、心肌梗死
第三節圍術期心律失常監測
一、心律失常產生的電生理基礎
二、心律失常常用術語
三、圍術期常見的心律失常
四、心律失常的心電圖診斷步驟
第四節具有預測嚴重猝死的幾種心電圖改變
一、Brugada綜合徵
二、特發性長QT綜合徵(LQTS)
三、特發性J波(早期復極綜合徵)
四、T波電交替
五、Epsilon波
六、短QT綜合徵
第五節有關心電監測其他技術的評價
一、心率變異的分析
二、QT離散度
三、心率震盪
四、心磁圖
五、高頻心電圖
六、信號平均心電圖與心室晚電位
七、心外膜電位的動態標測
八、心電峰值標測圖
第二章血流動力學監測
第一節動脈壓監測
一、動脈血壓組成成分及其意義
二、無創血壓
三、有創血壓
第二節中心靜脈壓監測
一、適應證
二、禁忌證
三、臨床意義
四、波形分析
第三節肺動脈壓監測
一、適應證和禁忌證
二、肺動脈壓監測
三、肺動脈導管波形分析
四、臨床套用和意義
第四節心排血量監測
一、無創傷性心排血量監測
二、有創性心排血量監測
三、心排血量監測的臨床意義
四、心排血量監測的新進展
第五節肺動脈導管監測的進展
一、連續心排血量
二、右心室舒張末容量
三、右心室射血分數
四、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
第三章脈搏血氧飽和度的監測
第一節監測原理及臨床意義
一、定義及,臨床意義
二、監測原理
三、臨床套用
第二節傳統SpO2誤差及新一代數字血氧技術
一、傳統SpO2精確度和生理學局限性
二、傳統SpO2常見誤差的原因
三、新一代脈搏血氧飽和度儀
第四章呼吸功能監測
第一節通氣功能監測
一、靜息肺容量
二、動態肺容量
三、小氣道功能
四、彌散功能
五、圍術期通氣功能監測
第二節通氣效應監測
一、氧測定
二、二氧化碳的測定
第三節呼吸末二氧化碳監測
一、定義及臨床意義
二、監測儀原理
三、C02波形
四、影響因素
五、臨床套用和局限性
第四節經皮氧分壓和二氧化碳分壓監測
一、經皮氧分壓監測
二、經皮二氧化碳分壓監測
第五節經結膜氧分壓監測
一、原理與方法
二、正常值及臨床套用的優點
三、局限性
第五章呼吸力學的監測
第一節呼吸機制
一、呼吸壓力
二、肺順應性
三、機械通氣時的順應性及阻力
四、呼吸功
第二節氣道力學的監測
一、淺快呼吸法
二、旁氣流連續氣道監測
第三節圍術期的呼吸監測
一、麻醉期間的呼吸監測
二、術後呼吸監測
三、ICU呼吸衰竭監測
第六章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和血氣監測
第一節水、電解質平衡監測
一、水和電解質調節
二、體液和電解質紊亂及臨床監測
第二節酸鹼平衡監測
一、酸鹼平衡基本概念
二、酸鹼平衡監測
第三節血氣分析
一、血氣分析基本原理
二、血氣分析的常用參數正常值及意義
三、血氣分析進展
第七章腦功能監測
第一節腦電監測
一、腦電監測的方法及原理
二、腦電監測指標的臨床評價
第二節腦血流監測一經顱都卜勒超聲
一、TCD原理和方法
二、TCD腦血流監測在圍術期的套用
第三節腦氧飽和度監測
一、腦近紅外光譜儀的基本原理
二、腦近紅外光譜儀監測的方法
三、腦近紅外光譜儀的套用
四、腦近紅外光譜儀監測的評價
第四節顱內壓監測
一、顱內壓監測方法
二、顱內壓監測分析
第八章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監測
第一節術中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監測
第二節術中食管超聲的臨床套用
一、美國心臟學會和美國超聲學會(AHA/ASE)推薦的食管超聲適應證
二、血流動力學監測
三、預測心肌存活
四、診斷心血管畸形,指導治療方案
第三節術中心血管超聲監測的進展
一、術中經食管三維超聲
二、超聲造影
三、組織都卜勒成像(TDI)
四、心血管內超聲
第九章體溫監測
第一節體溫的生理基礎
一、機體的產熱與散熱
二、體溫的調節
第二節體溫監測方法
一、體溫監測技術
二、測溫部位
第三節體溫監測的臨床意義
一、影響圍術期體溫變化的因素
二、圍術期體溫控制
三、體溫監測的臨床價值
第十章神經肌肉傳遞功能的監測
第一節神經肌肉傳遞功能與監測
一、NMJ的結構與功能
二、肌松藥作用機制
三、NMT監測與基本原理
第二節肌松監測儀
一、肌松監測儀基本結構與分類
二、神經刺激器與電刺激參數
三、感測器與前置放大器
四、其他附屬結構與人一機連線
五、特殊改良式肌松監測儀
第三節NMT監測方法
一、單刺激與強直刺激
二、四次成串刺激
三、強直刺激後計數和強直後單爆發刺激
四、雙重爆發刺激
五、臨床估測法
第四節程式控制給藥與肌松監測
一、開環程式控制給藥與肌松監測
二、閉環程式控制給藥與肌松監測
第五節影響NMT監測的因素
一、人一機連線界面與參照值校準時機的影響
二、中心體溫與受檢部位溫度的影響
三、各種刺激反應方式間的相互影響
四、神經肌肉阻滯後恢復過程中T1、TR值過高或不能恢復至參照值的常見因素
第十一章凝血功能監測
第一節凝血機制
一、凝血過程
二、凝血過程的相關因素及各種凝血物質
第二節圍術期凝血功能異常的常見原因
一、血小板減少或功能不全
二、肝功能不全
三、麻醉對血細胞凝集的影響
四、血液稀釋與大量輸血對凝血功能的影響
五、術中用藥對凝血功能的影響
六、特殊手術因素的凝血障礙
第三節傳統的實驗室檢查項目
一、出血時間
二、血小板計數
三、凝血酶原時間
四、凝血酶時間
五、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六、D—二聚物/纖維蛋白裂解產物
七、激活凝血時間
第四節凝血彈性圖儀檢測
一、凝血彈性圖儀原理
二、TEG圖形及其相應參數
三、TEG臨床檢測圖形表現
四、凝血彈性圖與傳統的實驗室檢查的主要區別
五、TEG檢測的臨床套用
第五節Sonoclot凝血功能監測
一、緒論
二、臨床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