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尖端技術,以骨灰為材質製作的晶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命晶石
- 外文名:Life Crystal
- 技術來源:美國
簡介,製作原理,意義,文化背景,起源,技術發展,
簡介
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尖端技術,以骨灰為材質製作的晶石。這項技術最早出現在美國,其意義是幫助“愛”延續,該項目已榮獲6項裝置設計的國際專利。是上海安善集團由美國引進的將骨灰製作而成的具有特殊意義的晶石。
製作原理
骨灰經過無氧高溫處理後,利用鐵吸附粒子去除鐵離子將其轉換為純淨骨灰,即形成生命晶石所需的初級原料。通過將這些純淨離心加壓,能夠形成高密度的晶石粒子,在經過千度的高溫培育大約30-60分鐘,後期加工後成為最終的生命晶石。
意義
根據《中國殯葬事業發展報告(2013-2014)》目前的統計數據,上海的經營性墓地有7000多畝,已使用的超過5000畝,在公墓土地量不再增加的現狀下,剩餘的公墓土地還夠使用不到20年! 越來越多的墓地需求,導致土地的大面積開發,造成越來越多的環境問題!而生命晶石是物理產物,一經製作,不會輕易變質,且將先人的晶石放在琉璃罐後,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市民可以選擇不買墓,實現居家安葬,做成飾品隨身攜帶,放在家中或者廟裡等。
文化背景
在佛教中,僧人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稱為舍利子或堅固子。安善晶石正是人火化後骨灰的結晶體,是人對於佛教文化的信仰與傳承。中國為佛教大國,中國約有2億人信仰佛教,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精神世界卻處於空虛狀態,所以更多的人願意以生命來修善信仰!大多數佛教信眾如果能象徵自己的生命晶石安放在寺廟中,在心裡或者信仰上都會有至高無上的榮譽感!所以生命晶石在中國等佛教大國備受推崇。
起源
技術發展
生命晶石明年考慮在滬試點
節地葬再節地都會占用墓園的一席之地,能否有更多元化的選擇,甚至讓市民能實現居家祭掃呢?青年報記者日前獨家獲悉,民政部門正在悄然調研生命晶石項目,把人骨灰二次高溫燃燒後再縮減三分之二體積,若成,將進一步推進申城的殯葬改革。
“沒錯,這一項目在調研階段,爭取明年上半年在上海落地,它的好處是老百姓今後可以選擇居家祭掃了,不必再百萬大軍湧向公墓,擠在清明冬至幾天裡了。”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主任何兆珉昨天向記者證實了這一計畫。
記者了解到,生命晶石的形成需要1800~2000° C的高溫燃燒,讓骨灰呈現熔融狀態。然後放進事先做好的模具里,一點點變小,自然而然凝結為晶狀的球體。一具骨灰需要約6個模具,燃燒後約形成數百粒晶石,每個晶石約有一角硬幣大小。生命晶石比原來骨灰的容積減少了三分之二,達到了骨灰減量的效果。
墓葬習俗沿襲幾千年難改變“我們在前期調研時發現很多市民都能接受生命晶石。就拿我們家來說,我孩子根本不認識他的奶奶,也未必會專程去墓地。但如果家中有生命晶石,則祭掃起來方便得多。
對於生命晶石的出現,業內人士也各執一詞。遺體和骨灰的比例一般是5%,生命晶石能實現骨灰的減量,堪稱是殯葬界的一場革命。以前有的市民會將骨灰放在家中,自己人倒沒什麼,客人可能會忌諱,現在做成藝術品一樣,放在家中的機率變高了。對家屬來說多了一重選擇。逢年過節可以居家祭掃。但要推廣下去恐怕還是會遇到各種瓶頸。
業內人士分析:我個人覺得生命晶石對上海有諸多好處,第一,市民骨灰安置的方式多樣化了。其次,二次燃燒的過程也是無害化的過程。第三是能做到骨灰減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