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命建築
- 外文名:Living Building
- 釋義:有生命的建築
- 學科:建築學
- 目的:為建築注入靈魂,將美好融入生命
- 建築特點:能思考、會呼吸、有溫度
- 類型:未來建築升級疊代理念
- 國際評價標準:LivingBuildingChallenge
1994年,15個國家的科學家在美國聚會,提出運用新材料和新技術,建築與生物界相仿的、能感受外界和自身變化並作出反應的建築物,這就是生命建築。基本特徵1、生命建築具有"肌肉",對外界變化能作出反應。用能自動收縮和舒張的智...
生命建築由“智慧體”、“有機體”、“基因體”3大特徵體組成,生命建築的理念是“為建築注入靈魂,將美好融入生命”。簡介 金科通過研究發現生命建築是未來建築的發展趨勢,其理念是“為建築注入靈魂,將美好融入生命”,是“智慧體”、...
生土建築是指主要用未焙燒而僅作簡單加工的原狀土為材料營造主體結構的建築。簡介 生土建築始於人工鑿穴,已有悠久的歷史。從古代留存的烽火台、墓葬和故城遺址等,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營造建築物的情況。生土建築分布廣泛,幾乎遍及全球。19...
從某個意義上說,仿生建築也是綠色建築,仿生技術手段也應屬於綠色技術的範疇。簡介 對於仿生建築的研究被認為賦予了提供健康生活,改善生態環境的目標,體現了社會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對人類生存環境的關懷。另外,從建築創作研究的角度看,仿生...
《生土建築的生命機制》是2010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曉華。內容簡介 本書編自作者的博士論文(《機制文化與生土建築的發展——黃土高原生土建築人居環境的生態價值研究》)。“綠色生活、低碳經濟”等概念是當下生態環境...
建築學與生物學必將走到一起,生物建築學必會成為建築領域一支最有生命力的未來產業。發展概況 以中國為例,西雙版納傣族人居住的傣樓可謂生物建築學的一個縮影。傣族人民就地取材、開敞布局而建的木樓或竹樓,適應了當地濕熱的氣候和大...
生命之柱是挪威首都奧斯陸維格蘭雕塑公園的中心建築。生命之柱直徑3.5米,高17.3米,重270噸,類似中國古代華表那樣的石柱,高高聳立在圓台階之上。柱上密密麻麻交疊著雕有121個情態不同、首尾相接、向上盤旋、競求光明、奮力抗爭的...
一般我們將全建築生命周期劃分為四個階段,即規劃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運營階段。簡介 建築全生命周期簡單的說就是指從材料與構建生產、規劃與設計、建造與運輸、運行與維護直到拆除與處理(廢棄、再循環和再利用等)的全循環過程。
《生命に學ぶ建築》是建築資料研究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本建築學會 內容簡介 人間のための環境が、今後も長期にわたって快適で秩序ある狀態を持続するためには、個々のデザインにおける配慮だけでは不十分であり、デザインの...
有機建築(organic architecture)是現代建築運動中的一個派別,代表人是美國建築師F·L·賴特。這個流派認為每一種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夠生存於世的內在因素決定的。同樣地每個建築的形式、它的構成,以及與之有關的各種問題的...
生命科學園規劃占地總面積為249公頃,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30公頃,設計為研發、中試、孵化基地,建築面積54萬平方米;二期119公頃,規劃定位於醫療服務及產業化用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將以人為本、革故創新的人文環境與綠色景觀系統可持續...
麥迪森生命科普館,位於蘇州大學北校區,場館總投資近1000萬元,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發展歷程 2022年,蘇大麥迪森生命科普館竣工。建築布局 設有生命起源、生命進化、兒童科普成長、細胞衰退、再生醫學、企業發展等六大展廳和一個GMP標準實驗...
主要的建築精神,包含取法自然、就地取材、人力施作、天人合一、歷史與傳統智慧、與土地為善、強調個人直觀與創造力。自然建築最重要的前提,不在於建築技術的研發,而在於回歸自然簡單的生活。自然建築的概念,師法於天地萬物的生存活動,...
《建築生命周期評價的時間有效性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甦醒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建築是涉及到眾多的產品、階段的複雜系統,使用階段時間跨度非常大。採用同一年份數據計算整個建築生命周期清單的可靠度非常低,而且...
景觀建築 園區整體由著名設計院及風水學家本著保持生態,突顯人性理念為核心,以人文紀念化藝術為主體,以生態學和園林景觀為載體,將中國傳統殯葬文化與現代殯葬理念相結合,積極將陵園打造成一座集人文、藝術、自然、教育、生命紀念為一體...
深圳市生命保險大廈工程項目為一棟地上48層簡單裝修辦公樓,設有一個4層高地下室,提供450個停車位,主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盤簡介 建造年代:2013年建 開發商: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物業公司:戴德梁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建築年代:...
建築全生命周期運維技術產業學院以“建築體”為主體,以“建築新材料”為研究核心,圍繞創新型“4+1”材料專業群展開系列的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產才融合項目。發展歷史 在2018年開始以產教融合為目標計畫建設,見圖 產業學院發展歷史 ,...
生命谷(國際)生物工程創新中心項目位於北京市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核心區,總用地面積8.11公頃,總建築面積約為29.3萬平方米,項目以史各莊街道“北四村”聯營公司為主體,利用“北四村”勞動力安置集體產業用地,創新投入征地資金...
論BIM技術在建築生命周期領域的綜合運用 基於BIM技術的跨平台模型自動生成系統開發 基於BIM的小型形態可變建築生命周期評價 面向BIM全周期項目套用的建築校企經驗交流和人才培養機制研究 BIM技術下的歷史建築模型對唐代建築文化的體驗及套用研究...
但古埃及人卻在某種衝動的驅使下,選擇這象徵生命的形狀修建死者的安息之所。新上任的法老胡夫也在相同的衝動下來到沙漠,來此見證他的統治時期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儀式。對於規模如此龐大的巨型建築物來說,穩固是關鍵。建築師計畫使用...
建築特色 北京奧林匹克塔以“生命之樹”為設計理念,寓意為大地隆起開裂,生命之樹從地殼破土而出、自然生長,在塔的頂部逐漸向四周延展,形成樹冠形態,似一束鮮花,似禮花綻放,似清泉噴涌。五個高低不同的塔身在空中似合似分,造型...
據希臘歷史學家狄奧多羅斯描述:該園在不同高度逐層收小的台層上布滿帶拱廊的建築物,台層面植各種樹木花草,遠看宛如懸在空中,故稱空中花園。該園被譽為古代七大奇蹟之一。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當然從來都不是吊於空中,這個名字的由來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