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儲蓋組合是指在地層剖面中緊密相鄰的包括生油層、儲集層和蓋層的一個有規律的組合,稱為一個生儲蓋組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儲蓋組合
- 功能:儲集層和蓋層
- 類別:儲集層和蓋層
生儲蓋組合是指在地層剖面中緊密相鄰的包括生油層、儲集層和蓋層的一個有規律的組合,稱為一個生儲蓋組合。
同生式生儲蓋組合 同生式生儲蓋組合(syngenetic SRCA)是1994年公布的石油名詞,出自《石油名詞》第一版。公布時間 1994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石油名詞》第一版。
旋迴式生儲蓋組合 旋迴式生儲蓋組合(cyclic SRCA)是1994年公布的石油名詞。公布時間 1994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石油名詞》第一版。
側變式生儲蓋組合 側變式生儲蓋組合(lateral changed SRCA)是1994年公布的石油名詞。公布時間 1994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石油名詞》第一版。
生儲蓋組合是指生油層、儲集層、蓋層在時間上、空間上的組合形式。在含油氣盆地內,多發育著良好的生油層、儲集層和蓋層。生油層和儲集層接觸面積大,對油氣的輸導能力強,生油層生成的油氣能及時運移到儲集層中,其上有高質量的...
一、北部地區發育四套生儲蓋組合 二、南部地區的四套生儲蓋組合 第四節 各類盆地保存條件分析 一、疊合盆地一I 二、疊合盆地一Ⅱ 三、單型盆地一I 四、單型盆地一Ⅱ 第五章 成藏動力學與油氣聚集規律 第一節 成藏動力學過程...
研究報告從松遼盆地斷、坳階段構造特徵,沉積沖填,生、儲、蓋組合,天然氣成化學特徵及天然氣分布,主要源岩發育、展布、豐度、類型、演化、埋初次運移、、二次運移條件等多方面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分析,對斷、油氣藏的地質條件進行了...
評價生、儲、蓋層的組合情況是否有利於油氣的聚集、保存,在圈閉存在的前提下,是否有利於油氣藏的形成。參數井、重點預探井要重點敘述生儲蓋組合情況。6.地層壓力檢測 概述區域地層壓力特徵。簡述本井現場地層壓力檢測情況,統計出本井...
一、生儲蓋組合類型 二、生儲蓋組合發育控制因素 第二章 陸相斷陷盆地油氣藏類型 第一節 油氣藏分類 一、油氣藏定義 二、油氣藏分類 第二節 類型分述 一、構造油氣藏 二、地層油氣藏 三、岩性油氣藏 四、複合油氣藏 第三章...
一、儲油砂體類型 二、砂體分布規律 第二節 層序演化與生儲蓋組合特徵 一、多級裂陷幕控制多級層序 二、多期二級裂陷幕形成多套生儲蓋組合 三、構造沉降歷史差異導致盆地不同部分主力油層差異 四、與生油岩直接接觸的主成湖期砂體...
《渤海灣盆地深層石油地質》是2005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譙漢生。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論述了渤海灣盆地的成盆機制、層序結構、高溫高壓生烴與深層油氣藏形成、深層構造演化特徵與構造樣式、深層生儲蓋組合與含油氣體系的展布...
前人地面初步調查表明, 可可西里中一新生代盆地發育三套生儲蓋組合。 生油層總厚達24 7 m , 可能蘊藏較大的油氣資源, 同時, 地面調查也見到大量的油苗顯示, 證明可可西里中新生代盆地為一含油氣盆地, 但是,可可西里盆地受...
在對車鎮凹陷鼻狀構造的分布、成因機制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對生油岩條件和生儲蓋組合的研究,探討了區內鼻狀構造與油氣富集的關係。油氣沿鼻狀構造的脊線進行運移,在鼻狀構造脊線附近的圈閉聚集,而鼻狀構造槽線位置的探井油氣貧乏,甚至無...
火山頸油氣藏,在火山頸岩體周圍圈閉內形成的油氣聚集。這是一種比較少見的油氣藏類型。其形成必須有兩個條件:①有一套生儲蓋組合的沉積岩層;②有由於火山頸岩體頂起或刺穿並造成儲集岩層的封閉。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詞目:...
二、構造對儲層的控制作用 三、構造對生儲蓋組合的控制作用 四、構造對油氣藏的保護和改造作用 第二章 儲層地質建模與有效儲層綜合評價 第一節 儲層靜態地質模型及主控因素分析 一、儲層沉積模型 二、儲層成岩作用模型 三、沉積相...
厚4000-7000m;古生界和中下三疊統厚4~6km,大部地區缺失中侏羅統—白堊系,上第三系直接覆蓋其上;下二疊統棲霞組灰岩和上二疊統龍潭組煤係為烴源岩,與中下三疊統青龍組灰岩構成了良好的生儲蓋組合。
4、松遼盆地主要目的層段沉積相與生儲蓋組合研究,1986-1989年,地礦部三等獎;5、松遼白堊紀沉積盆地的構造沉積演化特徵與多參數找油氣模式的研究,1989-1991年,地礦部三等獎;6、滿—綏斷面域內中新生代盆地基底結構及沉積—構造...
報告著重分析了各成盆期及主要盆地油氣源岩的發育程度和地化特徵,儲集,提出了連續和不連續的兩類生儲蓋組合。明確了油氣藏組合序列的概些實例,結合沉積與構造等成果,總結出六類十二式油氣聚集模式。報告計算了3個盆地的中生界總油氣...
生烴母質在三疊世進入主要賦存形式為天然氣,次生溶蝕孔(洞)縫、粉細晶白雲岩晶間孔,區碳酸鹽岩的主要儲集空間,並確認加里東期侵蝕面是當前重要的勘探層首次進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並指出本區在縱向上有六個生儲蓋組合沉積相、...
3、系統地進行了封蓋微觀參數的測的巨觀展布,生、儲、蓋組合及天然氣產出的關係,是綜合評價蓋層的時提出異常壓力封蓋是川西凹陷一種特殊的、有效的封蓋形式。4、針有緻密、超低孔滲,原生與“次生”並存和孔隙型與裂縫型並存的特點...
形成多套烴源岩層系、儲集岩系和封蓋岩系,也隨之構成了多樣式的生儲蓋組合。大體上講,渤海灣盆地經歷了太古代和早元古界地台基底的形成階段、中元古代至二疊紀地台蓋層沉積階段和中、新生代大陸裂谷發育階段。早古生代自寒武紀至早—...
我國石油工業取得了輝煌的建設成就,本書整理了我國在油氣沉積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沉積盆地控制油氣賦存的因素、區域構造單元的空間展布、盆地分類的意義及前人的盆地分類、中國含油氣沉積盆地類型與演化、多旋迴盆地演化與多期生儲蓋組合...
這樣劃分既能反映砂體形成的水動力條件和形成機制並識別各類砂體的沉積特徵,更為重要的是又易於在了解盆地內部結構和湖泊亞相的基礎上,預測各類砂體的分布和生儲蓋組合的優劣,預測其含油性,而且還易於從共生組合關係分析,從一個砂...
5.4 層序地層格架中的生儲蓋層發育特徵 5.4.1 碳酸鹽岩-蒸發岩層序地層格架中的生儲蓋組合 5.4.2 碳酸鹽岩-蒸發岩-碎屑岩混合層序地層格架中的生儲蓋組合 第6章 濱裏海盆地東緣成藏組合 6.1 油氣田特徵 6.1.1 ...
或者是先反後正的複合韻律。灘壩砂具有物性好,生儲蓋組合好,近油源的地質特徵,因此常能形成較大規模的油氣田。但由於資料和技術手段有限,無法把湖盆中的灘砂與壩砂嚴格區分開,所以習慣用“灘壩”來描述灘砂和壩砂。
由於海水的頻繁進退,構成了多套生儲蓋組合。侏羅紀、白堊紀及老第三紀生儲蓋條件較好,具有較理想的成油地質條件,後期改造不太強烈,保存有較好的局部構造,且多為背斜、斷鼻、斷塊,保存條件各異,東部比西部好。研究表明,該盆地是...
第五章至第九章為石油地質部分,分別論述了西伯利亞地台的烴源岩、儲集岩、蓋層和生儲蓋組合、油氣藏類型和典形油氣田以及油氣分布規律。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張一偉教授、馬宗晉院士、關德范教授、張永剛教授、周玉琦教授、楊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