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點效應,簡單說就是因為社交、心情等因素而導致甜點攝入過多的一種負面效應,這種效應的結果就是全球肥胖人群的增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甜點效應
- 外文名:Dessert effect
- 范 疇:社會現象
- 提出者:史蒂芬·貝努瓦
- 提出時間:2013年
- 形成因素:心理、情緒、情緒等
- :
簡介,影響因素,
簡介
甜點效應
甜點效應,是一種心理、情緒和社交等各種因素共同造成的全球肥胖問題劇增的現象,形成這種效應的因素,與人們消費過多生理需求之外的食品有關。這一概念是由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精神病學與行為神經科學系的史蒂芬·貝努瓦在2013年首次提出的。世界衛生組織指出,1980年至2008年,全球肥胖症人數增長了近一倍。目前(2013年)全球2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有超過14億人超重,其中2億多男性和近3億女性為肥胖。貝努瓦研究認為,肥胖症的急劇增加與食物攝取量的增加有關,全球肥胖者劇增都是“甜點效應”惹的禍。
影響因素
甜點效應
2007年公布的一項研究曾經指出,人們天生更傾向於喜歡甜味部分是由基因決定的。很多研究人員認為,肥胖發生率增加反映出人體內與過量食物攝取有關的調節系統出現了缺陷,此外可能也與能接觸到美味食品有關。很多食物的攝取已經不單單是為了維持身體各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多種因素導致人們攝取更多的食物:
1、為了尋求心理上的愉悅感。
很多時候儘管我們的身體並不需要補充熱量,但仍會吃下一桶冰激凌;而經歷了情緒低落期後,人們往往也會用吃甜點來尋得愉悅感,在熱量攝取與情緒補償之間存在著密切關係。
2、習慣、時機和社交等原因也是造成人肥胖的因素。例如,家庭聚會比單獨相處更會讓人們開懷暢飲,大飽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