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發生規律

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 Hübner
又名貪夜蛾,玉米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為世界性、多食性、暴發性害蟲,現在我國長江流域為害較為嚴重。環境因素中的溫、濕度對其生長發育和遷飛都有一定的影響。而利用有效積溫法則可以推測出它的地理分布範圍、一年發生的代數及各代發生為害的高峰期。在甜菜夜蛾的綜合防治上可以採取重點壓低二代數量,控制三、四代為害的防治策略,防治的研究方向應以生物防治為主導,採取與其他各種防治辦法相結合的方法。加強對甜菜夜蛾的識別特徵、發生規律、預測預報及監測防治技術的研究工作。
Key word:甜菜夜蛾、發生規律、綜合防治
1、 發生規律:
1、1 種群消長動態
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 Hübner又名貪夜蛾,玉米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為世界性、多食性、暴發性害蟲。據資料記載,80年代以前,甜菜夜蛾僅在我國的局部地區零星為害,而現在發生範圍以普及全國20餘個省、市、自治區。甜菜夜蛾在各地區為害程度不一,江淮、黃淮流域為害較為嚴重,受害面積較大[1]。甜菜夜蛾在長江流域一年發生5-6代,少數年份發生7代,越往南方其每年發生代數會隨之增加,在深圳地區一年可發生10-11代,主要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在華南地區無越冬現象,可終年繁殖為害[2]。甜菜夜蛾在長江流域各代發生為害的時間為:第1代高峰期為5月上旬至6月下旬,第2代高峰期為6月上、中旬至7月中旬,第3代高峰期為7月中旬至8月下旬,第4代高峰期為8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第5代高峰期為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第6代高峰期為9月下旬至11月下旬,第7代發生在11月上、中旬,該代為不完全世代[3]。一般情況下,從第3代開始會出現世代重疊現象[4]。
1.2 各蟲態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
利用甜菜夜蛾某一蟲期的發育起點和有效積溫資料,根據當年同期的平均溫度,結合適期氣象預測,可以對甜菜夜蛾的發育期作出預測,此外,也可以根據有限積溫法則推測甜菜夜蛾的地理分布範圍、一年發生的代數及各代發生為害的高峰期。戴淑慧等通過室內飼養,對各蟲態進行觀察,利用直線回歸法,按照有效積溫法則公式(T=C+KV)和最小二乘法求係數公式,求出甜菜夜蛾各蟲態及完成一個世代發育階段的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分別為:卵,15.7±0.8℃,4.4±2.9日度;幼蟲,16.0±1.2℃,134.1±13.8日度;蛹,17.2±0.8℃,56.8±4.2日度;雌成蟲,18.4±2.4℃,77.5±20.7日度;雄成蟲,23.0±1.6℃,36.3±11.8日度;全世代,14.6±1.0℃,300.3±23.0日度。這表明,甜菜夜蛾卵、幼蟲、蛹、成蟲及全世代的發育歷期,隨著平價溫度的升高而縮短,發育速度的總趨勢與溫度顯著相關[2]。
1.3 生長發育與溫濕度的關係
溫度和降雨量是影響甜菜夜蛾生長、發育和繁殖的主要因素,有的年份兩種因素互動影響,有的年份則其中一種因素即可影響[2]。從整體上看,甜菜夜蛾發育狀況和繁殖的多數指標隨相對濕度增加而提高,而隨溫度提高呈拋物線變化規律。適溫(或高溫)高濕環境條件有利於甜菜夜蛾的生長發育[5]。
甜菜夜蛾在田間發生的早晚,取決於1-3月份溫度的高低,而每年6-8月份的降雨量和雨日數直接影響了夏季甜菜夜蛾的發生量,當旬降雨量100mm以上的時間愈長,該蟲發生量愈小,嚴重發生的時間愈短;反之,該蟲發生量愈大,嚴重為害的時間愈長[2]。總之,在寄主植物種植面積較廣的情況下,甜菜夜蛾在田間發生為害程度主要取決於溫度和該時期的降雨量。
另外,甜菜夜蛾成蟲具有較強的飛行能力,但溫度對其飛行能力有顯著的影響,其飛行時間所要求的溫度較高[6]。溫度對甜菜夜蛾遷飛的影響不僅反映在它生長發育時間的長短,而且還對成蟲遷飛的過程具有重要作用。
1.4 發生量與寄主及其發育階段的關係
甜菜夜蛾的食性很廣,幼蟲取食的寄主範圍涉及35個科,105個屬,138種植物[7]。其中大田作物28種,蔬菜32種。甜菜夜蛾在菜田內的發生情況以卵和幼蟲在甘藍上的數量最多,比較嗜好在甘藍、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上產卵和取食.據調查,深圳地區3-9月份在各種蔬菜中的種群數量依次為:豇豆>莧菜>通菜>芥菜>菜心>大白菜>芥蘭>茄子>番茄[2].有資料反映,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甜菜夜蛾酯酶活性存在顯著差異,其大小依次為青菜>莧菜>甘藍>甜菜.而對功夫菊酯的敏感性依次為甜菜>甘藍>莧菜>青菜[8].蔬菜作物不同發育階段的甜菜夜蛾發生數量,以豇豆為例,其表現為爬蔓始期、爬蔓盛期>結莢盛期、結莢末期[2]。
1.5 甜菜夜蛾與斜紋夜蛾的關係
甜菜夜蛾與斜紋夜蛾同屬鱗翅目,夜蛾科,均為多食性,暴發性害蟲,其發生時期很相近,寄主作物也多數相同,兩種夜蛾常在多種農作物上混合發生,加重了對大田農作物和蔬菜的為害。但對於不同蔬菜種類其種群數量有所不同,如在菜心、芥蘭、莧菜、豇豆及通菜等蔬菜上甜菜夜蛾的數量大於斜紋夜蛾。而對於大田作物如棉花、大豆、玉米等斜紋夜蛾的發生量往往要大於甜菜夜蛾。
1.6 天敵因素
甜菜夜蛾的天敵資源豐富,特別是寄生性天敵種類較多。常見的捕食性天敵有各種蛙類、鳥類、蝽類、蜘蛛類以及螳螂、蟾吁、蠼、螋、草蛉步甲、瓢蟲等。據不完全統計,甜菜夜蛾寄主性天敵種類有80多種,其中寄生蜂和寄生蠅就有60多種,病原物有10種,寄生線蟲有10種[9]。寄生蜂和寄生蠅是甜菜夜蛾的主要寄生性天敵,常寄生於幼蟲、蛹和卵內[10]。其寄生蜂和寄生蠅主要有螟蛉懸繭姬蜂Cheroplor biclor(Szepligeti),棉鈴蟲齒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姬蜂Ichneumon sp.,螟蛉絨繭蜂Apanteles ruficrus(Haliday),現翅懸繭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Wesmael),白脛側溝繭蜂Microplitis ablotibialis Telenga,溝繭蜂Microplitis sp.,黑卵蜂Telenomus sp.,赤眼蜂Trichogramma sp.及雙斑膝芒寄蜂Gonia bimaculata Wiedemann,埃及等鬢寄蠅Peribaea orbata Wiedemsnn和溫寄蠅Winthemia sp.等。在田間侵入甜菜夜蛾的病原微生物有真菌、病毒以及微孢子蟲等。真菌中主要為球孢白僵菌Beaurveria bassiana(Balsamo)。病毒對甜菜夜蛾的感染能力較強,我國以在1978年成功分離出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SeNPV)[11]。另外顆粒體病毒(GV)對甜菜夜蛾也有一定的感病作用。微孢子蟲主要侵染甜菜夜蛾中腸、脂肪體和馬氏管,具有很高的至病力。鐘玉林等在武漢地區蔬菜地里調查發現甜菜夜蛾幼蟲可被地老虎六索線蟲(Hexamermis agrotis)、白色六索線蟲(H.preris)和太湖六索線蟲(H.taihvensis)所寄生,且寄生率高達34%[12]。
2、 綜合防治:
甜菜夜蛾是一種生態可塑性很強的害蟲,對殺蟲劑的抗性比棉鈴蟲強。我們可以採取重點壓低二代蟲數量,控制三、四為害的策略。在做好深翻、灌水、中耕、除草、清潔等各項農業防治工作的基礎上,開展燈光誘殺成蟲,掌握卵孵盛期或低齡幼蟲的防治適期及時噴藥等防治工作。
2.1 生物防治
2.1.1 性誘芯誘殺 採用每0.45-0.67hm2設9個性誘點,防治效果較好,可使卵塊孵化率降低44.5%-57.6%防治效果達到50%-63.6%,不僅可直接殺死甜菜夜蛾,而且可避免殺傷天敵等有益生物,不污染環境[13]。甜菜夜蛾信息素主要成分為(順、反)-9,12-十四碳烯酯酸酯(Z9,E12-14:AC)和(順)-9-十四碳稀醇(Z9-14:OH),二者按25ngZ9,E12-14:AC加上20ngZ9-14:OH。Hayashi等1990和1991年用性誘劑防治在豌豆和洋蔥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14]。
2.1.2 適度推廣使用生物製劑
2.1.2.1 Bt製劑 Bt製劑已經廣泛套用於鱗翅目害蟲的防治。我國目前防治甜菜夜蛾使用的Bt製劑主要有:HD-1、7216、8010等,但由於灰翅夜蛾屬的害蟲包括甜菜夜蛾,對Bt製劑較為不敏感,田間防治效果並不理想[11]。
2.1.2.2 病毒製劑 用於防治甜菜夜蛾的病毒製劑主要有多核蛋白殼核型多角體病毒(SeMNPV)和顆粒體病毒。關雄等在實驗室內用甜菜夜蛾顆粒體進行毒力測定,結果表明其殺蟲作用接近高效低毒新型化學農藥[15]。
2.1.2.3 線蟲製劑 Kaya等(1985)研究出一種線蟲膠囊,膠囊中裝有芫菁夜蛾線蟲和異小桿線蟲。將膠囊施於田間後釋放出線蟲成蟲在適宜的溫度下感染甜菜夜蛾幼蟲,死亡率可達100%[14]。
2.1.2.4 其他製劑 防治甜菜夜蛾的其他製劑還有昆蟲生長調節劑類和抗生素類製劑。昆蟲生長調節劑類製劑主要有5%殺死克乳油,防效很好,但價格昂貴,不宜大面積使用;抗生素類製劑主要有20%綠寶素乳油和1%阿維菌素等。其中20%綠寶素乳油的田間效果較好,而甜菜夜蛾對阿維菌素不敏感。
2.2 農業防治
2.2.1種植抗蟲或耐蟲品種 適度推廣轉基因植物,目前防治甜菜夜蛾餓轉基因植物主要是Bt轉基因植物。CryⅠ類殺蟲蛋白對鱗翅目昆蟲有毒,Cry1B可以殺死鱗翅目昆蟲[16]。
2.2.2 減少蟲源地蟲量 蔬菜收穫後,及時清除殘株落葉,隨即翻耕,減少害蟲繁殖的場所,可消滅大量度夏越冬蟲源。
2.2.3 作物間合理布局 合理安排農作物及蔬菜布局,儘可能避免十字花科蔬菜的連作,拆除夏季寄主橋樑田。
2.2.4 摘除卵塊和人工捕殺幼蟲 結合田間操作,及時摘除卵塊和初孵幼蟲的葉片,如幼蟲已經分散,可以在葉片的周圍噴藥,以消滅剛分散的低齡幼蟲。
2.3 化學防治
使用藥劑防治甜菜夜蛾宜抓緊時間消滅在3齡幼蟲以前,而且要注意輪換或交替用藥。
50%鋅硫磷乳油+90%晶體敵百蟲(1:1000+1:1500倍),1-3天后防治效果可達70%-100%;5%KI17899(抑太保)(1:2000-1:3000倍),噴藥1,3,5天后的防治效果各為26.9%、77.5%、84.9%。[17]除蟲脲(滅幼脲)對甜菜夜蛾也有很好的防效,田間防效一般在75%左右,但殺蟲作用緩慢。氟鈴脲(抑制蛻皮殺蟲劑)室外實驗1000倍液3天和7天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9.3%和100%,其作用較慢,但持效性較好[18]。
3. 初步討論:
由於甜菜夜蛾的發生規律複雜,形態特徵多變,抗性強,為害習性特別,具有遠距離遷飛的習性,而且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更有利於甜菜夜蛾的發育和繁殖;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壓縮,以及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大,也可能有助於甜菜夜蛾的大發生;設施農業大量出現有助於甜菜夜蛾的大發生。[10]然而這些都加大了對其預測和防治的困難。為此,對甜菜夜蛾的識別特徵、發生規律、預測預報及監測、防治技術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