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該方劑是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第一批)之一。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甘露飲
- 主要適用症:丈夫、婦人、小兒胃中客熱,牙宣口氣,齒齦腫爛,時出膿血,目瞼垂重,常欲合閉等
- 劑型:煮散
- 主要成分:枇杷葉、乾熟地黃、天門冬、枳殼、山茵陳、生乾地黃、麥門冬、石斛、甘草、黃芩
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該方劑是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第一批)之一。
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摘粹》。主治口糜齦爛出血;食亦,善食而瘦。歌訣二地二冬味並嘉,枳甘石斛合枇杷;滋陰降火功偏大,仙露名方世共夸。組成生地三錢,熟地三錢,天冬三錢,麥冬三錢,石斛三錢,甘草二錢,枳殼二錢,枇杷葉...
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心要》。主治汗後煩渴。組成 茯苓、澤瀉、甘草、石膏、寒水石二兩,白朮、桂枝、豬苓半兩,滑石四兩。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三錢,湯調或新汲水調服,薑湯尤妙。主治 汗後煩渴。附方 名稱:甘露飲 組成:枇杷葉、石斛、甘草(炙)、生地黃、黃芩、麥門冬(去心)用法:上嘆咀。
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該方劑是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第一批)之一。出處 “治丈夫、婦人、小兒胃中客熱,牙宣口氣,齒齦腫爛,時出膿血,目瞼垂重,常欲合閉;或頻飢煩,不欲飲食,及赤目腫痛,不任涼藥,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之。又...
清熱甘露飲 清熱甘露飲是一種中藥方劑。【組成】生地黃 麥冬(去心) 石斛 知母(生) 枇杷葉(蜜炙) 石膏(煅) 甘草(生) 茵陳蒿 黃芩 【用法】燈心為引,水煎服。【功用】清熱生津。【主治】小兒疳渴。形體乾瘦,面黃髮枯,不時大渴引飲,心神煩熱。
門冬甘露飲 門冬甘露飲是主治麻疹熱甚口渴的藥品。門冬甘露飲 【來源】《張氏醫通》卷十五。 【組成】麥門冬6克(去心) 黑參 黃芩 栝樓根 連翹各3克 生甘草1.5克 燈心20莖 竹葉20片 【用法】水煎,溫服。 【主治】麻疹熱甚口渴。
桂苓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啟源》。具有疏濕,潤燥,利水之功效。主治臟腑寒熱嘔吐,痰涎咳嗽,及水腫泄痢。組成 茯苓(去皮)、白朮、豬苓、甘草(炙)、澤瀉、葛根、石膏、寒水石各一兩,滑石二兩,桂枝、藿香、人參、木香各五錢。用法用量 為末,每服三錢,熟湯或冷水調下。功用 疏濕,潤燥,利水。主...
咽喉甘露飲 咽喉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千家妙方》下冊。具有滋養肺腎之功效。主治慢性咽喉炎。組成 麥冬12克,天冬12克,生地9克,熟地9克,赤芍9克,白芍9克,元參9克,元芩9克,石斛9克,枇把9克,甘草6克,玉蝴蝶6克。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劑。功用 滋養肺腎。主治 慢性咽喉炎。
加味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赤水玄珠》卷三。主治男、婦、小兒胃經客熱,口臭牙宣,赤眼,口瘡,一切疼痛,及上焦消渴,喉腥。組成 熟地、生地、天冬、麥冬、枇杷葉(去毛)、黃芩各一兩(30g),茵陳、枳殼、石斛、甘草各一兩(30g),犀角三錢(9g)。用法用量 上為粗末。每服三五錢,水煎,食後、臨臥...
加減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續本事》卷二,名見《醫學綱目》卷二十五。主治男子、婦人、小兒胃中客熱,口臭,牙宣,赤眼,口瘡,一切瘡疹已散未散者。組成 熟地黃、生地黃、天門冬(去心)、黃芩、枇杷葉(去毛)、山茵陳、枳殼、金釵、石斛、甘草各一兩,犀角三錢。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
麥冬甘露飲 麥冬、黃芩、元參、花粉、甘草、蔞仁、竹葉。麥冬、黃芩、元參、花粉、甘草、蔞仁、竹葉。方劑名稱 麥冬甘露飲 藥物組成 麥冬、黃芩、元參、花粉、甘草、蔞仁、竹葉。處方來源 《麻症集成》卷四。方劑主治 麻疹肝胃熱盛,口渴發瘡。
桂苓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啟源》卷中。具有流濕潤燥,宣通氣液,解暑毒,兼利小水之功效。主治飲水不消,嘔吐瀉利,水腫腹脹,泄瀉不能止者;兼治霍亂吐瀉,下利赤白,煩渴。組成 白茯苓(去皮)、白朮、豬苓、甘草(炙)、澤瀉各一兩,寒水石(別研)一兩,桂(去粗皮)半兩,滑石(別研)二兩...
茯苓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嵩崖尊生全書》卷九。主治霍亂,夏月引飲過多。組成 白朮、茯苓、豬苓、澤瀉、滑石各二錢,寒水石、炙草各一錢,肉桂五分。主治 霍亂,夏月引飲過多。重要文獻摘要 《嵩厓尊生》:“夏月引飲過多致霍亂,白朮、茯苓、豬苓、澤瀉、滑石各二錢,寒水石、炙草各一錢,肉桂五分...
小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嚴氏濟生方》。主治脾勞實熱,身體眼目悉黃,舌乾,咽喉痛。組成 黃芩、升麻、茵陳、梔子仁、桔梗(去蘆,銼炒)、生地黃(洗)、石斛(去根)、炙甘草各等分。用法用量 上粗末,每服12克,水75毫升,姜5片,煎至6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主治 脾勞實熱,身體眼目悉黃,舌...
加味桂苓甘露飲 加味桂苓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傷暑全書》卷下。主治伏暑渴飲,腹脹霍亂。組成 桂苓甘露飲加人參、香薷、甘草。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伏暑渴飲,腹脹霍亂。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醫學研悅》:“加味苓桂甘露飲,即苓桂甘露飲,外加人參、香薷、甘草,煎服。治法同前。”
甘露回天湯是一種藥,主治痘瘡11-12日,當靨不靨,發熱蒸蒸者,用法見甘露回天飲(《痘疹活幼至寶》卷終)、回天甘露飲(《顧氏醫徑》卷五)。藥劑處方 沙糖半酒杯。功能主治 痘瘡11-12日,當靨不靨,發熱蒸蒸者。 用法用量 甘露回天飲(《痘疹活幼至寶》卷終)、回天甘露飲(《顧氏醫徑》卷五)。相關...
甘露飲子 甘露飲子,方劑名。出《症因脈治》。甘露飲子,方劑名。出《症因脈治》。又名清肺飲。由石膏、桔梗、梔子、知母、連翹、黃連、甘草、麥冬、杏仁、枇杷葉組成。治濕熱傷肺之上消。
甘露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三十六引《澹寮方》。具有快利胸隔,調養脾胃,快進飲食之功效。主治翻胃嘔吐不止,飲食減少。組成 乾餳糟(頭釀者)六分,生薑(和皮)四分。用法用量 上拌和,研爛作餅子,或焙或曬乾,每十兩用甘草二兩炙,同研為末。每服入鹽少許,沸湯調下,不拘時候。功用 快利胸...
生津甘露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上。具有清熱生津,養血潤燥之功效。主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乾,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組成 升麻四分(1.2g),防風、生甘草、漢防己、生地黃各五分(1.5g),當歸身六分(1.8g),柴胡、羌活、炙甘草、黃芪、酒知母、酒黃芩各一錢(3g),酒龍膽草、...
桂苓甘露湯 桂苓甘露湯是藥方,主治濕溫。出自《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九。處方 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石斛、茵陳、黃芩、枳殼、甘草、肉桂、茯苓、枇杷葉。功能主治 濕溫。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