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甘露湯

生津甘露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上。具有清熱生津,養血潤燥之功效。主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乾,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基本介紹

  • 名稱:生津甘露湯
  • 別名:清涼飲子(原書同卷)、生津甘露飲(《杏苑生春》卷五)
  • 出處:《蘭室秘藏》卷上
  • 組成:升麻、防風、生甘草、漢防己、生地黃、當歸身、柴胡、羌活、炙甘草、黃芪、酒知母、酒黃芩、酒龍膽草、石膏、黃檗、紅花、桃仁、杏仁
  • 功用:清熱生津,養血潤燥
  • 主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乾,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升麻四分(1.2g),防風、生甘草、漢防己、生地黃各五分(1.5g),當歸身六分(1.8g),柴胡、羌活、炙甘草、黃芪、酒知母、酒黃芩各一錢(3g),酒龍膽草、石膏、黃檗各一錢五分(4.5g),紅花少許,桃仁五個,杏仁十個。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酒一匙,煎至一盞。食遠稍熱服。
2.現代用法:上㕮咀,作為一服。用水300ml,酒10ml,煎至150ml,空腹時稍熱服。

功用

清熱生津,養血潤燥。

主治

消中,能食而瘦,口舌乾,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方義

升麻、柴胡、羌活、防風氣芳,石膏性沉,雖雲消渴禁芳草石藥,其氣傈悍,恐助燥熱,然欲走達經氣,非芳香不能。故脾胃不及,須少用升麻,陽氣從脾胃中右遷於左,以行陽道,得春生萬化之機;更用柴胡,使諸經左遷,生髮陰陽之氣;黃芪、杏仁理肺氣;佐石膏、知,母、黃芩諸手陽明氣分之熱以生津,生地、當歸、桃仁、紅花破血結,佐龍膽、黃柏、防己清足陽明血分之熱以生液。津液既生,燥熱亦解,又何患二陽復結也。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蘭室秘藏》:“生津甘露湯,一名清涼飲子。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乾,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升麻四分,防風、生甘草、漢防己、生地黃各五分,當歸身六分,柴胡、羌活、炙甘草、黃芪、酒知母、酒黃芩各一錢,酒龍膽草、石膏、黃檗各一錢五分,紅花少許,桃仁五個,杏仁十個。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酒一匙,煎至一盞,稍熱服,食遠。”
方論選錄:
1.《絳雪園古方》:“消渴門中,生津甘露湯,一名清涼飲子。東垣治心火亢甚,乘於脾胃,亦是至而不至乃為不及者之方也。升麻、柴胡、羌活、防風氣芳,石膏性沉,雖雲消渴禁芳草石藥,其氣剽悍,恐助燥熱,然欲走達經氣,非芳香不能。故脾胃不及,須少用升麻,使陽氣從脾胃中右遷於左,以行陽道,得春生萬化之機。更用柴胡,使諸經左遷,生髮陰陽之氣,黃芪、杏仁理肺氣,佐石膏、知母、黃芩清手陽明氣分之熱以生津,生地黃、當歸、桃仁、紅花破血結,佐龍膽、黃柏、防已清足陽明血分之熱以生液,津液既生,燥熱亦解,又何患二陽復結也。一方用黃連退心火,以消舌上赤脈。一方用蘭草,《經》言: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2.《東醫寶鑑》:“生津甘露湯治消中,能食而瘦,大便燥,小便數。石膏、草龍膽、黃柏各一錢,柴胡、羌活、黃芪、酒知母、酒黃芩、炙甘草各八分,當歸身六分,升麻四分,防風、防己、生地黃、生甘草各三分,杏仁十個,桃仁五個,紅花少許。上銼,作一貼,水二盞煎至一盞,加酒一匙,稍熱服,不拘時。一名清涼飲子。東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