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苓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啟源》。具有疏濕,潤燥,利水之功效。主治臟腑寒熱嘔吐,痰涎咳嗽,及水腫泄痢。
基本介紹
- 名稱:桂苓甘露飲
- 出處:《醫學啟源》
- 功用:疏濕,潤燥,利水
桂苓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啟源》。具有疏濕,潤燥,利水之功效。主治臟腑寒熱嘔吐,痰涎咳嗽,及水腫泄痢。
桂苓白朮散 別名 桂苓甘露散(《儒門事親》卷十二)、桂苓甘露飲(《衛生寶鑑》卷十六)、桂枝白朮湯(《嵩崖尊生全書》卷九)、桂苓白朮湯(《風勞臌膈四大證治》) 出處 《醫學啟源》卷中 組成 木香、桂枝、藿香、人參、茯苓、...
四味香薷飲34 五物香薷飲34 六味香薷飲34 十味香薷飲34 黃連香薷飲35 二、祛暑清熱劑35 清絡飲35 犀地清絡飲35 三、祛暑利濕劑35 (一)六一散35 天水散36 碧玉散36 益元散36 雞蘇散36 玉泉散36 (二)桂苓甘露飲36 四...
(又名桂苓甘露飲)/84 清署益氣湯/85 青蒿鱉甲湯/85 秦艽鱉甲散/86 清骨散/87 當歸六黃湯/88 人參黃芪散/89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1. 常用清熱中草藥介紹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3-02-04] 圖集...
苓桂術甘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五苓散 桂苓甘露飲 桂枝茯苓丸 枳實薤白桂枝湯 桂枝生薑枳實湯 桂枝芍藥知母湯 第2章 麻黃類方 麻黃證 麻黃體質 麻黃湯 三拗湯 麻黃加術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 小青龍湯 麻杏石甘湯 越婢加術湯 陽...
元豐朝立和劑局,萃集醫家經驗之方,於中暑一門獨詳。以夏月暑證,五方 歷試 名黃浸則為則間, 生津液以益胃之虛。子和之桂苓甘露飲,用人參、甘草、葛根 去濁;或用十味香薷飲,於《局方》五味中,增人參、黃、 濕熱。乃至...
自利並誤下是一種中醫術語。中文名 自利並誤下 自利者,不經下藥攻里而自利也。脈浮表不解自利,或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二十四)。一切瀉痢間作,桂苓甘露飲(三十四)。溫濕內甚而作痢者,黃連解毒湯(二十一)。或自利清水,色鈍青...
”若氣不甚虛,但有火證者,宜白虎湯或益元散;若汗出脈虛浮,煩渴,有火而少氣者,宜白虎加人參湯或竹葉石膏湯、桂苓甘露飲;若眩暈少氣,雖煩渴而火不甚者,宜生脈散。參見暑病、動暑、中暍條。②暑溫的類型。《醫門棒喝...
”若氣不甚虛,但有火證者,宜白虎湯或益元散;若汗出脈虛浮,煩渴,有火而少氣者,宜白虎加人參湯或竹葉石膏湯、桂苓甘露飲;若眩暈少氣,雖煩渴而火不甚者,宜生脈散。參見暑病、動暑、中暍條。 ②暑溫的一種類型。
桂苓甘露飲(附:桂苓甘露飲) 第四節 清暑益氣劑 清暑益氣湯(附:清暑益氣湯;蒿麥湯;參麥湯;麥冬橄欖湯) 第六章 溫里劑 第一節 溫中祛寒劑 理中丸(附:附子理中丸;理中化痰丸;桂枝人參湯;苓澤理中湯;理中暖肝湯;桂附...
普濟消毒飲 清瘟敗毒飲 導赤散 龍膽瀉肝湯 左金丸 瀉白散 清胃散 瀉黃散 玉女煎 芍藥湯 白頭翁湯 青蒿鱉甲湯 清骨散 當歸六黃湯 第五章祛暑劑 香薷散 六一散 桂苓甘露飲 清絡飲 清暑益氣湯 第六章溫里劑 理中丸 吳茱萸...
暑淋,病名。感受暑邪或暑令發病之淋證。見《醫學入門·淋》,實證宜用五苓散、益元散加梔子;虛證用生脈散。汗多而小便赤澀者,宜春澤湯、桂苓甘露飲加減。參見淋條。 圖集 暑淋的概述圖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2 新加香薷飲 3 六一散 4 桂苓甘露飲 5 清暑益氣湯 第六章 溫里劑 1 理中湯 2 吳茱萸湯 3 小建中湯 4 大建中湯 5 四逆湯 6 參附湯 7 當歸四逆湯 8 黃芪桂枝五物湯 第七章 表里雙解劑 1 葛根芩連湯 2 五積...
2.桂苓甘露飲★53 第三節祛暑益氣劑54 清暑益氣湯★54 第七章溫里劑/56 第一節溫中祛寒劑56 1.理中丸★56 2.小建中湯★57 3.吳茱萸湯★58 4.大建中湯★58 第二節回陽救逆劑59 1.四逆湯★60 2.回陽救急湯★60 ...
清絡飲 二 祛暑利濕 六一散(原名益元散)益元散 雞蘇散 清涼滌暑飲 退熱清暑飲 桂苓甘露飲 三 清暑益氣 清暑益氣湯(李東垣方)清暑益氣湯(王孟英方)清暑湯 溫里劑 一 溫中祛寒 理中丸(又名人參湯)連理湯 溫中...
子和曰:皮膚枯乾,痰涎稠黏,四肢疼痛,面赤唇乾,煩躁,睡臥不寧,或時咳喘,飲食少味,困弱無力,虛汗黃瘦等證,先以茶調散清涌訖,次以導水禹功,輕瀉三兩行,後服柴胡飲子、桂苓甘露飲、搜風丸、白朮調中湯、人參散之類,量虛實用...
《雜病源流犀燭·泄瀉源流》:“又有暑泄,因受暑邪,煩渴,尿赤,自汗面垢,暴瀉如水,宜薷苓湯、桂苓甘露飲。”詳見暑瀉條。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4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可愛小嘻嘻6 突出貢獻榜 ...
對於霍亂濕重者,多以胃苓湯(平胃散與五苓散合方)分利陰陽;熱重者,可用桂苓甘露飲(茯苓、甘草、白朮、澤瀉、官桂、石膏、寒水石、滑石、豬苓)清其暑熱,濕亦隨之而消。若患者素為火盛體質,又感受濕邪而成病者,又應當...
第一節 祛暑解表 新加香薷飲 第二節 祛暑清熱 清絡飲 第三節 祛暑利濕 一、六一散 二、桂苓甘露飲 第四節 清暑益氣 清暑益氣湯 第六章 溫里劑 第一節 溫中祛寒 一、理中丸 二、吳茱萸湯 三、小建中湯 ...
濕咳,病證名。 ①指咳嗽(或喘嗽)由於水氣內停所致。《儒門事親》卷三歸納此類濕咳有三種情況。即水氣並於陽明之喘咳;風水不能正偃之咳嗽;以及腎氣腹大脛腫,喘咳身重之病證。可選用五苓散、桂苓甘露飲、白朮丸、三花神佑丸...
甘草為使,補中緩急,調和諸藥。本方由桂苓甘露飲加味而成,不僅清熱利濕,且又有清心安神之功。注意事項 語音 孕婦忌服。科普中國 致力於權威的科學傳播 本詞條認證專家為 門九章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山西中醫學院附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