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異羽蛾, Pterophorus monodactylus Linnaeus ,又叫甘薯灰褐羽蛾,幼蟲為害甘薯葉片,留下一面表皮呈半透明斑,也可咬成孔洞。此蟲在北京一年發生2代,以蛹越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甘薯羽蛾
- 拉丁學名:Pterophorus monodactylus Linnaeus
- 別稱:甘薯異羽蛾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鱗翅目
- 科:羽蛾科
- 屬:Pterophorus
- 種:甘薯羽蛾
- 分布區域:華北地區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外形特徵
觸角淡褐色;唇須小,向前伸出;體灰褐色;前翅分兩支,灰褐色,面上有2個比較大的黑斑點。一個位於中室中央偏基部,另一個位於中室頂端2支分叉處。後翅分3支,深灰色,四周有緣毛。腹部前端有近三角形白斑,背線白色,兩側灰褐色,各節後緣有棕色斑點。卵扁圓形,初期為綠色,後期為褐綠色。幼蟲老熟時體長9~11毫米,頭褐綠色,背線深綠色,亞背線至氣門下線間黃綠色,腹面淺黃。各節上有黃色斑及毛瘤,毛瘤上有數根黃色長毛。胸足淺綠色,端部褐色;腹足細長,褐綠色。蛹體長7~8毫米,紡錘形,腹面平,淡綠色,複眼紅褐色。
白天躲藏在葉下,停棲時身體呈T字形,翅膀後緣露出細長的絲狀羽毛,姿態十分優美。
蟲體大小:成蟲體長約9毫米,翅展20~22毫米,體灰褐色。區域分布:華北地區
生活習性
以幼蟲食害葉片,幼蟲共4齡,初孵幼蟲食量甚小,隨齡期增加,食量增大。幼蟲老熟後移至主脈附近,吐絲緊貼葉面化蛹。 成蟲多在5~8時羽化,經3~5小時後即可交配,一般在14時左右在薯田飛舞並產卵,卵多產在甘薯嫩梢或嫩葉背面主脈附近,卵單產,每葉僅產1粒。成蟲有趨光性。卵期3~4天;幼蟲期14~19天;蛹期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