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界(Procaryotes),薄壁細菌門(Gracilicutes),假單胞桿菌科(Pseudomonadaceae),黃單胞桿菌屬(Xanthomonas)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甘蔗流膠病菌
- 界:原生生物界
- 門:薄壁細菌門(Gracilicutes)
- 科:假單胞桿菌科(Pseudomonadaceae)
概況,分布,寄主植物,危害情況,形態特徵,病原生物學,傳播途徑,鑑定,檢疫與防治,
概況
甘蔗流膠病害症狀分二個階段,初為條斑期,後為系統侵染。
學名: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vasculorum (Cobb) Dye
異名:Bacillus vasculorum Cobb;Bacterium vasculorum (Cobb) Migula; Phytomonas vasculorum (Cobb) Bergey et al.;Pseudomonas vasculorum (Cobb) Smith; Xanthomonas vasculorum (Cobb) Dowson
英文名:Gumming disease of sugarcane
分布
印度尼西亞、印度、塞內加爾、加納、烏干達、馬拉威、莫三比克、模里西斯、留尼旺、辛巴威、南非、史瓦濟蘭、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美國(夏威夷)、墨西哥、瓜地馬拉、貝里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古巴、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瓜德羅普、多米尼加共和國、馬提尼克、哥倫比亞、委內瑞拉、法屬蓋亞那、秘魯、巴西、阿根廷、馬德拉島、馬達加斯加、聖基茨、聖尼維斯、安提瓜、巴貝多、象牙海岸、布吉納法索、聖文森特、聖露西亞。
寄主植物
檳榔Areca eatechu、Dictyosperma album、D.rubrum、王棕(Roystonea regia),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棕葉蘆(Thysanolaena maxima)、玉米(Zae mays)、瓜地馬拉草(Tripsac-um fasciculatum)。甘蔗是主要寄主,其他寄主在病害流行中起很有限的作用。接種能侵染龍頭竹(Bambusa vulgaris)、Brachiaria mutica、椰子(Cocosnucifera)、薏苡(Coix lachryma-jobi),羊草(Panicum antidotale)、大黍(P.maximum)、黍 (P.miliaceum)、P.millare、紫狼尾草(Pennisetum pur-pureum)、高粱屬(Sorghum spp.)、高粱(S.bicolr)、假高粱(S.halepense)、蘇丹草 (S.sudanense)、S.verticilliflorum
危害情況
甘蔗流膠病害症狀分二個階段,初為條斑期,後為系統侵染。
條斑期:症狀初為3~6mm寬,黃或桔黃色條斑,後變灰白色。症狀先從葉邊緣沿至基部,或從傷口中心沿葉脈擴展。該病與甘蔗葉灼病Xanthomonas albilineans區別是條斑的顏色和類型,葉片在系統侵染期主要為褪綠,條斑症狀在成熟葉片上發展最快,條件適宜時,葉片上均有許多條斑,並延伸至葉鞘,這樣病菌進入莖桿引起系統侵染。系統侵染階段:莖桿維管束組織特別是節間變紅色,組織破壞或形成空腔,填滿菌膿和多糖類物質,嚴重時引起生長點的死亡。亦可使莖桿一邊形成過度生長而畸形或形成“刀切口”症狀,有時填滿菌膿,切開莖桿可見菌膿流出,詳見Richard和Autrey 1989。
形態特徵
甘蔗流膠病原細菌為革蘭氏染色陰性,好氧,有莢膜桿菌,大小約0.4~0.5× 1~1.5洀,單個、成雙或成短鏈,具單根極鞭。營養瓊脂上,菌落光滑,有光澤,圓形,黃色奶油狀,在含碳水化合物的培養基上較粘。液化明膠,水解澱粉,不還原硝酸鹽至亞硝酸鹽,產氨和H2S,不產吲哚。石蕊牛乳變鹼,從木糖、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蔗糖、纖維二糖和甘油產酸,不產氣。不從麥芽糖、鼠李糖、菊粉、水楊苷、甘露醇、山梨醇、核糖醇、赤蘚糖醇、肌醇和-甲基-D-葡萄糖苷產酸。菌株間利用乳糖和密三糖有變化。能利用乙酸鹽、丙酸鹽、檸檬酸鹽、蘋果酸鹽、延胡索酸鹽和乳酸鹽作碳源,不能利用草酸鹽、酒石酸鹽、葡萄糖酸鹽作碳源。不能利用天冬醯胺作碳源和氮源;西蒙氏檸檬酸鹽反應陽性,過氧化氫酶,脂酶,水解七葉苷陽性;尿酶、氧化酶和酪氨酸酶陰性,不水解馬尿酸鈉,不液化果膠,NaCl最大忍耐力為3%~5%;生長最適溫度27~28℃,最高溫度37~39℃,最低溫度5℃,致死溫度50℃。
病原生物學
甘蔗流膠病菌具小種專化性。早在1929年Ashby首次報導存在小種變化,發現聖基茨和聖露西亞存在不同培養特性和致病性的2個病原型。 1958年,留尼旺甘蔗流膠病爆發,原來抗病的品種感病,進一步表明新菌株的出現。同樣,雖然模里西斯1948年後沒有發現此病。1964年嚴重爆發再次證明病原新小種的出現,至1983年據發生年代不同分為3個小種。 Hayward 1962 年發現,模里西斯棕葉蘆的分離物能輕微或不水解澱粉,水解明膠和酪蛋白比甘蔗上的分離物更弱。Rat 1972年報導,留尼旺據病原對4個抗菌素(青黴素、氨苄青黴素、四甲基青黴素和青黴素P-12的敏感性和16個從土壤中分離的噬菌體的反應,將292個生理生化、形態無法區分的從不同寄主和地區分離的分離物分別分為13個和10個溶菌群。
傳播途徑
甘蔗流膠病主要由病切條、風雨和甘蔗切刀傳播,其它途徑包括農業器械、運輸工具及昆蟲類可被動的遠距離傳帶。切條傳播在甘蔗流膠病遠距離擴散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包括從一個地區或國家傳到另一些地區和國家,同時保持每年或每季的接種源。病原通過葉片傷口侵染健康植株,高濕度或大露水既是接種源(菌膿)的產生,又是新侵染點成功接種所必需的。據澳大利亞和模里西斯的研究,甘蔗流膠病在強風伴隨大雨、高濕度、生長季高溫的氣候條件下,有利於其傳播和葉片侵染。植株近成熟時的低溫和乾燥條件降低植株的抗病性,有利於系統侵染的形成和增加病害的嚴重度。同時,病害的嚴重度與颶風或颱風的次數和風力有關。甘蔗流膠病在乾燥的海岸地區及較高緯度地區較輕,而山坡地具較大渦流和噴灌地區發病較嚴重。
鑑定
甘蔗流膠病菌的鑑定,除常規生化試驗包括營養瓊脂(NA)、NA加0.1%或 0.02%TTC觀察生長情況,並接種馬鈴薯片觀察菌落顏色氧化還原反應外,必須檢查黃單胞菌素。病菌經一定處理後,觀察350~530nm吸收光譜。若峰值在 445nm,兩肩在467nm,420nm,表明有此色素。然後測定菸草過敏性反應和接種寄主測定致病性鑑定確診。甘蔗流膠病菌除上述方法鑑定外,Wu(1977)和 Anon(1983)分別在台灣和模里西斯製備了病原的抗血清,並認為血清較專化,玻片凝集試驗就能可靠的鑑定流膠病田的病原。
檢疫與防治
甘蔗流膠病為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危險性病、蟲、雜草名錄》中規定的二類危險性病害,應嚴格限制自疫區引進甘蔗插條,入境後需經隔離檢疫,對來自疫區的傳病昆蟲也應嚴格施檢。
甘蔗流膠病和甘蔗葉灼病在症狀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實施產地檢疫和隔離試種檢疫時,注意兩病的區分。其症狀主要差別是,甘蔗流膠病形成窄的黃色條斑,邊緣不規則,葉尖較多;而甘蔗葉灼病形成長、窄且直的白色條斑,一般占葉片的大部分,嚴重感病時,整個葉片變黃,通常葉尖開始死亡,產生植株“燒灼”的感覺,基間縮短,甘蔗流膠病無此症狀。兩病切開莖維管束均呈紅褐色,且節間處最明顯,具有黃色細菌菌膿。因此在田間發現有可疑病株後,必須分離病原。一般是將變色的維管束組織和菌膿經一定的處理後製成懸液,在營養葡萄糖瓊脂培養基(NAD)或酵母膏葡萄糖碳酸鈣培養基(YDC)或酵母膏、蛋白腖蔗糖瓊脂培養基(YSP)上劃線培養,觀察典型菌落。7天后形成小、淡黃色、完整粘的且隆起、不透明的菌落。病菌生長較慢, 2~3天直徑約為1mm,然後測定純培養菌的生理生化特徵,接種甘蔗測定其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