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花兒

花兒是流行於甘肅、青海、寧夏等廣大地區的一種山歌,是當地人民的口頭文學形式之一。花兒結構分兩段,前段比興、後段是歌唱的主題內容。曲調具有濃郁的抒情性,演唱時用臨夏方言,有濃郁的地方氣息。“花兒”唱詞和曲調分“河州花兒”和“蓮花山花兒”兩大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花兒
  • 外文名:Gansu flowers
  • 類別:戲曲方式
  • 流行地區:青海甘肅寧夏
花兒簡介,花兒常識,花兒現狀,花兒歷史,藝術特點,申遺成功,

花兒簡介

花兒”是流傳在青海、甘肅、寧夏三省(區)廣大地區的民歌。“花兒”又稱“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 女青年唱的稱“花兒”。據說,“花兒”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它內容豐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潑,語言生動形象,曲調高昂優美,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土特色,深受回、漢、藏、東鄉、土、撒拉等民族的喜愛。 除了農事勞動和山野運貨等勞動場合歌唱外,各地還有“花兒會”的習俗,一般在農曆四、五、六月間,民眾雲集,對歌聲此起彼伏。
甘肅花兒甘肅花兒
現在甘肅最具代表性的是“洮岷花兒”。出生於80年代或90年代的年輕人大都走進了學校。

花兒常識

“花兒”分三類
根據“花兒”的發源地,我們可把“花兒”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河州花兒”,發源於河州地區,大致相當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轄域,遍及臨洮康樂、和政、廣河、永靖、夏河等縣,有的流傳到寧夏。
第二類叫“洮岷花兒”,在洮岷地區,即甘肅省的臨潭岷縣卓尼一帶。
第三類是“西寧花兒”,發源於西寧地區,即青海省的西寧湟源貴德樂都循化一帶。
流行曲目流行曲目
花兒曲調多稱“令”,有大令、小令之分。大令旋律悠長、結構清晰,大多用真假聲相結合的方法演唱,如河州大令《上去高山望平川》。小令節奏規整,樂段結構內變化較多,旋律受小調影響較多,多用真聲演唱,如《一對白鴿子》。

花兒現狀

“花兒”在當地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但是隨著經濟大潮和現代文明的衝擊和滲透,使原始古樸的“花兒”生存空間正面臨著萎縮。
“花兒”就是從農田和山野里練出來的,一些唱得好的人被稱為“花兒把式”,都是經過多年勞作、放牧期間跟隨大人學唱,熟悉掌握了曲調,而後自己才能即興編詞對唱或領唱。現在最有利於花兒成長的田園牧歌式的農村生活逐漸被打破,不少小伙子和姑娘已經不滿足原有的生存方式,紛紛離開家鄉尋找賺錢的機會和新的生活夢想,因此真正熱愛“花兒”並能為此付出努力的傳唱把式也就不多見了。
岷縣“花兒”傳承的中堅力量,也是被省民協命名為“甘肅省花兒歌手”的有41人,這個數字應該是比較可觀的,像董明巧、劉國成、劉尕文、郎雪慧、白緒娥、姜照娃等一批“花兒”歌手,大多年齡都在30歲到40歲之間,而他們當中大部分不識字,文化程度低。這一批歌手成長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家庭生活困難,沒有機會讀書,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鍛鍊成長為“花兒”歌手。相對而言,出生於80年代或90年代的小伙子大都走進了學校,他們基本沒有機會學習“花兒”,而校園文化和流行歌曲等新興的娛樂活動也在弱化著“花兒”對年輕一代的薰陶 。

花兒歷史

早期的“花兒”研究始於“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1922年12月17日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主辦的《歌謠周刊》創刊,該刊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三月十五日(第八十二號)刊載了我國著名地質學家袁復禮在甘肅做地質調查時記錄整理的30首“花兒”歌詞,題目叫《甘肅的歌謠——“花兒”》。這是“花兒”在全國文學中首次出現。
著名音樂家王雲階1943年記錄發表的《山丹花》是中國第一首“花兒”曲譜。王雲階是當時中國最高音樂學府——重慶青木關音樂學院的作曲家,他在青海東部農業區進行教學和音樂採風時,找到撒拉族“花兒”女歌手哈圖瑪,記錄下《山丹花》曲調,譜成曲發表在他主編的《青海民國日報》《樂藝》音樂副刊上,避免了像《詩經》那樣只記詞不記曲、後人難以演唱的遺憾。
作為“花兒”研究專著出版的,是榆中人張亞雄1942年在重慶出版的《花兒集》。張亞雄利用在蘭州擔任《甘肅民國日報》編輯之便,公開徵集流傳於甘青寧的“花兒”,並在該報發表歌詞和研究文章,在近10年的歲月中,張亞雄對徵集到的3000多首“花兒”,精選了600餘首加以整理,其中的《抗日少年》12首,用民歌形式激勵人民抗戰到底,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原所長喬建中在2004年第三期《音樂研究》上撰文讚譽其“對於日後成為民俗學、音樂學界‘顯學’的‘花兒’研究來說,是第一部內容豐富也有深度的專書,是現代花兒研究的第一塊碑石”。
1944年至1947年張亞雄住在西寧。他利用空閒時間,奔走于田間地頭、河畔山野,將一些優美的“花兒”記錄下來。1948年秋,當《花兒集》在蘭州再版時,又加入了不少新內容。1950年,張亞雄準備第三次出版《花兒集》,但因受到不公正的歷史待遇未能如願。文革中雖以揀破爛為生但他仍然堅持“花兒”研究,正是:“花兒本是心上的話,不唱由不得自家,刀刀拿來頭割下,不死就是這個唱法。”
1981年,在甘肅省第二屆文代會上,平涼農民作家、“花兒迷”戴笠人將一本1948年版的《花兒集》送給了張亞雄。1986年,年已76歲的張亞雄見到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再版的《花兒集》。
1990年,著名音樂家江定仙教授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往甘肅考察,回京後寫成鋼琴組曲《甘肅行》(為青少年):1.走廊;2.花兒;3.陽關,從地理、風情、歷史對比三種角度表現,其中的“花兒”是從舊作中移來的,極富特色。收入1992年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的《江定仙作品集》中。

藝術特點

甘肅“花兒”不僅是一種表演藝術,科學的研究也是非遺保護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這早已在學界得到了公認。遺產確是歷史的、過去的,但我們還要看到它的變化和發展。“花兒”是多民族共同創造、共同享用的很有特點的民歌,它的文學價值、歷史價值、社會價值倍受研究家青睞。

申遺成功

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公布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至2007年底,中國已經有崑曲藝術、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相繼入選。過去,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報工作每年舉行一次,並規定凡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締約國每次只能申報一個項目。在中國、印度等國家的努力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8年改變了以往的申報規定,不再限定成員國申報項目的數量,給“花兒”申報衝刺世界文化遺產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