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該自然保護區於1982年
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國惟一省級野
雙峰駝自然保護區,經20年的加強保護,強化管理措施,加大宣傳力度,該地區野雙峰駝不管是種群數量,還是生存環境都已得到了改善。1997年秋、1999年夏、2000秋、2001年夏及2002年冬,由北林大、蘭大、省林勘院等單位組成的專家組對安南壩保護區內野駱駝分布情況進行了5次科考。保護區內野駱駝儲量由70年代的70餘峰發展到2002年的200餘峰。
2006年2月11日獲國務院批准(國辦發[2006]9號)準成立甘肅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2007年8月24日由省編辦甘機編辦通字[2007]65號檔案批准成立甘肅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
阿爾金山北麓,甘肅省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其地理坐標為:東經92°16′00″~92°25′00″,北緯39°05′00″~39°50′00″。
自然環境
氣候特點
氣候屬典型的溫帶乾旱氣候。乾燥是這裡氣候的主要特徵,年均蒸發量是降水量的60多倍,年均蒸發量接近或超過1630mm,水資源比較缺乏。
地形地貌
保護區海拔1480m~3870m之間。地貌以
戈壁、
荒漠、
沙漠等為主。
生物資源
動物資源
保護區內有陸生野生動物120種,隸屬於17目41科。其中爬行類1目3科7種;鳥類11目24科71種;陸生野生動物以鳥類占優勢,占保護區陸生野生動物種類的59.2%;哺乳類次之,占35%;爬行類占5.8%。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種、二級21種;列入國家保護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43種。
哺乳類5目14科42種。保護區海拔在1480~3870米之間,棲息著野雙峰駝、
蒙古野驢、
雪豹、
盤羊、
岩羊、
鵝喉羚等多種珍稀動物,主要以野雙峰駝為主。
植物資源
保護區內主要植被以旱生、超旱生為主,有些區域灌木覆蓋率達到或超過60%,為各類野生動物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
區內共有高等植物24科68屬116種,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屬3種;被子植物23科67屬113種,而占絕對優勢,缺乏蕨類和苔蘚植物。在保護區中有甘肅植物新記錄3種。
管理機構
甘肅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正縣級建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設一室三科,辦公室、計畫財務科(加掛項目管理辦公室牌子)、保護監測科、科研管理科。設四個保護站,均為正科級建制,分別為安南壩保護站、多壩溝保護站、烏什喀特保護站、冬格列克保護站。
野駱駝簡介
別名:野駝
學名:Camelus bactrianus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駱駝科 Camelidae
屬: 駱駝屬 Camelus
大型偶蹄類。體軀高大,體長220~350厘米,尾長50~60厘米,體重450~690千克,和家養雙峰駝十分相似。胸部較寬,背具雙駝峰,下圓上尖,呈錐形直立駝峰,堅實硬挺,不倒垂。尾較短。
生活習性
主要採食紅柳、駱駝刺、芨芨草、白刺等等很粗乾的野草和灌木枝葉為食,喝又苦又澀的鹹水。吃飽後找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臥息反芻。野駱駝機警而膽怯,其視覺、聽覺、嗅覺相當靈敏,有驚人的耐力。
野生雙峰駝的活動,一般以十幾頭大小的集群為規律。在繁殖期,每個種群由一峰成年公駝和幾峰母駝帶一些未成年幼駝組成,有固定活動區域,除非季節轉換時才進行幾百公里的長途遷徙。另外,公的幼駝一旦到了兩歲左右,就會被逐出種群,去別的種群爭奪“領導權”。野駱駝的繁衍是在自然的優勝劣汰中進行的,能夠適應嚴酷的生存環境的個體存活下來,其它的便自然死亡被無情淘汰。野駱駝的壽命一般在30歲左右。
保護級別
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