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王廟

甘王廟

明成化年始建於桂平市鹿嶺巔,康熙年間移建於弩灘上。

明成化年始建於桂平市鹿嶺巔,康熙年間移建於弩灘上。同治八年(1869年)八月毀於大火,同治十二年(1873年)四月重修。比較完善的建築建於民國八年(1919年),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再次重修。

甘王廟分上里廟和下里廟。上里廟面朝碧灘,下里廟面朝弩灘。上、下里甘王廟,原來均為三進當地建築風格,分上、中、下三進,中進兩旁有耳房、閣樓,供香工居住。大躍進和“文革”期間由於大煉鋼鐵破四舊等原因,此廟宇均遭受拆毀,現兩廟均僅殘存上殿,皆為磚木結構,還可看到當年的風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王廟
  • 時間:明成化年
  • 地點:桂平市鹿嶺巔
  • 由來:弩灘是黔江最險惡的灘
建築格局,建築由來,

建築格局

明成化年始建於桂平市鹿嶺巔,康熙年間移建於弩灘上。同治八年(1869年)八月毀於大火,同治十二年(1873年)四月重修。比較完善的建築建於民國八年(1919年),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再次重修。
甘王廟分上里廟和下里廟。上里廟面朝碧灘,下里廟面朝弩灘。上、下里甘王廟,原來均為三進當地建築風格,分上、中、下三進,中進兩旁有耳房、閣樓,供香工居住。大躍進和“文革”期間由於大煉鋼鐵破四舊等原因,此廟宇均遭受拆毀,現兩廟均僅殘存上殿,皆為磚木結構,還可看到當年的風采。

建築由來

弩灘是黔江最險惡的灘,弩灘村就在弩灘邊。弩灘水流急、波浪大、礁石多、漩渦多。當時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詩,是對弩灘的形象描繪:“療掉一孤舟,必剝水上浮。吁烏人聲涌,移牙上灘頭。”
解放前,由於弩灘多灘險,沉船之事經常發生,土匪也很猖狂,不但過往黔江的商船提心弔膽,弩灘村村民也不得安寧。從小好打抱不平的甘王,拜師學藝,練就了一身武功,帶領治安隊員保護村民,還常到黔江弩灘岸邊,保護過往船家。在一次保護官鹽的戰鬥中,甘王捨生忘死,令土匪聞風喪膽。為此,朝廷決定嘉獎甘王,但他面對高官厚祿,不為所動,依然在弩灘村做一個普通村民,繼續保護鄉親和過往船隊。甘王死後,村民常常懷念他,後來意外在黔江邊發現了一塊石頭,酷似甘王,村民認為這是河神為了保護他們而送來的,就把它立在弩灘上進行朝拜。因戰亂和自然災害等原因,甘王石下落不明,於是村民們修建甘王廟紀念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