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甘溪鄉,全名
甘溪仡佬族侗族鄉.位於我國貴州省
石阡縣西南部?甘溪仡佬族侗族鄉轄甘溪、鋪溪、扶堰、地袍四個行政村?105個村民組。是一個以
仡佬族、侗族和羌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鄉。西與遵義市接壤?南與黔東南州相連。石阡縣至
餘慶縣的一條公路經過該鄉?計畫中的
江口至
甕安縣高速公路經過該鄉。 境內風景迷人?生態保存完好?有著名的“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
佛頂山坐落其中?所以 甘溪”因佛頂山而得名。 1934年10月紅二、六軍團長征先遣隊在這裡遭遇湘、桂、黔敵主力?發生了著名的
甘溪戰役?傷亡慘重。由
蕭克題寫的甘溪死難
烈士紀念塔現在是縣級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2年經甘溪陳氏一族與政府達成一致?其代表承認其祠堂為甘溪鄉人民政府所有?隨後政府將其改建成
民族博物館?以啟示後人。 甘溪街?甘溪鄉人民政府駐地?四面環山?有甘溪人民的母親河—蟒溪河?和
頭道河流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甘溪街原只有一條?後經不斷移民改建?以建成一小區——三鑫小區?甘溪便真正踏上了城鎮化的道路。 但該鄉第二三產業比重極小?幾乎全靠農業支撐?人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獲得收入?是典型的西部鄉鎮?要使甘溪真正走向富裕?甘溪人民真正過上好生活?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村鎮結構
全鄉有黨支部7個,其中3個機關黨支部,4個村級黨支部,黨員總數321名,農村黨員256名,隨著黨中央對基層組織建設的越來越重視,甘溪鄉黨委按照上級黨委的安排部署,把黨員素質提升工程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主要內容,近兩年,通過黨員先進性學習教育活動,實施農村基層黨組織先進性建設工程,採取了多種形式的黨員素質培訓,取得明顯效果,通過“三培五帶”、“黨員責任區”、“做、帶、幫”等活動的開展,農村基層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得到加強,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有力提高了黨員宣傳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水平和脫貧致富的能力。在黨員中湧現了一大批農業科技推廣能手,煙、茶種植示範戶、畜牧養殖示範戶等,省委將2008年確定為黨的
基層組織建設年,鄉黨委在組織實施這項活動中,通過廣泛深入調研,根據全鄉廣大黨員的需求,把黨員培訓作為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來抓,除了加強常規的教育學習外,還將繼續採取走出去學習的方式加強對外經驗交流學習,使基層組織建設取得更好的成效。甘溪鄉位於
石阡縣城西南部,距縣城20公里。東臨我縣
坪山鄉,南接
施秉、
餘慶縣和我縣的
聚鳳鄉,西靠我縣
白沙鎮、
國榮鄉,北抵我縣
中壩鎮。行政區域面積158平方公里,轄九個自然村,105個村民組,2010年末全鄉人口總戶數3527戶14464人,其中:農業人口14111人,
非農業人口353人,
人口出生率8.18‰,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7‰。主要居住著
仡佬族、侗族、苗族和漢族等民族,紅軍長征中著名的甘溪遭遇戰曾在這裡發生,轄區內有佛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由於受地理、自然條件等因素影響,全鄉僅有
耕地面積10031畝,人均耕地面積0.69畝,人均基本農田占有量0.42畝。甘溪鄉民眾收入主要渠道和途徑:1、種植業;2、
畜牧業;3、外出務工;4、社會救助;5、國家政策。2010年人均占有糧396公斤,人均純收入1350元,是典型的老、少、邊、窮鄉,也是全省100個重點貧困鄉(鎮)之一。
2010年,全鄉完成
農業總產值5720萬元,增長8.41%,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3.21萬元,年末存款餘額1866.88萬元,
貸款餘額1873.74萬元。
主要資源
甘溪境內山巒起伏,群峰疊嶂,
佛頂山自然保護區覆蓋全鄉大部分區域,
森林覆蓋率達65%。境內最高海拔1869.3米(佛頂山主峰),最低海拔520米。
境內溪流縱橫,有蟒溪河、洞塘河等大小48條河流溪溝,
水資源豐富,且水質優良。山川秀麗、景色優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6℃,年
降雨量1130mm,屬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無霜期260天以上,常年晝夜溫差大,全鄉平均海拔600-800之間。全鄉有
耕地面積10031畝,多為
黃壤、紅黃鑲,
有機質含量高,pH值5.5-7.5。800-1300海拔的土地多為酸性或微
酸性土壤。
境內的旅遊資源有省級自然保護區與
梵淨山素姊妹相稱的
佛頂山,
原始森林至今保存較為完整,有國家一級、二級、三級保護植物1069種,列為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42種鳥類,是科考旅遊勝地;有坐落於
扶堰村泥山的“
石阡第一杉”;有大川硐、奇峽岩、蟒溪河神奇
滴水岩等自然風光;還有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甘溪
紅軍烈士紀念碑,地袍堯上民族村寨等旅遊資源。現我鄉成立有佛頂山旅遊協會1個,主要依託佛頂山洞塘河景區和當地香菇、貓耳厥等特產作為旅遊資源。
境內各類農副特產資源有藤茶、苦丁茶、生漆、
油桐、板粟、核桃、香菇、貓耳厥等。
主要礦藏有釩礦、磷
鉬礦、
鉛鋅礦、銅礦、金礦和鐵礦等。
--人口總數:14464人農業人口:14111人
非農業人口:353人
--行政區面積:15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031.0畝
--主要民族成分:
仡佬族,侗族,苗族,漢族 發展口號:推進四五五工程,打造生態示範鄉。
--所轄村:甘溪,坪望,鋪溪,曬溪,地袍,各票,雙龍,扶堰,泥山 生產總值:572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茶產業,旅遊業 名特產品:藤茶,苦丁茶,
香菇,
木姜油,生漆 辦公所在地:甘溪村街上
--自然條件:資源:旅遊,茶葉,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