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根散

甘李根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八。具有溫陽降沖之功效。主治奔豚氣。症見自覺氣從少腹上衝心胸,臍間築築悸動,氣支兩脅,胸滿氣短,不欲聞人語聲,發作有時,四肢煩疼,腹中冷痛,手足逆冷,舌質淡苔白,脈弦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李根散
  •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八
  • 功用:溫陽降沖
  • 主治:奔豚氣
方劑組成,用法用量,主要功用,功能主治,方劑運用,文獻摘要,

方劑組成

甘李根(銼)二兩(60g),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半兩(15g),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人參(去蘆頭)、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心、當歸(銼,微炒)一兩,乾薑(炮裂,銼)半兩,檳榔一兩(30g)。

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次9克,水煎,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主要功用

溫陽降沖。

功能主治

奔豚氣,臍腹脹痛,翕翕短氣,發作有時,四肢疼悶。

方劑運用

診斷要點:自覺氣從少腹上衝心胸,臍間築築悸動,氣支兩脅,胸滿氣短,不欲聞人語聲,發作有時,四肢煩疼,腹中冷痛,手足逆冷,舌質淡苔白,脈弦遲。

文獻摘要

《普濟方》:“甘李根散出聖惠方。治奔豚氣。臍腹脹痛。翕翕短氣。發作有時。四肢疼悶。甘李根二兩銼,吳茱萸半兩,湯浸七次,焙,乾微炒,半夏一兩,湯浸七次,人參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去皮臍,桂心一兩,當歸一兩,v,微炒,乾姜半兩,炮v,檳榔一兩。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溫酒調下。”
《雜病廣要》:“《聖惠》治奔豚氣,臍腹脹痛,翕翕短氣,發作有時,四肢疼悶,甘李根散,於本方去茯苓、甘草,加吳茱萸、當歸檳榔。”
張仲景疾病學》:“《外台秘要》載治奔豚方13首,多由李根白皮、茯苓、人參,桂心、乾薑、附子等組成,頗有實用價值⋯⋯奔氣湯、甘李根散、奔豚丸,皆可選用。《全生集》說:‘奔豚者,如江豚之狀,氣從小腹上衝心而痛也。⋯⋯若痛甚手足厥冷者,宜當歸四逆湯加肉桂、吳茱萸主之。’”
中國中醫急症》:“奔豚氣,仲景載其病因為‘皆從驚恐得之’,驚恐惱怒或情志不遂,肝氣鬱結化熱。肝經與沖脈相通,隨沖脈上逆入胸中達咽喉:或素體心陽不足、或汗後心陽不振,加之外寒入侵,陰寒內盛,上凌心陽,而至氣從少腹上沖達心胸;或夙有水飲內停,心腎陽虛,水飲內動,以至臍下築築動悸,欲發奔豚。發病機制與心、肝、腎及沖脈有關。後世對奔豚氣之病因病機補充極少,正如《雜病廣要》雲‘蓋其擴充仲景者,則寥寥罕聞爾’。張仲景針對此病因病機,治療奔豚氣用奔豚湯、桂枝加桂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3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