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坑客家涼帽製作技藝
- 別名:蘇公笠
- 批准時間:2013年11月22日
- 非遺級別:省級
- 類別:傳統技藝
- 項目編號:VIII—59
- 申報地區:深圳市龍崗區
甘坑客家涼帽製作技藝是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客家人戴涼帽的習俗,從北宋年間就有蘇東坡的“蘇公笠”記載,近一千年。甘坑涼帽的製作從清朝嘉慶年開始也有兩百年歷史。早年甘坑涼帽村始祖張錦超學到從福建長汀府張太婆承傳過來的涼帽...
製作工藝 流程 甘坑客家涼帽製作包括竹織、掃桐油、彌帽和上帽等四個環節,整個生產過程有33個工藝程式。其中,竹織環節包括裁竹、刮竹青、破篾、削篾、撕咬篾青篾囊、削篾框條、曬篾片、織帽箔、裁心仔、織“頭碌”、織花紋圖案...
現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甘坑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傳承人為張航燕(1955—),其於20世紀70年代在該村涼帽廠跟隨父親學習涼帽編制技藝,於2010年參加深圳市博物館非遺展覽,2011年在深圳大運文化園作涼帽技藝演出,多次參與社會公益性活動。地理位置...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以其選材講究、製作精巧、手工細緻、造型美觀等特點在客家婦女中享有盛譽,製作一頂涼帽,需要經過選料、開料、削外圓尖、削篾、撕篾、織笪、掃油、劃圓、摺布、剪圓、染布、曬布、圈內圓、車頭布、夾外圓、扎藤...
它在曾經以“涼帽”生產聞名於世的甘坑涼帽村,目前已幾近絕跡,唯一還掌握這種技藝的第六代傳承人張航燕,也在歲月的長河中一天天的老去。如何讓這種傳統手藝能夠代代傳承?那就是發起一場以“客家涼帽”的歌曲歌唱追溯。
質樸的山歌唱出龍崗記憶,百年老圍屋記載著客家人的發展史。廣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核心景點——華僑城甘坑客家小鎮曾是客家人聚居地。近年來,其深度挖掘客家涼帽文化元素,推出原創IP形象——涼帽寶寶,將...
客家涼帽製作技藝 客家涼帽是客家女性必不可少的穿戴飾品,涼帽是用竹篾和紡布製作而成,隨著歲月變遷,人們的思想轉變,戶外勞作越來越少,涼帽的需求也漸漸降低。
據了解,深圳市本次有4個非遺項目被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甘坑客家涼帽於2011年被評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後,涼帽加工工藝當年在大運會期間在大運村向各國友人進行演示;第八屆和第九屆文博會,甘坑涼帽先後亮相文博會坂田手...
廣東省級非遺——甘坑客家涼帽製作技藝 甘坑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往北十公里的山區小山村,村中有座涼帽山。此山種有幾百畝“單竹”,該竹很特別,竹頭竹尾一樣粗大,節間長1米多,易開篾。甘坑村祖傳絕活是師傅用牙“撕篾”,...
朱冠玉,1947年出生,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淡水望天圍居民。她從年輕時起學習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多年來從事客家涼帽製作,在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是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村裡有9項技藝被列入鎮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分別為:民間音樂“客家山歌”及客家糖環製作技藝、客家鵝製作技藝、客家黃酒製作技藝、客家釀豆腐製作技藝、葡米製作技藝、糯米圓製作技藝、客家米橙製作技藝、客家涼帽製作技藝。該村代表性...
張航燕,男,籍貫廣東深圳,1955年生,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客家涼帽製作技藝(甘坑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傳承人物。自幼跟隨父親學習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屬於家族傳承。1970年開始在甘坑涼帽廠工作,1980年任涼帽廠副廠長。他製作涼帽的基本功...
前一季“深圳記憶”項目聚焦深圳傳統手工藝,陸續對深圳非遺“客家涼帽編織技藝”“合成號小食製作技藝”展開探尋。首期的“甘坑涼帽”聚焦一頂涼帽背後的“甘坑傳奇”;第二期,向讀者介紹百年歷史的糕餅字號——“合成號”對深圳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