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社會影響,創建歷史,設計者簡介,內部布置,紀念牌匾,半身像,
簡介
瓦爾哈拉神殿被認為是所有路德維希一世(King Ludwig l)所委任的工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建築。由建築師利奧·馮·克倫澤(Leo von Klenze)負責設計和建造,自1830年10月18日第一塊地基的安放到1842年10月18日的正式對外開放,共歷時12年。該神殿被刻意建造在雷根斯堡(Regensburg)的哥德式大教堂附近。
瓦爾哈拉這個名字出自瑞士出生的歷史學家約翰內斯·米勒(Johannes von Muller),瓦爾哈拉(Walhalla)是“死者殿堂”(hall of the dead)的意思。早年的日耳曼人希望其死後20年可以入駐一個名人堂。瓦爾哈拉神殿共擁有64塊牌匾和128人的半身像。
瓦爾哈拉神殿位於德國雷根斯堡市和德國解放紀念館(Befreiungshalle ,Liberation Hall)附近,矗立在巴伐利亞州凱爾海姆縣(Kelheim)的一座名不見經傳名叫布魯堡(Breuberg)的小山丘上,神殿位於多瑙河沿岸,距離雷根斯堡下游的小鄉村多瑙施陶夫(Donaustauf)6英里。
社會影響
1843年,在瓦爾哈拉神殿完工後一年,英國著名畫家約瑟夫·瑪羅德·威廉·透納創作了名為“瓦爾哈拉神殿的開放,1842年”的油畫以作紀念。
藝術歷史學家耶格(Jorg Traeger)曾評論道,“十九世紀時,國家這個概念只是一種信仰,是藝術表達了信仰。”
創建歷史
路德維希籌建瓦拉哈拉神殿的意願源自1807年。當時在拿破崙的授意下,其父馬克西米蘭(Maximilian)使巴伐利亞(Bavaria)從一個公國變成王國。年輕的路德維希一直想成為真正的國王而不是法國授意下的一個大公。
在巴伐利亞成立21年時,他被其父差遣去出席拿破崙在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Prussia's Frederick the Great)柏林墳墓前舉辦的勝利慶祝大會。在他折回慕尼黑的途中,他決定一旦當上國王,他將建立一個名人堂以紀念腓特烈大帝和其他偉大的日耳曼人。
1825年,路德維希的父親去世後,他開始落實他的籌建計畫,他開始分別從柏林,羅馬和卡雷拉(Cararra)訂購了45座半身像。同時,他也開始選擇建造地,並成功地說服了雷根斯堡大公捐贈一塊位於多瑙河河畔多瑙施陶夫的山丘葡萄園作為建造地點。
路德維希授命利奧·馮·克倫澤設計和建造神殿,他要求道,“我希望建造一個偉大的建築,不但是物理尺寸上的,而且是設計概念上的。”
1830年,從第一塊地基安放開始建造,共耗時12年,耗資800萬荷蘭盾(guldens),這相當於當年王室專款的二倍。
設計者簡介
利奧·馮·克倫澤(Leo von Klenze),全名弗朗茨·卡爾·利奧波德·馮·克倫澤(Franz Karl Leopold von Klenze),1784年2月28日生於德國施拉登(Schladen),1864年1月27日卒於慕尼黑(Munich)。他是德國建築師、畫家、作家,是新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人物。
內部布置
紀念牌匾
(表格一,瓦爾哈拉神殿紀念牌匾的部分人物清單)
半身像
1847年以前
人物姓名 | 人物介紹 |
---|---|
奧古斯特二世(強力王) | 薩克森選帝侯、波蘭國王 |
米哈伊爾·博格達諾維奇·巴克萊·德托利 | 俄國陸軍元帥 |
德國作曲家 | |
畫家 | |
德國作曲家 | |
奧地利作曲家 | |
獅子亨利 | 薩克森公爵、巴伐利亞公爵 |
亨利一世(捕鳥者) | 薩克森公爵、德意志國王 |
德國畫家 | |
德國哲學家 | |
卡爾十世·古斯塔夫 | 瑞典國王 |
俄國女沙皇 | |
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 | |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 |
出生在托倫,推翻了托勒密學說 | |
德國哲學家、數學家 | |
德國詩人 | |
阿爾布雷赫特·馮·華倫斯坦 | 三十年戰爭中波西米亞軍事領袖 |
沉默的威廉 | 八十年戰爭中帶領荷蘭從西班牙獨立的領袖 |
德國考古學家與藝術學家 | |
新生鐸夫 | 德國宗教和社會改革家,摩拉維亞弟兄會領袖 |
(表格二,瓦爾哈拉神殿1847年以前的部分半身像人物清單)
1847年以後
(表格三,瓦爾哈拉神殿1847年以後的部分半身像人物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