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尤姆斯維京戰士
- 代表人物:"高個子"托基·哈拉徳松
- 性質:維京僱傭兵組織
流浪武士之城的崛起,傑出人物代表,瓦爾哈拉神殿的最後主人,
流浪武士之城的崛起
公元10世紀的斯堪的納維亞,是風起雲湧、風雲際變的一個世紀。經過一個世紀的海外劫掠,維京世界已經與百年前大不一樣。從海外掠奪的大量財富開始從根本上改變維京社會的政治經濟結構,外來的基督教也開始轉變部分維京人傳承了千年的傳統信仰,這片千年來未曾激變的土地已經到達了歷史的轉角。
掌控著驚人財富的維京領主搖身一變成為國王,頻繁的征戰掠奪讓他們身價倍增,其所持有的經濟、軍事資源已經遠超自己寒酸的祖先,旨在統一地區的國戰成為了10世紀斯堪的納維亞的戰爭主旋律。他們之中少數幸運兒在戰場上常勝不敗、開疆拓土、建立基業,但是更多的維京領主則被更強一級的對手消滅,他們原先的土地被敵人兼併,人口被敵人虜獲,財富被敵人瓜分,吟遊詩人悠揚的琴聲中不再出現他們曾經膾炙人口的鼎鼎大名。
然而,這些敗亡的維京領主們不曾在這個世界上完全消失,因為昔日忠心耿耿的戰團夥伴們依舊感念著他們已故主人生前的知遇之恩。倖存下來的他們,懷揣著對生存和復仇的強烈渴望,憑藉身經百戰的豐富閱歷和令人膽寒的高超戰技,搭把伙建立起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獨立武裝組織——尤姆斯維京戰團。
任何組織都要有一個根據地,這些桀驁不馴的武士們選擇了與斯堪的納維亞一海之隔的文德蘭建立起屬於他們的家——尤姆斯堡。文德蘭位於波羅的海以南地區,因當地土著居民文德人而命名。與維京人不同,文德人屬於斯拉夫人,與屬於日耳曼人的維京人區別明顯。在斯拉夫人的土地上紮根立足,足以高調錶明尤姆斯維京武士們的獨立性。面對混戰頻仍的斯堪的納維亞,他們在政治上不站立場,轉而成為超脫於政治之外的僱傭兵,出價者高得之。誰願意拿出豐厚的金錢賞賜,誰將會得到他們的絕對忠誠,因此儘管他們表面上不站隊伍,但是實際上依舊是影響斯堪地納維亞地區政治格局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因為尤姆斯維京武士是一群無家可歸的流浪戰士,昔日的主人已經被對手消滅,忠誠讓他們不屑於向勝利者投降,因為在加入舊主人的戰團時他們曾經許下忠誠的諾言。已經沒有效忠對象的他們決定餘生為兩樣寶貴的事情而拼搏奮鬥——財富與兄弟。
尤姆斯維京武士的來源決定了這個組織對忠誠這個品質極為看重,只有忠實可靠的維京人,方有可能被吸納進組織。除此之外,戰團的加入還有許多非常嚴苛的準入條件,唯有符合所有條件的維京人,才有資格最終踏入尤姆斯堡的大門。
1.年齡18到50歲的勇毅之士。只有年富力強的成年男性才能加入,不過在尤姆斯維京人的歷史上,只有一次破例,那就是年僅12歲的瓦根·阿克松,他是尤姆斯戰團創始人之一"神箭手"阿克·帕納托基之子。即便是親爹是組織的"總裁",小伙子也要參加招聘試煉。因為尤姆斯戰團對個人的勇武和戰鬥技巧極為看重,弱者哪怕是拼爹也只能被拒之門外。他的考試內容是與戰團成員西格瓦德·哈拉德松進行決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瓦根贏得了決鬥。他在決鬥中表現出來的技藝震驚四座,裁判團最終為其破例,準許小伙子成為組織的一分子。
2.團成員彼此之間嚴禁爭吵、中傷、械鬥。團結是尤姆斯戰團的靈魂,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但任何內斗的現象都三令五申嚴格禁止。團組織在建立之初就知道內訌的危害性,團隊的人數本來就不多,如果發生分裂那將是不可挽回的損失。
3.任何成員都有義務保護團內兄弟,為戰死的兄弟復仇。戰團珍惜每一位隊員的生命,因此每一筆命債都會記得清清楚楚,任何人如果明知對手是殺死團內兄弟的兇手而不去復仇,將會被視為叛徒。
4.團內的所有矛盾糾紛由團長及其委員會仲裁。解決隊員之間的矛盾糾紛是團領導的職責之一,領導人不僅要作戰勇猛、一馬當先,在處理平常日的矛盾時也要表現得當、公平公正、令人信服。
5.在面對人數與己方持平或少於己方的敵人時,嚴禁從戰場逃跑,不過如果敵人數量遠遠超過己方數量,可允許擇機撤退。尤姆斯維京戰士不會在人數並不占優勢的敵人面前做出有損榮譽的事情。但是在面對數量過於龐大的敵軍時,誰也不是無腦硬剛的傻子,明智地撤退、保存有生力量是所有人的應該做出的選擇。
6.所有戰利品平均分配。尤姆斯維京戰士是高度自律的組織,團隊相信所有戰士都是在戰場上拼盡全力地戰鬥,當然每個人的表現都被其他隊友看在眼裡。因此戰利品以平均的原則進行分配,這種"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作風在該組織表現的淋漓盡致。
7.所有隊員外出必須請假,如果超過三天缺席而沒有事先說明和合理解釋,則予以開除。尤姆斯戰團講究嚴格的紀律,隊員們平時生活在一起,如果無故消失則會背上通敵逃跑的嫌疑。這種頗有現代上班族風格的規章制度正是千年前的維京人所遵從的。
8.營地和城堡內嚴禁出現婦女和孩子。尤姆斯戰士對男女關係管理嚴格,組織不會禁止隊員們的男女私生活,但是攜帶婦女入營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儘管他們對婦女不會失禮,受這條規定的限制,戰團營地只有男性。
以上的8條規定是尤姆斯維京戰團的基本招募條件,加入者必須發誓嚴格遵守以上規定,
如果發生違規行為,則甘願無條件被團組織依法處置。在加入團隊後,等待隊員的將會是無情殘酷的日常訓練,隊員之間互相頻繁切磋戰鬥技藝,成為高度職業化的菁英武士是所有人始終不渝的目標,也是他們立身的根本。
傑出人物代表
尤姆斯維京戰團有許多傑出人物,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高個子"托基·哈拉徳松。托基擁有王族血統,他的祖父是丹麥歷史上首位統一全國的維京首領老戈姆,著名的"藍牙王"哈拉爾德(哈拉爾一世)是他的叔叔。由於他身材十分高大,力量無與倫比,作戰非常兇悍,因此在戰團中脫穎而出,很快成為了戰團首領。
自公元1009年開始,尤姆斯戰團的旗幟就成為了盎格魯撒克遜人揮之不去的夢魘,他們頻頻出現於英格蘭東海岸,東盎格利亞、肯特和威塞克斯地區成為他們的主要獵物,這讓英王埃塞爾雷德二世頭痛不已。與戰團隨行的還有丹麥國王斯韋恩的小兒子克努特,他就是日後的"北海大帝",當時還是個少年,斯韋恩想讓他在海外歷練一番長長見識,由尤姆斯戰團來保護,他比較放心。
為了讓這群入侵者停止腳步,英王埃塞爾雷德二世採取綏靖政策,他從財政中撥出一部分資金用於賄賂丹麥人,通過這種類似"歲幣"的東西換取和平,由於是支付給丹麥人的,因而史稱"丹麥金"。在尤姆斯戰團來到英國之前,這種以錢換和平的舉措曾經存在,但是這次英格蘭人提供了史無前例高達48000磅銀幣的丹麥金,這是有記載中最高額度的一次賠款。能支付如此巨額的丹麥金,可見托基與他的尤姆斯戰團給英格蘭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和破壞,以至於必須要儘量滿足入侵者貪婪的胃口。的確,不同於以往的維京劫掠者,所有的戰團戰士都是高度職業化的精銳武裝力量,個個都是老兵,相比起那些亦農亦兵的普通維京人,他們的作戰技藝明顯要高出很多,在歷史記載中,這群入侵者除了在攻打倫敦這種城防非常堅固的大城市時無計可施之外,幾乎未嘗敗績,在野外戰場上,他們罕逢對手。
通過尤姆斯戰團在英格蘭的初步立足,丹麥國王斯韋恩對英格蘭的情況有了全面的了解,他隨後於公元1013年全面入侵英格蘭,但是托基的立場卻發生了改變,或許是因為英格蘭的富饒讓他可以在這裡獲取更多的財富,或許是出於舊主人勢力膨脹、卸磨殺驢的擔憂,他這次選擇為英王效力。
斯韋恩的征服很成功,但是卻在第二年去世,他的兒子克努特即位為斯堪地納維亞共主與英格蘭國王。托基與他的戰士們被新國王視為急需拉攏的一支力量,因為他們的強大武力能很好地為新登基的國王提供強大的威懾力和武裝保護,震懾任何潛在的反叛分子,儘管他們曾經背叛過自己的父親,但是新王打算冰釋前嫌,與他們重修於好。由此可見,即便是權勢龐大的"北海大帝",也對尤姆斯戰士們尊敬有加。
托基由於是戰團首領,先後被克努特國王封為東盎格利亞伯爵、丹麥伯爵甚至王子哈德克努特的監護人,幾乎成為斯堪的納維亞的"無冕之王"。因為克努特國王的領土橫跨北海,英格蘭和斯堪地納維亞都處於他的統治之下,國王常年在英格蘭統管事務,分身乏術的他決定讓托基替自己代為管理丹麥,直到自己的兒子成年。這是尤姆斯戰團從普通的僱傭兵組織上升為皇家衛隊的開始。
儘管自己正處於人生巔峰,但是此時托基已經是年過半百的老年人了,深感精力不濟的他決定卸任退隱,回到尤姆斯堡安度餘生。尤姆斯戰團的首條規定就是隊員的年齡是18到50,托基依舊嚴格遵守隊規,在超齡後退出戰團,從此消失在歷史的記載之中。
瓦爾哈拉神殿的最後主人
尤姆斯戰士們在信仰上始終保持著祖先古老的信仰,即便在基督教來臨的時代,他們依舊不曾改變,這讓他們一直保有鮮明的異教符號。他們認為,相比起基督教,祖先的信仰能讓自己獲得更為強大的戰鬥力,擁有火爆脾氣的雷神托爾賦予他們無盡的戰鬥怒火,榮登瓦爾哈拉英靈殿的吸引力讓他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在維京人的精神逐漸被基督教侵蝕的時代,他們依舊固守自己的信仰陣地。
托基卸任後,尤姆斯戰團逐漸走向衰落,因為如此強大的非政府武裝組織讓任何當權者都十分忌憚,舊恩主"北海大帝"克努特去世後他們失去了最後的靠山。尤姆斯武士只追隨競價最高的出資人,堅守自己的獨立性,而且桀驁不馴難以管制,這些特質讓國王們都視之為破壞權力平衡的潛在威脅。在半個世紀之後,信奉基督教的丹麥國王馬格努斯傾全國之力向尤姆斯戰團發難,他們的根據地尤姆斯堡被攻破,所有防禦工事被拆毀,人員要么戰死要么被俘,從此這個曾經牢不可破的組織最終走到了命運的終點。同樣與之隨風而逝的,是維京人千年以來的古老信仰,在尤姆斯戰團解散後,不再有任何的維京組織帶有如此鮮明的異教信仰,基督教的浪潮席捲了整個北歐,因此說他們是瓦爾哈拉神殿中古老諸神的最後一批座上賓,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