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寺土司

瓦寺土司

瓦寺土司,即瓦寺宣慰司,嘉絨十八土司之一。為今四川汶川縣境內。該土司是由今西藏地方部落奉皇命遠征來此地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瓦寺土司
  • 別名:瓦寺宣慰司
  • 設立時間:明代中葉
  • 第一代土司:雍中羅洛思
土司簡介,世襲傳承,轄地變動,

土司簡介

瓦寺土司,即瓦寺宣慰司,嘉絨十八土司之一。為今四川汶川縣境內。該土司是由今西藏地方部落奉皇命遠征來此地的。
明代中葉,在西藏加渴地方,有一部落酋長名叫瓊布思六本·桑朗納斯壩,他臣服於明王朝,並於明宣德元年(1426年)人京貢物獻經,得到皇上召見,賞賜頗裕。後奉旨"馳驛回藏,永綏南荒。"
明英宗正統六年(1441年),因岷江上游的茂縣、威州、汶川等地人民反抗封建王朝的壓迫和剝削,“屢征不服”。明王朝則採取遠調西藏軍來鎮壓,實行"以番治番,以夷治夷"政策,當時徵調瓊布思六本統兵出藏清剿。瓊布因病老,故請求以其弟雍中羅洛思為他帶兵前征。雍中羅洛思率頭領四十三位,士兵三千一百五十人,經長途急行軍一月余,便抵達今汶川等地,分道進剿。事平,“省憲奏功,奉詔留駐汶川縣之塗禹山”(現汶川縣綿虒鎮塗禹山村內仍有汶川瓦寺土司官寨),控制西溝北路羌同。明王朝授給其“宣慰使司”職,頒發給銀印一枚(重48兩)和敕書誥命各一,自此始“世襲其職”。雍中羅洛思則成為第一代瓦寺土司。
瓦寺土司初定駐牧汶川時,所劃轄地並不寬,只有六寨,即塗禹山三寨和四山三寨,自明代神宗六年(144113年)起,因功嘉獎和政治原因多次增封領地。
1652年(順治九年),第15代瓦寺土司曲翊伸,將其明代所授印信號紙繳清順治皇帝,即為投誠歸順,清廷授其安撫司職。於康熙九年(1670年),瓦寺土司隨征西藏時,第17代土司桑朗溫愷有功,加賞宣慰司銜,乾隆二年(1737年)被加封為指揮使職銜,乾隆十七年(1752年)及三十六年(1771年)參與了剿征雜谷土司蒼旺並金川等處土司,第19代瓦寺土司桑朗榮宗隨征出力,賞戴花翎,並賜名姓索諾木榮宗(此後瓦寺土司便以索為其漢姓)。嘉慶元年(1796年),又參加清政府鎮壓四川達州白蓮教起義出力,四川總督勒保奏請批准升宣慰司,換給印信號紙。
道光二十一年((841年)七月,英軍入侵。清廷大震,急調各省兵丁赴援,第20代瓦寺土司索衍傳派土舍索文茂率屯土兵千餘人出征,跋涉數千里,於道光二十二年初到達浙江寧波前線後,參加了抗英戰鬥。

世襲傳承

第一世雍中羅洛思;第二世克羅俄堅燦;第三世直巴答什;四世滿葛喇;五世舍那容中;第六世占叫加第七世喃葛;第八世亦舍雍中;第九世甲思巴;第十世南吉兒賈思巴;第十一世南吉二朋;第十二世舍躬
第十三世山查兒巴;第十四世曲沃太;第十五世曲翊伸;第十六世坦明吉卜;第十七世桑朗溫凱;第十八世桑朗雍中;第十九世桑朗榮宗(乾隆皇帝賜姓名叫索諾木榮宗);;第二十世索衍傳;第二十一世索世藩
第二十二世索代興(字懷仁);第二十三世索代庚(字季皋、代興之弟);第二十四世索觀雲(字海飄);第二十五世索國光(現健在)。

轄地變動

瓦寺土司初定駐牧汶川時,所劃轄地並不寬,只有六寨,即塗禹山三寨和四山三寨,自明代神宗六年(144113年)起至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止,前後歷時五百零八年,其間因功嘉獎和政治原因多次增封領地,現可查得所屬地域圖,是清代《汶川防務圖》和清嘉慶乙丑年(1805年)的"瓦寺"地域圖。圖中所標劃的疆界領地,正與民國時期的汶川地域圖相同,但其實際控制權早已劃給了理縣管理。
第一次是在土司初定居安防時期,官衙住設在汶川縣塗禹山(今汶川縣玉龍鄉塗禹村),位在岷江以西的高山台地處,寨堡是沿山樑峰脊繞纏狀修建,前後均有城門,樓閣亭檐雕梁畫壁,相當宏偉堂煌,土司衙署分一、二、三堂,房梁門窗構造極為精緻,顯得很莊重和氣派。至今在舊遺址廢墟上尚可看到一人高大的石獅子和兩個城門洞十分宏偉高大。整個寨衙布局協調,屬城堡式建築,官衙為"四合院"部局。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經此地時,曾於此衙內設"汶川縣蘇維埃政府"。解放後合作化時,將舊官衙作為人民公社的學校和倉庫、保管室等,雖已五百多年的歷史建築,但其建築結構,雕樑畫棟等工藝都很精堪鮮艷,真令人嘆為觀止。其地另有一別名叫"銅靈山",傳說頗多而神奇,距汶川舊縣城綿屬約十五華里地。土司授封初期只有領地塗禹山三寨,即板橋(今玉龍鄉板橋村橋山組),白土壩(今綿廄鄉白土壩村),河坪(今綿廄鄉和平村),四山三寨與大小坪(今綿展鄉克約村大小坪村民組),六盪(今綿臆鄉克約村六盪、三倒拐村民組),克約(今綿脆鄉克約村克約村民組)。板橋,是因曾用木板搭建成橋而得名,因其地勢險峻,官方在此設板橋關。紅軍長征時,曾於此處與敵軍進行過惡戰,現還能見雙方當時所掘建的掩體工事和板橋村口一山樑上一棵巨樹上留下的累累彈痕。板橋山台地上有"觀音土",過去藏羌人民在大災之年,成群結隊的饑民來此取土充飢。白土壩,因產石膏石而得名。河坪現改名"和平",官寨住地顯現出遠古積沉下的河床沙石,雖為山地,而較平坦,故得其名。該處有土舍衙署。關於大、小坪,實際上是兩地方,但相距不遠,都在岷江岸邊,按其地平坦寬展的大和小,分稱其二地為大、小坪,在今綿廄鄉飛沙關近臨處。原寨首住地段家壩地也在今大、小坪村民組轄地中。六盪,最口今譯音稱寫作"落盪"或"羅灘",該地是從大坪處上山,經三倒拐即到其地。克約(原名稱叫克納),可從大小坪上山或羌豐簇頭溝上山即到達,與落盪連界,分陰山、陽山,現在所居皆是藏族,四十歲以上人還能通操"嘉絨藏語",年青人絕大多數操用漢語,也有操用藏語的。
以上是"瓦寺"土司定居汶川守職初期所轄地域和其方位情況。土司官寨附近還占有馬埝坪(今玉龍鄉塗禹村馬埝坪村民組),茅坪(今玉龍鄉小茅坪村)以及招店村,都是當時六寨之外所占有的肥缺寶地之一部分,有關六寨,都設有寨首。這一階段所領地域,除白土壩、河坪、茅坪有羌民外,克約、落盪,大小坪,板橋山等地都是原無人跡,新開墾的林地,除大小坪是河沙地外,板橋山的坡度1氣稍緩,克約、落盪是山地陡坡,這些地方在當時屬"汶民無力墾者"的山林處。其地年過古稀之人說,他們只給土司上糧,不給官家上糧,他們昔日耕耘的土地都是"瓦寺土司"的份地。從瓦寺土司屬民的房屋分布來看,較為分散,可想初來時一是墾地,二是為防範當地土著民族再反阜朝,採取從分散到聚居,而且從隨墾地和定居情形來看,又可互為呼應方便,是有戰略布防性劃定墾居的。由於當時兵多地少?故而有些"瓦寺"兵家,到解放時還耕種著原理縣境內的一些土地,象古壩州的木闌(今屬威州鄉新橋村,舊為理縣地區),羊乳(今威州鄉羊龍山)、鳳坪(今屬威州鄉鳳坪壩),白龍五寨(今屬克枯鄉大寺村一帶)。所以歷史上瓦寺土司不但每年要給"汶川縣交條銀13.8兩外,還要向保縣(今理縣)交條銀9.8兩。條銀者為明、清稅制,條指的是"人",銀指的是土地,也就是說是人和土地加起來應納的稅賦。應交理縣的條糧銀,在民國二十八年六月(1939年),'瓦寺第二十四代土司索海飄(字觀雲)因在理縣已是"有糧無地"呈書與"理縣清理糧駐委員地"稱:敝地向在貴縣白龍五寨契約上納正糧九兩二錢,嗣因五寨地廣人稀,舉目荒涼......,希於能將敝署有糧無地之正糧四網豁免"。省政府於民國三十四年二月(1945年)才訓令:"為有糧無土,民力難勝......準予豁免"。同時還對瓦寺三屆舊賦理縣合玉米160石一齊免除。以後,瓦寺土司就再沒有向理縣交納糧稅。根據清嘉厭《汶志紀略》(1805年)記錄,可追溯到明代瓦寺土司就向理縣納糧l賦。
第二階段瓦寺土司擴增領地是在明神宗萬曆年間,(1573-1619年),因"草坡叛亂",瓦寺第十二代土司南
告舍躬"害兵進剿",平定後,"上憲保請將草坡十二寨賞.給管轄。於是該土始有草坡之地,設總管,統十一寨"在此以前草坡原土著民族主要是羌人,因其地古稱冉瓏國地,當地土著民族多為古蜀族先民。明代汶川防務圖,除標明汶川上水裡、下水裡之外,把草坡地域稱為"草坡番"。據調查,當時國家政令難達其地,此處多由各部落頭領管轄,形成坐山為王,以寨各居。在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草坡生番叛......直撲馬原山頂馬原墩"(今草坡鄉的馬嶺山),朝廷派瓦寺第十一代土司率兵進行平息。爾後因"烏原墩"(住兵的關卡)離草坡極近,不易固守,才把該墩遷移到簇頭(即今綿贗鄉羌豐村的簇頭),並築城、置堡宮。神宗共在位46年,萬曆年中則是指神宗二十三年,即1595年,因草坡十二寨頭領"互相吞併,爭殺不休",瓦寺十二代土司率兵進剿後,共斬八寨頭領,寬免了四頭領。由此證明,在此以前草坡還屬不受朝廷管轄的部落主制度地方,草坡"劃屬瓦寺領轄時,與瓦寺立位汶11地方已是一百五十餘年。此時管領草坡刁頭(今叫碉頭村,寨內碉房還在,屬綿廄鄉)、是灣(今革坡鄉是灣村)、草壩(今草坡鄉兩河l:21村草壩村民組地方)、章牌(今草坡樟排村)、克蔥(今草坡鄉克充村)、沙派(今草坡鄉沙派村)、柴林13(今草坡鄉金波村柴林灣)、哈圭(大約為今草坡鄉碼頭村一帶)、龍潭溝(今草坡鄉龍潭村)、得爾郎(今草坡鄉龍潭村得爾巴和得臘蘇一帶)、灣寨(今草坡鄉金波村安枯溪一帶)等村寨。瓦寺土司管轄這些寨落之後,設有總管,其官寨設在今草坡鄉的碼頭村處。
瓦寺土司的領地擴展定劃的第三階段是在清代。1652年瓦寺土司索諾木榮宗,將其明代所授印信號紙繳清順治皇帝(順治九年),即為投誠歸順,清廷授其安撫司職。於康熙九年(1670年),瓦寺土司隨征西藏時,土司桑朗溫愷有功,加賞宣慰司銜,乾隆二年(1737年)被加封為指揮使職銜,乾隆十七年(1752年)及三十六年(1771年)參與了剿征雜谷土司蒼旺並金××等處土司,桑朗雍中隨征出力,賞戴花翎,並更名(即賜名姓索諾木榮宗)。嘉慶元年(1796年),又參加清政府鎮壓四川達州白蓮教起義出力,四川總督勒保奏請批准升宣慰司,換給印信號紙。
由於瓦寺土司自第十五代曲翊伸在順治九年投順清朝,誠服順調,立功頗著,故將其領轄地域劃令為東抵威州保子關(即今汶川縣威州布瓦山下的關隘一帶),南至三江12I(今三江鄉)交灌縣老塞壩(今都江堰市境內)西臨日隆(今小金縣日隆鄉),斑爛山(即今汶川與小金縣界山巴朗山)界沃日;北至沙牌溝交雜谷(即今理縣雜谷腦)。此時的瓦寺土司在今汶川縣境內在原寨落基礎上又擴劃給了臥龍、耿達、三江等地,共十一寨,下設總管、寨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