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嘉絨18土司
- 別稱:嘉戎十八土司
- 所處時代:清代
- 民族族群:藏族
- 出生地:嘉絨地區
“嘉絨18土司”這個概念是在清代以來才形成的。
所謂本部,即是指嘉絨的核心塊區。嘉絨本部在馬塘以西共十二土司地。嘉絨本部又分為三小部:1.四土部——包括梭磨、卓克基、松崗、黨壩四土司地,皆在今理縣西北境。2.大金部——綽斯甲、促侵、巴底、巴旺、丹東五土司地。3.小金部——包括贊拉、沃日、穆坪三土司地。
所謂沖部是指嘉絨的外圍塊區。或者可以理解為漢藏過渡地區。嘉戎沖部在馬塘以南之地。1.來蘇部——原歸雜谷土司管理,後為梭磨土司轄地的一部分。2.雜谷部——原雜谷土司地。3.瓦寺部——瓦寺土司地。 4.瓦部,它包括魚通土司、冷邊土司、沈邊土司地。6.木雅部,即指明正土司轄區。
歷史上,嘉絨地區內的18土司具體名稱如下:
1.長河魚通寧遠宣慰司(簡稱明正土司)該土司不僅系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歷史上的四大土司之一,也是嘉絨地區受朝廷分封最早,勢力最大的土司。地跨今甘孜州康定、瀘定、道孚、雅江、九龍、丹巴等。下轄土千戶1名,土百戶48名。其中有17名土百戶在丹巴縣境內。
3.巴底宣慰司(又名布拉克底宣慰司),在今甘孜州丹巴縣境內。
4.巴旺宣慰司,該土司原與巴底宣慰司為同一家族,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74年)受封后單獨分出。在今甘孜州丹巴縣境內。
5.梭磨宣慰司,地跨今阿壩州馬爾康、紅原、理縣、黑水等縣地。
6.瓦寺宣慰司,在今阿壩州汶川縣境內。該土司系明代由朝廷調派西藏土酋領兵赴汶川鎮壓當地“反民”,後留守授職。
7.綽斯甲宣慰司(又名綽斯甲布宣慰司),系經首任部落酋長之名而命名,地跨今阿壩州金川、壤塘和甘孜州色達等縣。
8.革什札安撫司(又名丹東土司或丹東革什札安撫司),在今甘孜州丹巴縣境內。
9.促侵安撫司(又名祁侵安撫司或大金土司),在今阿壩州金川縣境內。
10.贊拉安撫司(又名小金土司),與促侵土司原為同一家族,在今阿壩州小金縣境內。
11.松崗安撫司,在今阿壩州馬爾康縣境內。
12.雜谷安撫司,地跨今阿壩州理縣、茂縣、黑水等縣。
13.沃日安撫司(又名鄂克什土司),在今阿壩州小金縣境內。
14.魚通安撫司,在今甘孜州康定境內。
15.冷邊長官司,在今甘孜州瀘定縣境內。
16.沈邊長官司,在今甘孜州瀘定縣境內。
17.黨壩長官司,在今阿壩州馬爾康縣境內。
18.卓克基長官司,在今阿壩州馬爾康縣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