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兒俄足節

瓦兒俄足節

瓦兒俄足節又稱“領歌節”“歌仙節”、“羌族婦女節”和“羌族端陽節”。主要盛行於茂縣曲谷一帶地區,民間傳說眾多,節日儀程複雜。其中,可分為“引歌”“領歌”“接歌”“傳歌”四大內容。

2006年5月,羌族瓦爾俄足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資文化遺產名錄”。羌族作家葉星光創作的大型羌族儀式歌舞《瓦爾俄足》已被搬上舞台,由此更擴大了瓦爾俄足在世界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瓦兒俄足節
  • 別稱:領歌節、歌仙節、羌族婦女節、羌族端陽節
  • 流行地區:茂縣曲谷
  • 節日起源:宗教
節日,起源,意義,主要活動,

節日

身著節日盛裝,佩戴著金銀等各種飾物、佩環的“領歌女神”們一大早便整齊地來到“越雅戈達”(寨中最集中的草坪)上,開始“引歌”,拉開節日序幕。“引歌”三遍後,寨中其她婦女也開始陸續進入草坪,在“領歌女神”的引領下,帶著她們事先準備好的太陽饃饃,月亮饃饃,山形饃饃以及香蠟柏枝,咂酒,臘肉,乾糧,一路嬉戲、高歌,向女神梁子進發,一幅無以倫比的美麗畫卷頃刻展現在羌族文化的大型節日活動。
瓦兒俄足節

起源

瓦爾俄足是羌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慶活動,主要由婦女主持和舉辦。其源於古羌民族多神崇拜的宗教文化。秦末漢初,羌民族從河湟遷徙定居於岷江中上游,在長期遊牧、農耕文化的發展中,逐步形成了今天以祈禱歌舞女神莎朗姐"引歌"為主線的,有獨特民俗內涵的"瓦爾俄足"。

意義

瓦爾俄足是一項以女性為主的綜合性民間節慶活動,它集歌舞、飲食、宗教、習俗、服飾、建築等於一體,能較完整地反映羌族文化梗概,在羌民族民間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研究和觀賞價值。在歷史發展中傳承至今,在羌民族聚居區絕無僅有,實屬罕見。通過對羌族瓦爾俄足節慶的研究,能深入了解古羌民族宗教文化內涵,對研究羌族女神崇拜習俗,民間歌曲、原始舞蹈、教育等都有很高價值。

主要活動

節日中,凡本寨婦女,不分老幼,皆著鮮艷的本地域民族服飾,佩銀飾前往參加,氣氛異常熱烈。
前夜活動
1.瓦爾俄足前夜的活動程式:寨中婦女圍聚在火堂邊製作祭祀女神的太陽饃饃、月亮饃饃和山形饃饃(舅舅陪同);舅舅開壇、祝詞;製作擺供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