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倉起義

瓦倉起義

1927年8月下旬,中共鄂西特委為貫徹八七會議精神,和遠安縣委,根據湖北省委發動農民秋收起義的指示,於1927年9月14日,在遠安瓦倉發動了農民武裝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瓦倉起義
  • 時間:1927年9月14日
  • 地點:遠安瓦倉
  • 人數:200餘人
概述,起義經過,

概述

中共鄂西特委和遠安縣委,根據湖北省委發動農民秋收起義的指示,於1927年9月14日,在遠安瓦倉發動了農民武裝起義。

起義經過

瓦倉地處當陽遠安荊門、南漳4縣交界處,國民黨反動統治力量薄弱,中共當地組織還控制了1600餘人的自衛團。1927年8月下旬,中共鄂西特委為貫徹八七會議精神,鑒於瓦倉的情況,決定在瓦倉首先發動武裝起義。9月7日,瓦倉起義指揮部成立,李超然任總指揮,並以瓦倉自衛團為基礎,充實黨員骨幹,組成“瓦倉農民自衛團”。全團200餘人,汪效禹為自衛團團長,傅丹湘、李勛臣為副團長,洪勛為自衛團政治指導員,傅恆之任參謀長,王懷之任總交通兼總後勤。為保證起義的成功,李超然利用與當地駐守的一支川軍的指揮官秦漢三、杜伯乾、羅福祥等的私交關係,爭取了該部保持中立,還暗地為農民自衛團提供步槍30多支和一批彈藥。14日夜,瓦倉起義爆發。汪效禹率領自衛團第3營攻打駐石馬槽區團防局,活捉團總汪和延。洪勛、傅恆之率自衛團第1、第2營在農協會員的配合下,一舉捉拿反動官吏和土劣80餘人,並將罪大惡極的土劣雷聲之等30多人處決。
9月15日,李超然宣布成立瓦倉區工農革命政府(不久改稱瓦倉區蘇維埃政府),傅殿雲任政府主席。按照指揮部統一部署,中共觀音、九子山等地組織負責人傅子和、羅慶烈等人也領導農民起義,成立了觀音五鄉聯合辦事處。
安南鄉農民亦回響而起,一個月之內,形成了以瓦倉為中心,連線當陽的觀音、九子山、遠安的南鄉及南漳、荊門相鄰地區在內的1500多平方公里的紅色區域。瓦倉起義勝利後,當陽反動頭目曹靜佛、尚信安等於10月中旬,糾合當陽、遠安、南漳、荊門等地的反動武裝1萬多人,對瓦倉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起義部隊抵抗失利,轉移到楊家山堅守,後又陷入重圍。10月24日,部隊分散突圍,傅丹湘、汪文化、黃冠柏率一部突圍到遠安南鄉;洪勛、汪效禹先後被殺。敵人占領瓦倉後,殺人放火,屠殺共產黨員、農民自衛團戰士和農協會員200餘人。11月,傅丹湘、汪文化、黃冠柏等在遠安南鄉集合突圍出來的農民自衛團戰士100多人,組成工農革命軍鄂西挺進大隊,由汪文化、黃冠柏任正副大隊長,採用游擊戰術與敵人鬥爭,隊伍發展到400多人。1928年1月,為執行湖北省委關於當陽、宜昌等“七縣總暴動”計畫,當陽縣委準備發動全縣年關暴動。因徐永春被捕叛變,機密泄露而遭敵鎮壓,暴動未成。2月,李超然被叛徒出賣被捕,英勇就義於長板坡。
不久,傅丹湘、李時新等數十名共產黨員又遭敵人殺害。5月,鄂西挺進大隊在祠堂崗、塗家寨作戰失利,傷亡慘重。黃冠柏率餘部突圍到荊門、宜昌等地堅持鬥爭,後發展成為荊(門)當(陽)游擊第1大隊。
從瓦倉起義到喪失瓦倉紅色區域,歷時8個月,積累了經驗,也有血的教訓,在鄂西地區產生了較大影響,推動了近鄰地區的武裝鬥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