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瓣叉鼻魨
- 拉丁學名:Arothron firmamentum (Temminck & Schlegel, 1850)
- 別稱:蒼叉鼻魨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魨形目
- 科:四齒魨科
- 屬:叉鼻魨屬
- 種:瓣叉鼻魨
- 分布區域:印度―西太平洋區
- 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體頭部粗圓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地理分布,漁業利用,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體頭部粗圓,尾柄側扁。體側下緣無縱行皮褶。口小,端位;上下頜各有2個喙狀大牙板。吻短,圓鈍。眼中大,側上位。無鼻孔,兩側各具一個叉狀鼻突起。體背腹面,除眼周圍與尾柄後部外,全布滿小棘。鰓膜黑色。背鰭尖,位於體後部,具軟條14;臀鰭與其同形,具軟條13;無腹鰭;胸鰭寬短,後緣呈圓弧形;尾鰭寬大,呈圓弧形。體背部褐色,腹部白色;體側與背部布滿許多約與瞳孔同大之白斑;腹部與體側下方具一些與眼等大之深色斑點。各鰭灰色,幼魚則為白色。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區及斜坡水域。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南非,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及紐西蘭。台灣主要分布於西部海域。
漁業利用
肝臟及卵巢具劇毒,不可食用。偶於水族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