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簍

瓜簍

瓜簍,又稱藥瓜、野瓜、吊瓜、野葫蘆,學名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葫蘆科栝樓屬,多年生藤本植物。塊根圓柱狀,富含澱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瓜簍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葫蘆目
  • :葫蘆科
  • :瓜簍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繁殖方法,種子繁殖,分根繁殖,壓條繁殖,田間管理,真偽鑑別,

形態特徵

莖有直棱及直槽,被柔毛,多分枝。單葉互生瓠果肉質,橢圓形或球形,成熟時黃褐色。

生長環境

瓜簍適應性很強,耐寒,耐旱,多野生於田間、山坡及林間。瓜簍較為理想的生長環境是氣候溫暖、光照柔和、土層深厚、土壤濕潤、較肥沃的沙質壤土,不宜在低洼地和鹽鹼地栽培。種植瓜簍的主要問題是一些集中產區病蟲害嚴重,藥材的農藥殘留量超標,質量下降,藥材和中成藥的出口受到極大影響。我國是瓜簍傳統生產國,有較高的國際信譽度。只要選擇無公害、無污染的種植地域,並注意採用生物防治法防病治蟲,限制農藥的使用種類、使用量以及使用時間,並及時作好商品的檢驗,人工栽培瓜簍的生產前景將是非常廣闊的。
瓜簍植株和果實瓜簍植株和果實

主要價值

刷鍋、洗菜……諸多粗活兒,婦女全得乾。如此天長日久,勢必將那一雙倩手玉指糟蹋得不成樣子。尤其是手紋里隱藏的污垢,一時洗不乾淨,伸出手來,不堪入目!這會兒除豬胰子外,瓜簍便派上用場。
瓜簍,莖蔓生葉密如蓋,可以遮陽,過去大宅門庭院深深,多有栽培,夏日藏在樹陰下納涼祛暑真是一樂事也。
瓜簍,滿身是寶,根(天花粉)、籽、皮、瓤均可入藥。這在辭書藥典中全記載。只是它的另一功用卻被人忽略了。那就是它有極強的去污力,而且防皺防裂。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瓜蔞蛋兒也由嫩綠變成橘黃,果實纍纍,煞是喜人。種有瓜蔞的人家,摘采之後,除自家留用外,分送親友,多的還可以送到藥鋪賣它幾文錢。
洛陽居家人入秋多有收藏瓜蔞以備冬用的。冬天,女勞動之後,再摳點瓜蔞瓤的汁液擦在手上,保證皮不皴,不裂口子,更為可喜的是手紋里的污垢立馬除去,雙手柔軟、潤澤如常。
營養價值
瓜簍籽含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多種維生素以及鈣、鐵、鋅、硒等16種微量元素。食用瓜簍籽,對急性心肌缺血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對離體絨癌細胞的增殖和愛滋病病毒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對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有輔助療效,能提高肌體免疫功能,並有瘦身美容等多種功效,套用範圍非常廣泛。
瓜蔞籽瓜蔞籽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9月--10月選橙黃色、短柄的成熟果實,剖開取出種子,洗淨,曬乾,第2年春天“清明”至“穀雨”期間,將種子用40℃--50℃溫水浸泡一晝夜,取出晾乾,然後與河沙混勻,在20℃--30℃的溫度下催芽,種子裂口後以行距20厘米、株距12厘米的標準穴播。穴深4厘米,每穴播種子1枚--2枚,種子裂口向下,覆土,澆水,保持苗床濕潤。苗長到10厘米時即可移栽,移栽的株行距為0.5米x2米。
成熟瓜簍成熟瓜簍

分根繁殖

北方在“穀雨”前後,南方在“秋分”至“立冬”期間,挖取3年--5年生健壯的瓜簍根,直徑以3厘米--6厘米為宜。如以收穫瓜簍果實為目的,則挖根時注意多挖雌株的根,少挖雄株的根。然後,將種根切成6厘米--10厘米的小段,切口蘸上生根劑或草木灰,於室內通風乾燥處晾放一天,待切口癒合後下種。在做好的畦內按株行距0.5米x2米的規格挖穴,將種根平放在穴內,覆土3厘米--4厘米,壓實,再培土10厘米--15厘米,以利保墒。栽後20天,除去保墒土,1個月左右即可出苗。如遇天旱,可在離種根10厘米--15厘米處開溝澆水,但不能直接向根上澆水,以免爛根。栽時要注意雌雄株的搭配,一般按5:1--10:1的比例搭配栽種。

壓條繁殖

在夏季雨水充足氣溫高的季節,將生長健壯的莖蔓放在事先施足基肥的土地表面,在其節上壓土,待根長出後即可切斷莖蔓,長成新株。來年春季即可移栽到大田。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春秋季節要注意中耕,既能提高地溫,加速瓜簍根的生長,並可除去雜草,節省肥力。中耕時宜淺不宜深,防止損傷種根。
2.肥水管理。每年追肥2次--3次。第1次追肥應在苗高50厘米時,或在以後每年莖蔓開始生長時。在距植株約30厘米處,開溝環施腐熟人糞尿、廄肥和餅肥,畝用量3000千克,隨後蓋土。第2次追肥宜在6月上中旬開花初期進行,每畝用農家肥1500千克--2000千克。瓜蔞喜潮濕怕乾旱。每次追肥後,要澆透水一次。地塊積水時應及時排水。
3.搭架。為了使繁茂的瓜簍莖蔓在空間分布均勻,通風透光,需要在莖蔓長到30厘米--40厘米時搭設棚架。一般架高1.8米左右。可用長2米左右的竹、木桿作立柱,每隔2米--2.5米立一根,2行--3行之間搭一橫架。在每株瓜簍旁插兩根小竹竿,將莖蔓牽引到架上,用細繩輕輕捆住。
4.整枝。上架前每株留2根--3根粗壯的莖蔓,去掉其餘分枝和腋芽。上架後要及時摘除瘋杈腋芽,剪去瘦弱和過密分枝。
5.授粉。瓜簍為雌雄異株植物,自然授粉受到一定限制,坐果率、結實率不高。為了提高果實和種子產量,開花期間宜進行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人工授粉的方法是在早晨8點鐘--9點鐘,用毛筆蘸雄花粉,逐朵塗抹雌花柱頭,使大量花粉進入柱頭孔內。通過人工授粉可大大提高坐果率,但這種方法很費人工,成本較高。
6.培土越冬。北方寒冷地區,上凍前在瓜簍根周圍施入農家肥,並從離地面1米處剪斷莖蔓,把留下的部分盤好,放在根上,用土埋好,形成高30厘米左右的土堆。

真偽鑑別

1.真品瓜簍子。扁橢圓形,長12毫米--15毫米,寬6毫米--10毫米,厚約3.5毫米,表面淺棕至棕褐色,邊緣光滑,沿邊緣有一圈橢圓形溝紋。種臍端較尖,另端鈍圓或較狹窄。種皮堅硬,破開後可見子葉2枚,黃白色,富油性,外被灰綠色薄膜。氣微,味淡。
2.瓜簍混淆品之一----全緣栝樓
類十字形,表面有突起的細皺紋,中間有一條寬3毫米--4毫米的隆起環帶,環帶中間凹陷呈槽狀。種皮堅硬而脆,種子類長方形,長約6毫米,寬約4毫米,厚約3毫米,灰棕色。
3.瓜簍子混淆品之二----翹子栝樓
類長方形,表面灰棕或灰褐色,略粗糙,有乳突狀皺紋,兩端平截,微凹或有洞孔,中間有一條寬約4毫米微隆起的環帶。破開後,可見2枚長方形的子葉。富油性。氣微,味淡。
4.瓜簍子混淆品之三----長萼栝樓
類長方形,表面灰白或灰棕色,兩端均平截,中央有一條稍隆起窄帶,窄帶兩側各有1行瘤狀細皺。皮稍薄。
5.瓜簍子混淆品之四----紅花栝樓
長卵或長圓形,稍扁,中央鼓凸,表面光滑,灰棕或淺棕黃色,無稜線。種臍端稍近平截,常帶黑色,另端鈍圓或稍窄。
6.瓜簍子混淆品之五----兩廣栝樓
扁平卵形,稍有細皺紋,距邊緣3毫米--4毫米處有一圈橢圓形凸紋。種臍端平截,中央微凹,另端楔形。種皮薄而脆。
7.瓜簍子混淆品之六----長方子栝樓
類長方形,有瘤狀凸起皺紋,中間有一條隆起的直線,稍粗糙。種臍端平截或斜截形,另端截形。
8.瓜簍子混淆品之七----馬乾鈴栝樓
類長方狀或楔形,扁平,稍彎曲,有的稍翹扭,中央有一條稍隆起的窄帶,有的不明顯。種臍端平截,另一端窄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