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瓜田姓
- 外文名:無
- 注音:guā tián
- 解釋:一種姓氏
- 拼音:guā tián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瓜田[瓜田,讀音作guā tián(ㄍㄨㄚㄊㄧㄢˊ)]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唐朝時期鮮卑族吐谷渾氏部落,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以古鮮卑族吐谷渾氏部族所建立的吐谷渾王國,是一個傳奇,這個由從東北的白山黑水間千里跋涉、輾轉遷徙到青藏高原上的吐谷渾族人建立的草原王國,創造了中國歷史上諸多奇蹟:在其長達三百五十餘年的存國時間中,開創了少數民族地方政權最長的紀錄,成就了絲綢之路南道幾個世紀的繁華,培育了中國歷史上聞名遐邇的千里馬“青海驄”。吐谷渾王國的歷代國王中湧現了許多雄姿英發、見識不凡的傑出之士,在神奇而瑰麗的青藏高原上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令人扼腕嘆息的歷史長歌。南北朝時期,到了吐谷渾首領拾寅在位時的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嘉元二十九年(公元452年),曾在白蘭(今都蘭縣諾木洪)修建城廓,至吐谷渾伏連籌即位期間(公元491~529年)曾建都於今海西州境內,後移治於伏俟城今共和縣石乃亥鄉鐵卜洽古城)。到了隋煬帝楊廣大業五年(公元609年),隋軍擊敗吐谷渾,在其地設定四郡,今海西東部屬西海郡,西部屬鄯善郡。到隋朝末期,吐谷渾復據故地。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吐谷渾成大為唐王朝屬國。唐高宗李治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王國滅吐谷渾國,據有其地,曾隸吐蕃臘城節度使。但國滅不等於部族的消亡,在史籍《舊唐書》、《新唐書》、《通典》、《資治通鑑》、《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等文獻中,零散記載了滅國後吐谷渾人的活動情況。不少吐谷渾族人進入了河隴與西域地區。按敦煌文獻與石窟題記中所記載的吐谷渾族人資料,唐朝後期~五代時期~宋朝初期,吐谷渾族人以瓜州、沙州為中心的河西及域東境一帶地區為中心,繼續生息繁衍。今許多學者認為,當時,吐谷渾王族慕容氏在瓜州、沙州二地區已成為上層統治層,並逐漸漢化,對瓜州地區的政治形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於瓜州自漢朝以後盛產各類瓜果而聞名天下,其中有不少吐谷渾族人便以其為姓氏,稱瓜田氏,後分衍為單姓瓜氏、田氏,後皆稱田氏。2007年,甘肅省酒泉市安西縣經國務院批准,重新更名為瓜州縣,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東連縣城安西,西接國際旅遊名城敦煌,南靠祁連雪峰,北望浩瀚大漠。瓜州素有“世界風庫”之稱,當地人說這裡是“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安西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刮七級以上的大風,最大風力可達十二級,刮九級以上的大風時,飛沙走石,拔樹毀屋。著名的唐朝邊塞詩人岑參就寫有“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的詩句,來形容瓜州風之大。
瓜州以盛產“美瓜”而名揚中外,“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就是瓜州人生活的寫照,所生產的“瓜州蜜瓜”有四個系列三十多個品種,質脆汁多,香甜可口,清爽宜人,含糖量達14%~19%,是消暑止渴的佳品。有詩讚曰:冰泉浸綠玉,霸刀破黃金;涼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全縣種植面積達一萬六千餘萬畝,年產量穩定在三千萬公斤以上,產品遠銷青海、新疆、陝西、北京、天津、廣州、香港等地。
遷徙分布
瓜田氏複姓氏一個很古老的姓氏,今已不再,多改為單姓田氏,亦有極少瓜氏保留至今,以涼州、瓜州、會稽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涼 州:為西漢時期漢武帝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期改置為州,治所在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其時轄地在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陝西、內蒙古各一部。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到姑臧(今甘肅武威),僅轄河西地區。涼州曾一度屬於吐蕃(今新疆)。五代時期的西夏為設西涼府。元朝時期亦為西涼州。明朝時期置為涼州衛。清朝雍正時期改置涼州府,僅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時期廢府為縣。
瓜 州:原安西縣,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西部浩瀚的戈壁灘上,東鄰玉門,西連敦煌,南望祁連,北枕大漠,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安西,是取“國家統一,西方安定”之意,古稱瓜州。夏、商、周時為羌戎地,秦時大月氏居之。漢初被匈奴所占,漢武帝置河西四郡時,為敦煌郡三縣地:冥安、淵泉、廣至。兩晉沿襲漢制,隋置長樂郡,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改稱瓜州,宋、元兩朝相沿,明朝時期設赤金蒙古衛。清朝時期康熙大帝在安西布隆吉大敗葛爾丹部屬三千餘人,始稱安西,取義為“安定西域”,寄託了平定西域之亂的期望。清雍正元年設定安西直隸廳,後改為安西府、安西直隸州,至中華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安西直隸州改為安西縣,隸屬酒泉地區管轄。2007年丁亥經國務院批准,將甘肅省酒泉市安西縣更名為瓜州縣,讓具有深厚文化積澱的安西縣重新恢復漢唐時期的地域名稱。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時領二十六縣,在今浙江省境內有十八縣。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吳、會稽為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浙江紹興),有浙閩之地。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份(僅天目山、淳安縣西部小部分地區除外)、安徽省水陽江流域以東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帶及福建全省。三國時期孫吳國分設臨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後,其轄境縮小。西晉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為越州,後又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清朝順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民國時期合會稽、山陰二縣為紹興縣。今為浙江省紹興市。
堂號
涼州堂:以望立堂,亦稱西涼堂。
瓜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安西堂。
會稽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