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崖紅軍游擊隊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瓊崖(海南島)地區堅持游擊戰爭的革命武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瓊崖紅軍游擊隊
  • 外文名:Red Army Guerrillas in Qiongya
  • 活動範圍:瓊崖(海南島)地區
1932年8月,國民黨粵軍警衛旅陳漢光部會同駐海南島部隊對瓊崖紅軍獨立師發動第二次“圍剿”。至翌年1月,紅軍獨立師被打散。中共瓊崖特委書記馮白駒率紅軍和機關人員100餘人撤到母瑞山,後因疾病和給養困難,銳減至26人。與此同時,在東部,紅軍10餘名戰士與中共萬寧縣委帶領的部分幹部和赤衛隊,在萬寧六連嶺堅持鬥爭;在南部,中共陵(水)崖縣(今三亞)縣委找到40餘名戰士,與當地游擊隊合編為紅軍第5連,以尖峰嶺為基地開展鬥爭;在東北部,中共瓊文縣委帶領1個短槍班在瓊文地區(瓊山東部和文昌西北部)堅持鬥爭。此外,在西北部、西部,還有一些紅軍失散人員和共產黨員堅持隱蔽鬥爭。5月,馮白駒率20餘人從母瑞山突圍與瓊文地區堅持鬥爭的人員會合,遂將隊伍編成4個游擊小組,採取化裝奇襲、選點伏擊等戰術,積極打擊國民黨軍分散的小股武裝和地方民團。1936年5月,中共瓊崖特委成立工農紅軍游擊司令部,朱運澤任司令員,王白倫任政治委員,下轄7個支隊(相當於班),共約100人。此後,紅軍游擊隊在廣大民眾緊密配合下,積極開展恢復根據地的鬥爭,到1937年6月,鬥爭形勢有較大好轉,紅軍游擊隊恢復到200人。7月,中共瓊崖特委在中共中央、廣東省委和八路軍駐廣州辦事處的指導幫助下,開始與瓊崖國民黨當局進行團結抗日的談判,經1年多的談判鬥爭,終於在1938年10月22日與其達成合作抗日協定。同年12月5日,瓊崖紅軍游擊隊300餘人在瓊山縣(今海口市瓊山區)雲龍墟改編為廣東省民眾抗日自衛團第14區獨立隊,馮白駒任隊長,馬白山任副隊長,下轄3箇中隊和1個特務小隊。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