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崖優伶界工會,位於海南。
瓊崖優伶界工會,位於海南。
瓊崖優伶界工會,位於海南。民國十一年(1922年),由劇作家吳發鳳,名旦張祿金、姚賽蛟、陳成桂,名生陳俊彩、鄭長和,名武生王玉剛等人,在革命先驅者王文明、吳明(湖北人),以及徐成章、徐天宗、徐天炳(瓊山縣人,瓊劇界稱“三...
瓊崖優伶界工會,位於海南。民國十一年(1922年),由劇作家吳發鳳,名旦張祿金、姚賽蛟、陳成桂,名生陳俊彩、鄭長和,名武生王玉剛等人,在革命先驅者王文明、吳明(湖北人),以及徐成章、徐天宗、徐天炳(瓊山縣人,瓊劇界稱“三徐”)等人幫助下,發起和創辦的進步組織。吳發鳳當選主席,張祿金、姚賽蛟、陳成桂...
一生編撰腳本多出,有《回馬槍》、《姨替姊嫁》和《游城隍》等。“五四”運動後,受到民主革命洪流的影響,主張改良土戲。民國11年(1922),參與創辦“瓊崖優伶界工會”、“瓊崖土戲改良社”,致力改革舊戲文,創作新劇本,並領頭上演以維新運動為內容的《七君子》、《洞房嫁姨》等劇目。
在南洋時,積極創辦“瓊崖伶人聯誼社”。“五四”運動後,支持改良土劇,並率先上演經過改良的古裝戲和新編的文明戲劇目。民國11年(1922),同吳發鳳等人在島內發起組織“瓊崖優伶界工會”和“瓊崖土戲改良社”。他編寫的腳本多種,較流傳的有《玉筆架》、《萍娘傳》、《還魂記》、《孟姜女》、《杜鵑怨》、《...
1922年,和名花旦張祿金、張賽蛟、陳成桂,名武生王玉剛、小生陳俊彩、鄭長和等人,在王文明、吳明、徐成章、徐天宗、徐天炳等人的發起和組織下,在海口成立瓊崖優伶界工會,當選主席。隨後創辦瓊崖土戲改良社,改革瓊劇,使瓊劇成為反封建文化運動的組成部分。吳發鳳除蒐集一批傳統舊腳本改編外,創作了《秋瑾殉國》、《...
1922年,參加土戲改良社和瓊崖優伶界工會,牽頭演出時裝新戲。參加並領銜組班,三赴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高棉等地華僑聚居地演出,蜚聲海外。1950年,海南解放後,同韓文華。三升半(王秀明)、林道修、吳桂喜等組織新星群瓊劇團,在島內巡迴演出,深受民眾歡迎。從藝53年,創造了“長和腔”(...
陳俊彩(1863—1933),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東山鎮蒼原村人。著名瓊劇演員,劇作家。少時人私塾就讀,23歲從藝,一生都在各戲班擔綱主角演小生,有“瓊劇生王”之譽。他是以音樂過門代替幫腔的首倡者之一。民國11年(1922),參加“瓊崖土戲改良社”和“瓊崖優伶界工會”,任副主席和理事。帶頭上演時裝戲。他善於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