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環秀軒”,始建於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清代重建後改名“永盛大店”,建國後一度成為呈坎供銷社,今已恢復舊名。
基本介紹
簡介,人文歷史,
簡介
人文歷史
環秀橋始建於元代,位於呈坎古鎮的正中心,橫跨潨川(舊名龍溪)兩岸,是舊時徽州休寧、歙縣、旌德、太平諸縣往來要道。明成化間,羅環秀妻程氏重修,故得名。嘉靖四十四年,因洪水沖頹,羅杲宗及妻吳氏復造。道光九年,羅亨忠再修。同治二年,橋毀於兵,羅福俊及妻鄭氏重建。光緒二十七年,羅亨潤等又募資修復。公元2013年6月30日,呈坎遭遇特大洪水,環秀橋被沖斷,國家文物局按原貌修復。現在環秀橋已經成為呈坎古鎮悠久滄桑歷史的見證。
環秀軒因緊鄰環秀橋而得名。始建者程正大,徽州富溪人。呈坎與富溪相鄰,程正大自幼經常來往其間,對環秀橋一帶的風景非常鐘愛,因此在弘治年間便建屋於環秀橋西側,以橋為名,取名“環秀軒”。當時徽州著名文人張旭(字廷曙,徽州休寧人,成化舉人。)為其題詩曰:
環秀軒為程正大題
聞道幽居分外奇,天公寫岀畫中詩。
四山飛翠龍吟榻,一水環清護墨池。
富貴無心花不管,平安有信竹先知。
料應獨坐開尊處,多是梅捎月上時。
——張旭《梅岩小稿》卷十三,明正德元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