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滁》是一首元代的詩歌,作者是王冕,出自《鳳凰台》。在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也出現過。(環滁皆山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環滁
- 創作年代:元
- 作品出處:《鳳凰台》
- 作者:王冕
古詩原文,瑞鶴仙·環滁皆山也,原文,賞析,
古詩原文
生長當盛世,無家足遨遊。
行登鳳凰台,縱目萬景收。
山川尚形勝,故跡殊可求。
環滁起西南,三峰翠相繆。
落日淡天闕,紅塵障層樓。
盈盈佳麗地,每每風雨愁。
我老無所為,懷古心悠悠。
俯仰四十帝,盤礴三百秋。
於今竟何如?草樹迷荒丘。
惟有大江水,不改今古流。
徘徊髮長謠,感慨追前修。
謫仙既已矣,少陵安可留?
粲粲石上詩,凜凜霜氣浮。
書生往來頻,抵用多唱酬。
且沽數斗酒,醉倒歸來休。
瑞鶴仙·環滁皆山也
原文
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 游也,山餚野蔌,酒洌泉香,沸籌觥也。太守醉也,喧譁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賞析
這首詞用獨木橋體,隱括歐陽修散文名作《醉翁亭記》,同字協韻,唱嘆有情,盡得原作之神韻。“環滁皆山也。”起句全用《醉翁亭記》首句原文。滁即滁州(今安徽滁縣),歐陽修曾任滁州知州。 起筆寫出環滁皆山之空間境界,頗有一份大自然懷抱之中的慰藉感,從而覆蓋全篇,定下基調。下一個“也”字,已露唱嘆之情。“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用原作“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之句意。詞句更省淨,直指環山中之琅琊。蔚然,草木茂盛的樣子。更言深秀,倍加令人神往。“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三句,以便裝句法,移植原作中“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下泉上者,醉翁亭也”等句的句意直點出意境核心之所,而語句更加省淨。“翁之樂也。”此一句拖筆,變上文之描寫而為抒情,詞情遂愈發曳生姿。這句是詞人統攝原意而自鑄新辭,筆力之巨,顯然可見。接下來“得之心、寓之酒也。”二句概括原作中“醉翁之意不酒,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之意不酒”原作文眼之句,而山谷卻寧舍此不用,可謂獨具慧眼。境由心生,故謂之得。酒為外緣,故謂之寓。此句較“醉翁之意不酒”,更為內向,更為深刻。“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此三句,囊括原作“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一節,於朝暮一節僅以日出二字點出,其餘略去,而著力寫四季。這是因為寫四季尤可開拓意境之時間深度,從而與上文環滁皆山的空間廣度相副,境界遂愈感闊大遙深,此類筆法,深得造境之理。只言景無窮,而樂無窮實已寓於其中,這又深得融情之法。詞人運思之自由靈活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