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

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奧地利-蒂羅爾的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女大公(Maria Leopoldine;1632年4月6日-1649年8月7日)來自哈布斯堡家族蒂羅爾分支,1648年與堂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結婚,成為其第二任妻子。1649年,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死於分娩,年僅17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
  • 外文名:Maria Leopoldine
  • 出生日期:1632年4月6日
  • 逝世日期:1649年8月7日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青年早逝,家庭成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於1632年4月6日在因斯布魯克出生,是前奧地利大公利奧波德五世和克勞迪婭·德·美第奇的第三個女兒,第五個孩子(也是最小的孩子)。她的祖父母是內奧地利大公卡爾二世和巴伐利亞的瑪麗亞·安娜公主,她的外祖父母則是托斯卡納大公弗朗切斯科一世·德·美第奇和克里斯蒂娜·德·洛林。除了她的同胞兄姐外,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還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姐姐——維特多利亞·德拉·羅維爾,維特多利亞的父親是其母的第一任丈夫,烏爾比諾公爵費德里科·烏巴爾多·德拉·羅維爾。
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的哥哥斐迪南·卡爾繼承了前奧地利,但由於他還未成年,他們的母親克勞迪婭成為了攝政王。卡爾·路德維希(後來的巴拉丁選帝侯卡爾一世·路德維希)在1641年9月8日寫給母親伊莉莎白·斯圖亞特的信中說道,他的舅舅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和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的堂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打算把九歲的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許配給他,以結束“兩個家族之間的所有怨恨”。但這場婚事從未發生。

青年早逝

1648年7月2日,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在林茨與喪偶的神聖羅馬皇帝斐迪南三世結婚,從而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后、德意志王后、匈牙利王后和波希米亞王后。婚禮很隆重,古典音樂作曲家安德烈亞斯·勞赫以“期待(在天意的幫助下)是三十年戰爭最美麗的結局”來慶祝這場婚禮,為了紀念這一時刻,喬凡尼·費利斯·桑切斯創作了一部名為《 I Trifoni d'Amore》的歌劇,但因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四世(斐迪南三世的妹夫)在婚禮後的兩個月內逝世,因此,該歌劇在布拉格的首映在最後關頭被取消,而在布拉迪斯拉發上映的原計畫也不了了之。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和皇帝的原配瑪麗亞·安娜一樣都與皇帝有著密切的血緣關係,這兩場婚姻都是哈布斯堡家族不時加強自身實力的手段。
婚後不久,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就懷孕了。1649年,義大利畫家兼詩人洛倫佐·里皮為她畫了一副畫像(見概述圖)。1649年8月7日,這對夫婦唯一的孩子卡爾·約瑟夫大公誕生。分娩的過程異常艱難,年僅17歲的皇后也因此喪命。她的丈夫在妻子過世後的兩年內便再娶,而他們的兒子也在14歲時去世。她被安葬在維也納皇室墓穴的21號墓中。作家沃爾夫·海姆哈特·馮·霍貝格在其職業生涯開始時,曾將一首使獻給斐迪南三世皇帝,以紀念已故的皇后,這首詩被稱為“淚之詩(Klag-Gedicht)”。

家庭成員

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與斐迪南三世育有一子:
  • 卡爾·約瑟夫(1649年8月7日-1664年1月2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