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瑞金革命紀念館(Ruijin Revolutionary Memorial)是為紀念
中國共產黨及其領袖
毛澤東、朱德等領導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和紅一方面軍而建立。位於江西省瑞金縣城。1953年籌建,1958年建成。
該館收藏文物 10265件,其中一級藏品45件,二級藏品90件;史料10220份;圖書、雜誌2000多冊。這些文物資料,反映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從事革命活動的事跡,記載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和紅一方面軍的鬥爭歷史。
該館建有一座輔助陳列館,面積約1828平方米,舉辦了“中央革命根據地文物展覽”,展品800多件,其中文物602件。
簡介
瑞金革命紀念館原為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於1953年籌建,1958年正式開館。是為紀念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袖
毛澤東、
朱德等直接領導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和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是
江西省文化廳直屬
副處級文博事業單位,中宣部批准的首批百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紀念館有革命舊址有80多處。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館藏文物1萬多件;保護管理革命舊址和紀念館建築物180多處,其中列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3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本館積極探索社會化文物保護路子,在國家部委開展“尋根問祖”活動,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有41個國家部委(辦局)在瑞金修復其相對應舊址或舉辦專題陳列50餘個,其中有25個國家部委(辦局)在
瑞金建立了本系統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近幾年來出版發行了《偉大的預演——中央機關在瑞金》和《紅都瑞金》等書籍。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准,於2004年開始進行改擴建,2007年10月,江澤民題寫“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館名。
地理位置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位於瑞金城西蘇維埃紀念園內,占地面積為44694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為10110平方米(包括陳列館、文物庫房、文博樓、多媒體演示中心等),其中陳列展覽廳為兩層,共4800平方米,基本陳列是《人民共和國從這裡走來——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歷史陳列》。陳列展出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史料,並採用先進的展示手段,如場景再現、幻影成像、超寫實雕塑,再現了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恢弘的歷史。
歷史沿革
1929年1月到1931年9月,毛澤東、朱德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主力從井岡山出發,先後建立了贛南、閩西兩個革命根據地。1931年9月紅軍粉碎了國民黨第三次“圍剿”後把兩個根據地連成一片,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又稱“
中央蘇區”。同年11月在瑞金召開了中華
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了中央工農民主政府,選舉毛澤東為主席。
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沙洲壩在瑞金西南4公里處,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從葉坪遷到此,現有總辦公廳舊址、毛澤東、
張聞天、
謝覺哉、
鄧小平等同志的故居以及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列寧國小舊址等。 烏石壠在瑞金西4公里處,1933年中央軍委由葉坪遷到此辦公,現有中央軍委舊址和朱德、劉伯承等人的辦公室和舊居。 雲石山在瑞金西18公里處,是一座小山嶺,山頂有一處古廟。
193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工農兵民主政府、中央軍委等中央機關遷到古廟中辦公;同年10月,中央率領紅軍從這裡開始長征。1934年10月,在“左”傾路線的錯誤領導下,中央紅軍沒能粉碎國民黨的第五次“圍剿”,主力撤處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
1953年為紀念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園共產黨及其領袖毛澤東、朱德直接領導創建的中央革命根鞭地和紅軍第一方面軍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歷史,組建了瑞金革命紀念館籌備處,於1958年開館,為省、縣雙重領導的正科級事業機構。
1995年,上級批准改為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被評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連續13年被評為江西省文明單位。
1996年,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升格為副處級文博事業單位。
館藏情況
該館占地面積8084平方米,館舍建築面積1827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為陳列展廳,舉辦了“中央革命根據地文物展覽”,展品800多件,其中文物602件。占地2124平方米,其他為文物資料庫房及辦公用房。
該館收藏文物10265件,其中一級藏品45件,二級藏品90件;史料10220份;圖書、雜誌2000多冊。這些文物資料,反映了毛澤東、
朱德、
周恩來、
劉少奇等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從事革命活動的事跡,記載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和紅一方面軍的鬥爭歷史。
館內的歷史陳列廳即《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陳列》,歷史陳列廳建於1979年,收藏文物10265件,其中一級藏品45件,二級藏品224件;三級文物540件,史料10220份;圖書、雜誌2000多冊。這些大量的文物史料和藝術展品系統地介紹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創建、鞏固、發展等全過程,翔實、生動地再現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期間戰鬥、工作和生活的風貌,領導蘇區廣大軍民創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及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革命鬥爭歷史。
革命舊址
大禮堂舊址
中央政府大禮堂於1933年8月動工興建,年底落成。 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這裡召開。出席這次大會的代表693人、候補代表83 人、列席1500人。大會聽取和審議了毛澤東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討論和通過了修改
憲法大綱、經濟建設、蘇維埃建設等決議,通過了關於
國徽、
國旗、
軍旗的決定,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此後,還在這裡召開過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次全國政治工作會議、瑞金縣紅軍家屬代表大會。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大禮堂遭敵人拆毀。1956年按原貌重建,該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軍事委員會舊址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位於瑞金市城西
沙洲壩烏石龍村,原系當地楊氏私祠,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於1931年11月25日在瑞金葉坪宣告成立。朱德任主席,王稼祥、
彭德懷任副主席,中革軍委先後設有總參謀部(後改稱總司令部)、總政治部、地方工作部、武裝動員部(後改稱武裝總動員部)、總經理部(後改稱總供給部)、總兵站部(後改稱總兵站運輸部)、總軍醫處(後改稱總衛生部)、政治保衛局以及秘書處、撫恤委員會、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等機構,總參謀部內設一至六局。1933年5月,中革軍委根據臨時中央政府的決定從反“圍剿”前線遷移於此,軍委總參謀部本部以及新屬第一局(即作戰局)等機構在此辦公,中央軍委主席、紅軍總司令朱德,中革軍委副主席、代主席項英,中革軍委副主席、紅軍總政委周恩來,紅軍總參謀長
葉劍英、
劉伯承,第一局局長張雲逸,軍委秘書長
肖向榮等同志均在此辦公和居住。中革軍委的其他部門和總參謀部的其他局機關,則分布在烏石龍村其它民房或附近的村子裡。1934年7月,中革軍委遷移到雲石山梅坑村,中央紅軍長征後此處遭到敵人的破壞。1953年3月,舊址按原貌修復並正式對外開放至今,200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撥款再次重修。
紅軍總政治部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位於瑞金城西沙洲壩白屋子村,系當地楊氏私祠,1987年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工農紅軍部政治部,前身為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成立於1931年2月,主任毛澤東。1931年12月2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後,為中革軍委下設機構,主任由軍委副主席王稼祥兼任,副主任聶榮臻。1932年2月經黨中央批准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在中央政治局、蘇維埃中央政府的領導下,指導全國紅軍和地方部隊的政治工作,與中革軍委平級,主任仍為王稼祥,後增加
賀昌、
袁國平為副主任;
顧作霖、
李富春曾先後代理主任。總政機關剛成立時駐瑞金葉坪洋溪村,1932年3月起隨中央紅軍在前方,1933年5月後遷駐此房,前後共1年零3個月,至1934年7月遷駐雲石山岩背村。該部下設組織部、宣傳部、青年部、動員部、敵工部和秘書處等工作部門,辦有《紅星報》、《政治工作》等報刊。王稼祥、
楊尚昆、鄧小平、賀昌、袁國平等同志曾在此辦公和居住。1973年此處舊址進行過簡單維修,2003年解放軍總政治部從全軍留用黨費中撥款重修並正式對外開放。
沙洲壩革命舊址群
沙洲壩是中華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機關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的駐地,元太屋是中華蘇維埃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的辦公處,這裡還有毛澤東親自帶領機關工作人員為民眾開挖的一口水井,後人稱它為“紅井”。這些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3年年9月,為解決當地軍民飲水困難,毛澤東帶領政府工作人員同當地民眾一道開挖了這口井。1934年,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敵人曾多次要堵塞這口水井,沙洲壩人民與敵人堅持鬥爭,終於把這口井保留下來。1950年,瑞金人民為迎接中央南方老根據地慰問團,對水井進行了修整,並稱它為“紅井”,在井旁立了刻有“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的
石碑,深切表達對毛主席的尊敬和懷念。該井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葉坪革命舊址群
葉坪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地。1931年9月,中國共產黨蘇區中央局機關遷駐這裡;11月1日至5日,在這裡召開了中央蘇區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接著,11月7日至20日,又在這裡召開了中華蘇堆埃共和國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了臨時中央政府,其領導機關就駐在這裡。毛澤東、朱德、周恩來、
項英、
任弼時、王稼祥等在這裡從事過許多革命實踐活動。
葉坪為一革命舊址群,這裡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中共蘇區中央局”和“臨時中央政府”舊址,以及“紅軍烈士紀念亭”、“紅軍檢閱台”、“紅軍烈士紀念館”、“公略亭”等革命紀念建築物。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中央出版局”、“郵政局”、“國家銀行”、“金庫’、“紅色無線電部隊”、“紅色中華通訊社”、“警衛營”、“傳令排”、“電話總機室”等舊址。1933年4月,中央機關遷沙洲壩。
活動情況
該館陳列廳建成後,先後舉辦了《中央革命根據地文物展覽》、《繼往開來展覽》、《中央蘇區廉政史跡展覽》、《紅都教育史跡展覽》、《一國兩制,百年夢想展覽》和《江西驕子,蘇區赤兒——曾山同志在中央蘇區》等基本陳列和臨時陳列。 1991年為紀念中央革命
根據地創建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60周年,將原有的展覽改為《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陳列》。
人文教育
瑞金是舉世聞名的紅色故都,素有“共和國搖籃”之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了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建立了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並定都瑞金,故稱為“紅都”。
為紀念這段輝煌的歷史,1953年,籌建了瑞金革命紀念館,隨著研究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的深入和社會文化發展的需要,1994年,該館又更名為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在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為省文化廳直屬副處級文博事業單位,管理、研究中央革命根據地文物、史實、內設辦公室、保陳部、宣教部、保衛科、葉坪舊址管理處、沙洲壩舊址管理處六個副局級部門。全館現有幹部職工51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5人,中專學歷13人,初高中學歷23人。年齡結構以中、青年為主,平均年齡34歲。
建館五十多年來,瑞金革命紀念館共接待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朋友、僑胞、港澳台同胞等觀眾一千多萬人次,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
董必武、
胡耀邦、楊尚昆、
江澤民等蒞臨瑞金視察,對瑞金革命遺址群的管理保護給予了充分肯定,這些革命舊址已成為人們陶冶情操,奮發向上的生動課堂,成為對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為擴大社會教育面,先後舉辦了《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紅都教育史跡》、《中央蘇區廉政史跡》、《一國兩制,百年夢圓》、《江西嬌子,蘇區赤兒——曾山同志在中央蘇區》的基本陳列和臨時展覽,編寫了《紅色故都》、《偉大的預演》、《瑞金革命文物志》、《中央革命根據地大事記》等書籍,擴大了瑞金的知名度。相繼制訂了《瑞金革命文物保護規定》、《關於加強革命文物工作的意見》,並在全國首創“革命文物保護”活動,認真貫徹落實文物保護“五納入”,有效地保護了瑞金180多處中央蘇區黨政軍群領導機關等舊居舊址。同時,加大了葉坪、沙洲壩、雲石山三大革命舊址群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高起點、高品位地進行了景區規劃,興建了環保公廁,開闢了休閒茶座,營造了良好的參觀環境,並與20多家旅行社簽訂旅遊合作協定,共同開發精品
旅遊線路,“訪共和國搖籃”、“飲紅井水,登長征第一山”、“紅都之旅,成功之路”,開發具有紅都特色的旅遊紀念品,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業。近幾年來,國家部委先後在瑞金“尋根問祖”,先後修復50餘個革命舊址,建立了部門或系統的革命傳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名城建設已初具規模。
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幫助下,瑞金革命紀念館發揮自身優勢,已連續13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近幾年來又相繼被命名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榮獲國家文物局“全國文博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