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31年瑞士國家圖書館搬到館址。1961年更新了與瑞士出版商協會及瑞士法語書商和出版商協會的協定。1989年瑞士國家圖書館歸併到聯邦文化事務局麾下。1991年瑞士文獻檔案館設立。1992年聯邦自治當局批准了有關瑞士國家圖書館的新法律,為圖書館重組鋪平了道路。1993年開始在VTLS圖書館系統上進行電子編目。1995年國家館設立了瑞士ISSN中心(使用德文和法文),成立MEMOEIAV,協調瑞士聲音遺產的保存。1996年瑞士議會批准翻修主樓,並在1998-2000年完成。1997年將館藏從主樓轉移到國家館新的地下典藏庫,並引進自動化外借。1998年聯邦委員會批准了關於瑞士國家館的新條例。
2000年開始實施脫酸計畫,並設立圖書保護中心。2001年國家館搬回擴充和翻修大樓,在新閱覽室中正式開始多媒體服務。2002年Helveticat目錄進入虛擬圖書館系統。“Helveticat”是以各種媒介形式存儲的文獻產品(手稿、印刷品、數位化產品、繪畫或聲音文獻);所有國外出版的瑞士作家撰寫及有關瑞士的作品;該詞還包括所有官方機構的出版物,樂譜、報紙、學位論文甚至電話和地址名錄。
組織機構
瑞士國家館館長之下設藏書部——負責採選、編目、目錄、典藏、圖保以及ISSN中心;公共關係部——負責信息中心、瑞士聯合目錄、連續出版物目錄和外借;專藏部——負責文獻檔案和輿圖收藏;員工部——負責管理秘書、計算機系統、文化活動、國際關係、培訓和物業。
其他相關
【隸屬關係】
瑞士國家圖書館隸屬於瑞士聯邦內政部下屬的文化事務局。
【法律依據】
原為1911年的聯邦法,現為1992年的新聯邦法。
職能
瑞士國家圖書館館負責收集、編目、保存與瑞士有關各領域各學科的各種媒體信息,同時確保這些數據最大範圍的可獲得性。
【人員】
1998年國家館全日制員工103人。
【經費】
1998年全年預算:18,083,530瑞士法郎。
館藏建設
1911年聯邦法要求該館收集所有瑞士出版物;國外出版的與瑞士有關的出版物,無論其是古代作品抑或是現代作品;瑞士人撰述後翻譯成其他語言在國外出版的作品或僑居在瑞士的居民的作品。
1992年的新法律將收藏範圍擴大到新媒體。國家館雖然與瑞士出版商協會及瑞士法語書商和出版商協會簽定有無償贈書1冊的協定,然而在電子出版物方面沒有此類協定。
每年館藏增加55,000個題名。
【館藏】
2002年底館藏總量3,500,000卷(件):專著2,456,430件;期刊506,296卷;CD-ROM及縮微品9,090件;製圖資料、圖片、地圖333,207件;音樂出版物46,965件;視聽資料10,228件,現刊10,000種。總架長40公里。
【館舍】
國家館書庫面積6,200平方米、辦公室及公共空間12,000平方米,總計18,200平方米。
讀者服務
國家館向所有瑞士的居民開放。設有隸屬於用戶服務部的專門外藉機構,可按要求提供郵寄外借,但1951年前的出版物僅供在閱覽室使用,本館職工及讀者外借圖書不收費。
【在線上檢索】
在線上公共目錄查詢;國家書目;期刊聯合目錄;檔案索引;全球資訊網服務可獲得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