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1896年開始有外國人在瑞典拍攝新聞片。瑞典人自己拍片從1898年開始。1907年在斯德哥爾摩成立了斯溫司卡影片公司。1909年,C.麥格努孫加入該公司成為經理和主要導演。當時所拍的影片主要是改編北歐國家的文學作品,如:《幸福的套鞋》(根據丹麥作家H.C.安徒生的作品,1912)等。1911年瑞典出現了4家電影公司,其中一家專門拍攝根據瑞典小說作家、戲劇家J.A.斯特林堡的作品改編的影片,如1912年攝製了《朱麗小姐》和《父親》。1912年,麥格努孫聘請了兩位後來成為瑞典電影界泰斗的舞台演員V.D.斯約史特洛姆和M.斯蒂勒作導演和主演。從此,斯溫司卡影片公司興盛起來最初幾年,這幾位電影藝術家所拍攝的故事片,主要效仿當時丹麥情節戲的模式,如斯蒂勒的《黑色的面具》(1912)、《吸血鬼》(1912)、《當愛情死去的時候》(1912)、《紅塔》(1914)、《翅膀》(1916);斯約史特洛姆的《血的聲音》(1913)和《愛比恨有力量》(1914)等。到1917年,斯約史特洛姆已拍攝32部故事片。他探索電影的表現手段,力求揭示社會問題。1913年,他停止模仿丹麥電影,拍攝了一部重要作品《英格保?賀姆》,1915年,他又拍攝了影片《罷工》。斯蒂勒為瑞典喜劇樣式影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拍攝了喜劇片《現代女權運動者》(1913)、《愛情和新聞事業》(1916)、《湯姆斯?格拉爾最好的影片》(1917)等。
瑞典古典學派 1917年,斯約史特洛姆拍攝的故事片《賽爾日?維根》(又譯《巨浪的日子》,根據H.易卜生的詩作改編)開始了瑞典電影發展的新階段。在這部影片裡,確定了後來被稱之為“瑞典古典學派”的一些美學原則。這個學派曾對世界電影藝術的發展產生過影響。斯約史特洛姆對瑞典電影的題材進行了改革,他使農民、漁夫、城市貧民第一次登上銀幕。這個學派的影片對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習俗做了富有詩意的描繪,常常採用實景拍攝,力求表現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一致,同時也展示了人們與邪惡的鬥爭。斯約史特洛姆和他的追隨者們以革新精神解決了把文學作品改編為電影的一些問題,塑造了許多不遜色於原作的鮮明的視覺形像“瑞典古典學派”的美學原則體現得最完整的影片是斯約史特洛姆根據冰島作家J.西古永松的劇本改編的《生死戀》(1917)、根據瑞典女作家S.O.L.拉格洛夫的長篇小說改編的《煤礦女》(1917)、《英格瑪爾的兒子們》(1918)、《卡琳?英格瑪爾的女兒》(1920)和鬼車魅影(1920)。斯蒂勒也是這個學派的大師。在他的作品中,造型精細優雅,情節結構動作感強,細節富於聯想和表現力。斯蒂勒的影片有根據芬蘭作家J.林南科斯基的作品改編的《火紅的小花之歌》(1918)及根據拉格洛夫的作品改編的《阿爾納的寶藏》(1919)、《古莊園》(1923)、《古斯泰?貝林的故事》(1924)。這個學派興盛時期培養了一批電影演員,如L.漢松、T.哈馬林、I.艾克曼、I.尼爾松、G.嘉寶、G.莫蘭德爾、J.哈塞爾克威斯特。這些人以後都成了著名的電影明星。
“瑞典古典學派”的美學原則在其他一些導演的創作中也得到了發展。如導演J.布魯尼斯的影片《索爾巴堪的小仙女》(1919,根據挪威作家B.比昂松的短篇小說改編)和《流浪騎士》(1920,根據丹麥作家H.彭托彼丹的原作改編)等;導演K.巴克林德的島民(1919,根據J.A.斯特林堡的作品改編);導演I.海杜奎斯特的
《玩具的結婚》(1919,根據拉格洛夫的作品改編);導演R.卡爾斯登的《最高目標》(1921,根據斯特林堡的作品改編)。1919年,斯溫司卡影片公司與斯堪的阿影片公司合併。組成了斯溫司卡影片企業公司,新公司領導人極力要占有國際電影市場,仿效美國方式拍攝影片,但沒有成功。1924年斯溫司卡影片公司的四大台柱──導演斯約史特洛姆、斯蒂勒和演員漢松、嘉寶,以及其他創作人員離開瑞典前往好萊塢,從此瑞典電影便陷於一蹶不振的境地。雖然有人試圖繼續發展“瑞典古典學派”,但也僅拍攝了幾部。如導演J.布魯尼斯拍攝的根據斯特林堡的劇本改編的《查理十二》(1925)和《古斯塔夫?瓦薩》(1928);導演A.斯約堡拍攝的影片《最強的一個》(1929)。
低潮與復興 30年代有聲電影在其他國家的出現使瑞典電影在國際市場上喪失了競爭能力。瑞典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斯約史特洛姆從美國回瑞典後拍攝的影片《瓦德雪平的馬庫雷爾一家》(1930,根據瑞典作家H.F.E.貝里曼的長篇小說改編)它具有音畫結合的特點1931年,導演莫蘭德爾與導演Y.赫爾斯特廖姆聯合拍攝了敘述芬蘭革命事件的影片《某一夜晚》。此外,以社會問題為內容的影片有導演G.艾特格倫的《查理?腓特烈在指揮》(1933)、導演I.約翰松的《被解職的人》(1933)、導演P.A.布蘭涅烏的《在紅旗下》(1931)和《衝突》(1936)。1936年,莫蘭德爾拍攝了他的成名之作《午夜琴聲》(I.褒曼主演)。這期間,莫蘭德爾和S.包曼還拍攝了沙龍式的情節片,F.盧定和A.別爾松拍攝了沒有任何社會內容的喜劇片與鬧劇片。30年代,瑞典電影的產量不多,質量不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中立的瑞典處於隔絕狀態,外國影片停止進口,本國的電影生產增加了。1940年開始,瑞典電影復興起來。這期間的影片雖然大部分是娛樂片,但是反映尖銳社會問題的現代題材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如A.漢力克孫導演拍攝的一件犯罪案(1946)、《第56號列車》(1944),莫蘭德爾的《諾言》(1943,根據K.蒙克的話劇改編)。這些影片的特點是深刻的心理描寫,從中可以看到創作者繼承了無聲電影時期瑞典電影的優良傳統。這個年代裡也攝製了一些描寫被侵占國家的抵抗運動的嚴肅作品,如《危險的道路》(1942,導演A.漢力克孫)、《第一師團》(1941)和《閣下》(1943)(導演均為 H.艾克曼)、《永恆的火焰》(1943)、《一堵無形的牆》(1944,導演莫蘭德爾);特別是導演斯約堡的影片《冒生命的危險》(1940),以創新的電影語言展示了與法西斯鬥爭主題,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既富於哲理又富於諷喻的敘事詩式影片《天國之路》(1942)。
四十年代學派 1944年,導演斯約堡拍攝了被稱之為四十年代學派的宣言的作品《折磨》,編劇為後來成為著名導演的I.伯格曼。四十年代學派是瑞典文藝界青年一代當中文藝創作的一種美學思想流派。它反映了知識分子對戰爭、戰後的歐洲局勢和資本主義社會感到失望的情緒。四十年代學派的思想原則在伯格曼早期電影作品中得到了最明顯的體現。如他執導的影片《危機》(1945)、《雨中情侶》(1946)、《開往印度的船》(1947)、《黑暗中的音樂》(1948)、《港口城市》(1948)、《監獄》(1949)和《渴》(1949)。與此同時,莫蘭德爾根據伯格曼的劇本拍攝的影片《沒有臉面的女人》(1947)、《愛娃》(1948)、《離了婚的男人》(1951)表現了資產階級社會人的內心空虛、思想頹廢。導演艾克曼的影片《伴隨月亮流浪》(1945)、《姑娘和草籽》(1950),導演L.E.切爾格倫的《當城市睡著的時候》(1950)等也都展示了同樣的主題。
40年代裡,瑞典電影的喜劇樣式也反映了這個學派的創作原則:如由演員N.普布主演的諷刺鬧劇分集片演員(1943)《金錢》(1945)、《氣球》(1946)、《士兵包姆》(1948)等,影片塑造了在資本主義世界被壓榨的小人物滑稽可笑的形像。1943年導演E.福斯特曼在影片《海港之夜》里第一次表現了工人階級的團結精神和階級鬥爭問題。其後又拍出《草原開花之時》(1946)、《外國海港》(1948)、《拉爾斯?漢德》(1948)。導演A.麥特森以現實主義手法描述了工人的日常生活,如影片《鋪設路軌的人》(1947)。1951年,他拍攝的抒情電影《她只在一個夏天跳過舞》,得到了國際上的好評。其後,1954年他根據冰島作家H.K.拉克斯奈斯的長篇小說拍攝了影片《沙爾卡?瓦爾卡》,1955年,又根據斯特林堡的同名中篇小說改編了電影《海姆斯島上的居民》,但後來他卻轉向拍攝警探──驚險電影(恐怖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導演斯約堡在把瑞典的文學作品搬上銀幕的創作中,善於深刻的剖析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如根據K.I.洛-約翰松的作品改編的影片《只有一個母親》(1949),根據斯特林堡的作品改編的《朱麗小姐》(1951)、《卡琳?曼斯多特》(1954)和《父親》(1969),根據P.拉爾克維斯特的長篇小說改編的《巴拉巴》(1953),根據V.穆貝里的作品改編的法官(1961)。在處理個人與社會這一主題時,斯約堡繼續保持早期影片的藝術美學原則:劇情緊張,人物感情充沛,形像鮮明,攝影角度奇特,明暗處理大膽。50~60年代的瑞典,在表演方面有出色成就的演員是A.切林、U.派爾姆、S.耶列爾、M.謝杰林格、E.達爾貝克、A.蓓拉、U.雅各布森等。
伯格曼 I.伯格曼在瑞典電影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在50年代中期便躋身於世界著名導演之行列。他的許多影片接連在各個重要的國際電影節獲獎。在拍攝了幾部反映社會問題的影片之後,伯格曼把注義,表現個人的感受、體驗及精神上的疑惑,探討宗教以至於上帝是否存在的問題上。他的影片幾乎每部都包含著隱喻的象徵。如抒情味濃厚的《走向快樂》(1950)、《夏日遊戲》(1951)、《和莫尼卡在一起》(1953);以研究婦女的心理為特點的《婦女們的期待》(1952)、《婦女們的夢》(1955)、《生命的門檻》(1958);既有巧妙的幽默又有委婉的諷刺的《戀愛的一課》(1954)、《夏夜的微笑》(1955)、《魔鬼的眼睛》(1960)、《所有這些婦女》(1964);富於哲理和象徵的《第七封印》(1957)、《野草莓》(1957)及《處女泉》(1960);描寫藝人在資本主義社會境遇的《小丑的夜晚》(1953)和《面孔》(1958);以悲痛絕望心情看待人生的《領聖體者》(1963)、《沉默》(1963)、《人》(1966)、《狼的時刻》(1968)、《恥辱》(1968)、《情慾》(1969)、《牽連》(1971)和《呼喊與細語》(1972)。伯格曼的影片剖析人的內心世界,它們的主人公總是試圖克服個人和現實之間的矛盾,為擺脫內心危機而尋找出路,但也總是徒勞的。I.伯格曼培養了一大批現代瑞典電影演員,如G.畢約倫斯特蘭德、M.von休道夫、 Y.庫列、E.尤謝夫松、女演員B.安德松、H.安德松、I.圖林、L.烏爾曼、G.林德布洛姆。與I.伯格曼合作的攝影師是G.費舍爾和S.紐克維斯特。[《第七封印》劇照]
[《野草莓》劇照]
新瑞典電影 60年代,瑞典電影界出現了一代新人。1963年瑞典政府對電影事業的政策進行了改革,給開始從事創作的新導演創造了一些比較好的條件。這個時期出現了所謂的新瑞典電影學派。這個流派的很多導演本人是作家,他們都是根據自己撰寫的電影文學劇本進行拍片的。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B.魏德堡。新瑞典電影學派的創作特點是真實地描寫生活中的衝突,進行社會分析,力求在複雜的相互關係中探究個人和社會的生活。這個學派對電影語言的新的富於表現力的手段進行了探索,為了使作品接近實際生活,在藝術片裡也運用了紀錄片的手法。以B.魏德堡為首的編導和評論家反對老一輩導演主要是I.伯格曼的創作傾向和美學原則。B.魏德堡指責I.伯格曼的創作“過分脫離實際,說理過多,具有玄妙色彩”,並反對把I.伯格曼當作瑞典電影的代表。“新瑞典電影”學派的影片題材都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社會生活為內容的。如B.魏德堡的《烏鴉居民區》(1963)描寫一個瑞典工人家庭簡樸的生活經歷;《愛情-65》(1965)和《你好,羅蘭德》(1966)接觸了戰後瑞典的青年問題;《阿達倫-31年》(1969)和《喬?希爾》(1971)反映工人運動,創作的社會傾向性體現得最為明確。這個學派的導演J.特羅厄爾的作品具有史詩般的氣魄,如《這就是你的生活》(1966,根據瑞典作家E.O.V.雍松的小說改編)敘述一個年輕人的生活,展示出20世紀初瑞典的時代面貌;根據C.A.V.莫貝里的作品改編的兩部影片《僑民》(1971)和《移民》(1973)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災荒年代瑞典貧苦農民遷徙美國的情景。導演
V.舒曼的影片《情婦》(1962)、《491》(1964)、《服裝》(1964)、《你們說謊!》(1969),特別是敘述1909年大罷工的影片《一掬愛情》(1974),都是關於社會和政治問題的作品,但是他的影片時常由於赤裸裸地描寫性變態,妨礙集中揭示社會生活現象,如他的影片《兄妹的床鋪-1792》(1966)、《我是個喜好黃色的女人》(1967)、《我是個喜好藍色的女人》(1968)等。導演J.陶納爾拍攝了描寫資產階級婚姻崩潰的影片《九月的星期天》(1963)、《一次戀愛》(1964)、《奇遇從這開始》(1965)、《酒後頭痛》(1973)。導演J.哈爾多夫集中表現青年生活問題,描寫青年的孤僻性格和同周圍生活的衝突以及這種情況導致犯罪或產生心理上的混亂等等,他的影片有《神話》(1966)、《放蕩生活》(1967)、《烏拉和尤里亞》(1967)、《幻想自由》(1969)、《公司職員們的娛樂晚會》(1972)、莫留下我自己(1980)。屬於“新瑞典電影”學派的導演還有M.塞特林、I.加姆林、L.約林格、J.考爾內、S.貝約克曼和K.格雷德。
70~80年代 在當代瑞典影壇上,老一輩的電影工作者一直沒有停止拍片,如伯格曼又拍攝了《面對面》(1976)、《秋天奏鳴曲》(1978)、《芳妮和亞歷山大》(1982)等,並逐漸恢復了傳統敘事結構。這期間,一些人又對改編古典文學名著發生興趣,如I.斯庫格斯貝格的《我幻想的城市》(1977)、A.布萊英的《嚴肅的遊戲》(1977)、J.肖德爾曼的《夏洛塔?廖文紹爾德》(1979)、B.魏德堡的《維多利亞》(1979)等。70年代以來,瑞典影壇上又出現了一批新的演員,如I.埃克曼、T.赫爾貝格、I.斯坦格爾茨、L.紐曼、L.尼爾歇姆、M.塞爾茨、A.艾克曼涅爾、M.安德爾松、A.高德爾烏斯等。
瑞典的女導演所占比例比一般國家都要多,如塞特林在60年代導演了影片《兩個相愛的人》和《姑娘們》,以獨特的婦女感情敘述了西方國家的婦女地位問題。70年代末,又湧現出一批女導演。她們之中較重要的有M.阿爾涅,導演了《在法爾喬賓戈的五天》(1975)、《遙遠和近前》(1976)、《自由牆》(1979);G.林德布洛姆,導演了《天堂一角》(1976)、《薩里和自由》(1981);I.黑爾涅,導演了《狡猾的竊賊》(1979);B.斯文松,導演了《瑪坎》(1977)、《英貝爾?列勒》(1981);I.圖林導演了《打碎了的天空》(1982);S.奧斯丁導演了《媽媽》(1982)。
活躍在70~80年代的許多青年導演,有一部分是瑞典電影學會培養出來的。
80年代,瑞典每年攝製故事片15~20部。最大的電影公司是斯溫司卡影片企業公司、歐羅巴電影公司和桑德列夫電影公司。瑞典電影學會從1966年起也攝製影片,該學會是電影情報和科研單位,有自己的電影俱樂部學會所屬斯德哥爾摩電影資料館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資料館之一電影學會從1965年附設電影學校,培養電影導演、攝影師和錄音人員。電影演員由斯德哥爾摩劇院附設的學校培養。斯德哥爾摩大學設有電影藝術系。從1979年起每年在哥德堡舉行國際電影節。出版的主要電影刊物有《卓別林》、《電影魯坦》、《電影與電視》。
紀錄片 瑞典的紀錄電影從40年代中期就有了發展。瑞典紀錄電影工作的代表人物是理論家兼導演G.韋納。他拍攝了短片《血祭》(1946)、《列車》(1948)、《黎明》(1955)、《渴望的水》(1964)等。從事拍攝短片工作的導演還有P.丘貝格、G.斯庫哥倫德、N.葉林格、K.馬爾丁。導演兼劇作者P.瓦伊斯拍攝了一些抽象派電影的實驗片,如《草圖》(1952~1954)、《幻景》(1958)。新聞紀錄片工作者A.蘇克斯道夫拍攝的影片曾在國際上得到好評。他拍攝了《夏天的故事》(1941)、《印度村莊》(1951)、《莽林的故事》(1957)、《我的家──科波卡巴納》(1966)。這些影片謳歌了大自然的秀美,並把它和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文明的衰退作了對照。60~70年代裡,瑞典攝製了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紀錄片:《來自美國的逃兵》(1968,導演O.肖格連、L.蘭貝爾特)、《打破紀錄的年代》(1969,導演L.艾維特、S.海德克維斯特)、《礦工罷工》(1970,導演M.溫傑爾海登)、《美國人在河內》(1972,導演L.馬爾梅爾)、《人類和土地》(1983,導演U.馮?斯特拉烏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