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琯頭港
- 位置:閩江口
- 史稱:北港
- 主航道長:4.79公里
基本簡介,發展過程,
基本簡介
琯頭港位於閩江口,是福建四大古港之一的福州港的出海外港,史稱北港。
港區上起東升新村,下至長門、鳳窩,主航道長4.79公里,港區總面積約724萬平方米,水道順直微灣,岸線岸坡穩定,岸線長2公里,水深5~9米。5米深水域寬150~300米;10米以上水域寬約150米,平均距岸50米左右;最大水深達28米。 由琯頭港出東海,歷史上有3條航道:第一條航道是出長門,過雙龜北行,由粗蘆島與官岐之間水道進入烏豬港,經定海灣、黃岐灣,過北茭鼻進入大海。第二條航道是出長門,過雙龜東行,穿過粗蘆島與川石島之間的五虎礁,進入燙斗水道出海,這是歷史上的主航道。明永樂三年(1405年),鄭和下西洋即由五虎門出海,開航前還在粗蘆島福斗山築壇祀南海神。第三條航道是出長門過雙龜,沿東南行,穿過川石島與壺江島之間水道進入大海。清末,由於烏豬港和五虎附近海域日漸淤淺,大中船舶多改從此條航道出入,後成為閩江出口的主航道。出大海後又有三條航線:東行達台灣島;北行經閩東沿海達浙江、上海、山東、天津和日本、朝鮮、韓國等國;向南行經海壇島往廣東、香港和東南亞各國。
發展過程
琯頭港歷史悠久,但興盛較晚。明末清初省內外商船多從潭頭港(史稱南港)出入,商務多雲集長樂潭頭。清乾隆末年,因潭頭港淤塞嚴重,船舶才改從長門水道進入琯頭港。至嘉慶元年(1796年),琯頭港逐漸取代潭頭港而興盛起來,羅源、寧德及閩東各地貨物多在此集散。鴉片戰爭後,隨著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琯頭港成為閩海關的監管區和大中商輪的寄錨地。從清末到民國初,國內山東、寧波、上海、天津等商船,以及英國、法國等外國商船頻繁往來琯頭港,“洋貨”充斥市場,商旅雲集,琯頭鎮商鋪店號達四五百家。海關、郵電在琯頭都設有分支機構。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琯頭港日漸衰落。民國政府為阻止日艦入侵福州、連江,令海軍馬尾要港司令部配合陸軍第一○○軍,自民國26年(1937年)9月3日起,至民國28年底,在長門口外構築閩江口阻塞線。先後徵集“靖安”、“建康”商輪、警艇、帆船等60艘,載滿沙石,橫列一線下沉。然後附以石塊200萬立方米,填築石墩,遍布水雷,派艦艇巡邏守護。當時閩江口阻塞的航道有:粗蘆島福斗至烏豬航道2100米,共填築石礅55礅;烏豬港東岸至下岐約700米,共填築14個石礅;壺江島至琅岐島約800米,也拋填大量石塊;梅花至琅岐島填築92個石礅。民國30年4月,日軍侵占連江、福州等地,當年9月撤退前,用深水炸彈炸開福斗航道中填築的石礅600英尺(180米)及烏豬港航道石礅400英尺(120米),勉強供中小船舶通行。抗戰勝利後,連江縣參議會報請省政府清除閩江口封鎖線障礙物,海軍閩江江防司令部奉令開始起撈一些沉船和石塊,後因內戰而中止。
新中國成立後,對福斗航道和烏豬港進行大量清障工作,航行條件大為改善。但由於閩江口外的馬祖列島被台灣當局軍隊盤踞,外海商船減少,發展受到影響,年貨物吞吐量僅在2萬噸上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1979年後海峽兩岸關係逐漸緩和,琯頭港又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81年貨物吞吐量達10萬噸,客運量達146萬人次。1988年,琯頭港闢為台輪停泊點,兩岸貿易發展迅速,港口碼頭設施不斷改善。至1990年底,港區已有碼頭15座,其中千噸油輪碼頭1座,100~500噸碼頭7座。1990年,開始在門邊建設3000噸級對台貿易碼頭、在粗蘆島逢岐建500噸級碼頭,長門口外沿岸和島嶼還有17座小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