琫

琫,讀作běng, 本義:刀鞘上端的玉飾,如:瑒琫,無引申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琫
  • 結構:左右結構
  • 部首:王
  • 五筆:GDWH
  • 統一碼:742B
  • 拼音:běng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拼音:běng
聲母:b
部首:王部
部首筆畫:4筆
筆畫:8劃
總筆畫數:12筆
鄭碼:CCBI,U:742B,GBK:AC65
筆順編號:12111134112
筆順:橫橫豎橫橫橫橫撇捺橫橫豎
形聲。字從玉從奉,奉亦聲。“奉”本義為“植物長高接近到頂”,引申為“接近高度極”。“玉”和“奉”聯合起來表示“刀鞘上端的玉飾”。本義:刀鞘上端的玉飾。如:瑒琫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邊孔切《集韻》《韻會》補孔切,音玤。《說文》佩刀上飾。天子以玉,諸侯以金,從玉,奉,意兼聲。《徐曰》刀削上飾也。琫之言捧也,若捧持之也。上謂首也。《釋名》刀室口之飾曰琫。琫,捧也,捧束口也。《詩·小雅》鞞琫有珌。《傳》鞞,容刀鞞也。琫上飾,珌下飾。
又《大雅》鞞琫容刀。《傳》上曰琫,下曰鞞。《疏》古之言鞞,猶今之言鞘也。禮內則注遰刀鞞,琫上飾,珌下飾。毛傳言下曰鞞者,又因琫為在上之飾,下則指鞞之體言也。《韻會》按說文詩傳皆言鞞,刀鞞也,琫上飾,珌下飾。爾雅刀室謂之鞞鞛。鞛與琫同。故亦言鞛上飾,鞞下飾。如公劉詩毛傳是也。左傳,藻率鞞鞛。杜註:鞞,刀削上飾。鞛下飾。蓋誤以鞞鞛為上下飾也。諸韻今皆注為刀下飾,蓋承用杜注,而未詳說文詩傳之義也。
考證:〔《說文》佩刀下飾。〕 謹照原文下改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