琤

基本字義

● 琤

chēng jing ㄔㄥˉ

◎ 〔~~〕象聲詞,玉器相擊聲,琴聲或水流聲。(jade of jade being; tinkle)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琤
  • 拼音:chēng
  • 注音:ㄔㄥ
  • 釋義:玉相擊聲
  • 五筆:g(王)q(勹)v(彐)h(丨)
琤的中文解釋,文字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常用詞語,琤尼,簡介,結構,古籍解釋,

琤的中文解釋

文字基本信息

拼音:chēng 亦可讀成jing,注音:ㄔㄥ
簡體部首:,斜玉旁 部外筆畫:6,總筆畫:10
繁體部首: ,斜玉旁 ,部外 筆畫:8,總筆畫:12
漢字輸入法編碼:
五筆型86:gqvh 五筆型98:gqvh
全拼輸入:無 雙拼輸入:無
四角號碼:無 電報碼:無
鄭碼輸入:無 太空碼:無
導碼輸入:無 太極碼:無
部首輸入:無 區位碼:AC62
筆順編號:11213551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424

詳細釋義

玉相擊聲〖jangling of jade〗
琤,玉聲也。——《說文
非琴非築,金撞而玉琤。——陳造《聽雨賦》
物的相擊聲〖collisional sound〗
琤,凡物戛擊有聲皆曰琤。——《正字通

常用詞語

chēng chēng
〖hissing;sounds indicative of jangling of jade,twanging of string or gurgling of flowing water〗象聲詞,玉器相擊聲、琴聲或水流聲,也指聲音清脆明快
琤瑽
chēng cōng
〖jingling〗象聲詞,為金屬撞擊發出的聲音
琴聲
琤瑽的溪水

琤尼

簡介

是壯族拉弦樂器,歷史悠久,形制古樸,音色柔晰,常用於獨奏或合奏。流
琤尼琤尼
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
河池地區東蘭鳳山、巴馬等桂西北壯族山區。
“琤”為壯語“七”的語音,“尼”是壯族民間對樂器的統稱。也稱“壯族七弦琴”或“瓦琴”。明初已在廣西西部流行,至今已有600年歷史。

結構

琤尼形制古樸,由共鳴箱、岳山、弦軸、琴柱、琴弦和琴弓等部分構成(圖)。共鳴箱即為琴身,呈臥式半圓形中空體,它由面板和底板膠合而成。面板為半圓的拱形,用桐木製作,多使用當地所產的泡桐木,將一整段原木從中破為兩半,以半邊原木掏空內腔,雕鑿成半管狀的圓槽,凸面刨光成為半圓形的琴面,面板厚0.7厘米~1厘米。底面平直,多使用松木、杉木薄板製作,板厚0.5厘米~0.8厘米,底板上開有一個圓形小孔和一個彎月形大孔,兩孔相對。面板和底板膠合後,兩端通透,不設音窗。琴箱長60厘米~70厘米、底寬16厘米~17厘米、中高7厘米~9 .5厘米。在距琴面兩端5.5厘米~8厘米處,分別設有岳山(弦枕)支弦,岳山用硬木製作,呈半圓形條狀,底部與面板相接,岳山高1.3厘米~1.5厘米、底寬1.4厘米~1.6厘米。在琴首與岳山之間,等距豎向排列七個弦軸,弦軸使用柚木等質地較硬、紋理細密的木材製成,當地多用壯語稱作“肥外”的木料製作,軸體為圓錐形,軸柄多呈球狀。琴尾的岳山外側,開有七個圓形弦孔,供琴弦穿過而用。琴柱也稱琴馬,用壯語稱作“卜柚”的木料製作,也可用李子木、核桃木或牛角製作,外形呈秦漢古幣狀或人字形,柱的上端開有小孔,琴弦穿過其孔並支弦於琴面上,七個琴柱在面板中部斜向排列。張七條琴弦,最早使用棕絲或馬尾搓成,後用羊的腸衣弦,現在使用絲弦或鋼絲弦。琴弦一端纏於弦軸上,另一端穿過弦孔,縛弦於弦孔內側的小木棍上,或弦頭在孔內側打結,也有直接在琴尾岳山上鑽孔系弦的。琴弓用竹片或細竹作弓桿,系以馬尾為弓毛,弓桿長50厘米。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楚耕切《集韻》《韻會》初耕切《正韻》抽庚切,𠀤音錚。《說文》玉聲。
《正字通》凡物戛擊有聲皆曰琤。《孟郊詩》前溪忽調瑟,隔林寒琮琤。《韓愈詩》竹影金鎖碎,泉聲玉琮琤。俗作琤非。
《集韻》鋤耕切,音崝。亦玉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