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合一為太極

太極就是理和氣的統一。明末清初學者黃宗羲關於宇宙本體論的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理氣合一為太極
  • 提出者:黃宗羲
  • 定義:太極就是理和氣的統一
理氣關係是宋明理學在宇宙本體論問題上爭論的一個焦點。朱熹以“理”為本體,理即“太極”,主張“理生氣”、“理先氣後”。黃宗羲認為:“天地之間只有氣,更無理。所謂理者,以氣自有條理,故立此名耳。”(《明儒學案》卷五十《肅敏王浚川先生廷相》)理只是就氣之條理而言,非別有一物。“抑知理氣之名,由人而造,自其浮沉升降者而言,則謂之氣;自其浮沉升降不失其則而言,則謂之理。蓋一物而兩名,非兩物一體也。”(《明儒學案》卷四十四《學正曹月川先生端》)他主張理氣合一,反對朱熹一派將理視為別一物而判理氣為二的觀點。“蓋不知盈宇宙間一氣也。即使天地混沌,人物消盡,只一空虛,亦屬氣耳。此至真之氣本無始終,不可以先後天言,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若謂別有先天在形氣之外,不知此理安頓何處?蓋佛氏以氣為幻,不得不以理為妄。世儒分理氣為二,而求理於氣之先,遂墜佛氏障中。”(《明儒學案》卷二十《太常王塘南先生時槐》)黃宗羲在《太極圖講義》中,還專門從理氣合一的角度,對宇宙本體“太極”做了論述。他說:“氣本一也,而有往來闔辟升降之殊,則分之為動靜,有動靜則不得不分之為陰陽。然此陰陽之動靜也,千條萬條,紛紜轇轕,而卒不克亂。萬古此寒暑也,萬古此生長收藏也。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謂理也,所謂太極也。以其不紊而言,則謂之理;以其極至而言,則謂之太極。”太極只是陰陽之氣的運動規律和無限性,太極和理、氣都是就一物而言,並非在陰陽之外別有一太極,而是太極即在陰陽之中、在氣之中。這樣,黃宗羲在宇宙本體論上主張氣本論,在氣一元論的基礎上貫徹了理氣合一的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